星期一, 28 7 月

政治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四 胡錦濤時代:該做的沒做 黯然交班
政治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四 胡錦濤時代:該做的沒做 黯然交班

中共建政已超過75年,習近平掌權也已近12年。時人多詬病習近賓士下中國政治、經濟存在多種問題。那麼,當年交班給習近平的胡錦濤前有江澤民、後有習近平,他如何銜接了兩個時代?又是否有值得今天中國人稱道的政治遺產?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一 毛澤東時代:無止盡的政治運動 中國人近30年浩劫 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經濟刺激方案出台,幾乎崩盤的中國股市陡然暴漲;本周四(10月3日)又出現有中國官方背景的學者說,中國有安排十萬億人民幣財政投資的空間。這讓很多人瞬間回想起十六年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胡錦濤政府祭出四萬億投資計劃,以挽救中國經濟。 在經濟低谷以龐大的財政支出刺激國家經濟,不少民眾持歡迎態度,又有年輕人排隊開賬戶進軍股市,但也有不少觀察者對之保持謹慎。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政治學教授夏明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說,中國至今沒有走出當年四萬億的陰影,「中國股市從2015年開始崩盤,再到如今房地產崩盤,都跟08年金融風暴後,中國的戰略失誤是分不開的,而今天做的也是同樣的戰略失誤。」 四萬億的陰影 四萬億出台後,當時的中國領導層對其經濟效果表面上是欣喜的。2009年7月,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經濟增長率從09年1-3月觸底、到4-6月增長率約8%,經濟刺激對策出台的時機恰當,效果明顯。 但以胡錦濤為首的領導層也有很多擔心。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0年5月的一次會議上指出,四萬億後,中國經濟面臨新的火種,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增長過快、運作不夠規範」。 同一時期,中國傳媒也出現了新的變化。互聯網在胡錦濤的十年間崛起,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從2005年8.5%迅速提升到2012年的42%。(路透社圖片) 英國《金融時報》2011年底一篇文章指出,四萬億最大敗筆之一正是鼓勵了地方政府的投資狂潮;政府計劃中的四萬億,實際撬動了地方政府的幾...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五 習近平時代:潤、躺平、無限制的任期
政治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五 習近平時代:潤、躺平、無限制的任期

習近平主政十三年來,引發走回毛時代的疑慮。任內發生世紀瘟疫,又葬送東方之珠香港。軍事外交上擴張,與西方為敵,更輸出習式極權人道災難。習近平修憲自肥終身執政,對中國前景失望的民眾掀起\"潤\"的逃亡熱潮。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一 毛澤東時代:無止盡的政治運動 中國人近30年浩劫 「我從大陸進厄瓜多、哥倫比亞,走雨林一路北上進來的。8月8號出來,10月21號進美國。在雨林第二天就拐腳了,還被山賊搶劫,基本上是死裡逃生這樣走出來的。」 「我的文字、我的所有的書都被禁了,我的文章不允許發表在報刊雜誌上,我的名字也不允許提起,我不能夠參加公開活動。Covid-19爆發,我決定去武漢寫書,寫完一本書,我很快意識到,如果繼續留在中國,我的生活會變成一場巨大的災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幾乎是匆匆忙忙地逃離了中國。」 「我是(從香港)逃亡的!我會生氣,但是不是我對他一個人憤怒就可以解決整個問題?其實不是!而且他現在所做的任何一個政策,也是一整個系統去縱容他才造成這個結果。」 2023年4月5日,美國邊檢人員對一批從墨西哥進入美國的中國移民講話。(路透社) 習治下的中國風景:流亡求生潮 他們曾是上市私企財務總監、百萬粉絲網路大V、年輕香港學者,各是老中青三代,而此刻共通狀態都成了「流亡者」,異口同聲為:「求生」。 習近平主政十三年出現「潤(run,逃)」這個新名詞,疫情解封后,走線美國的中國偷渡客近2年暴漲50倍。此次外逃潮並非躲避瘟疫,而是擺脫比病毒更恐怖的極權。 五十九歲的許茂安曾是月薪上萬的上市民營企業財務經理,疫情失業2年。去年解封后,投簡歷半年約五百家公司,只獲得一份面試,去了對方還說搞錯了,只要招個普通會計。 他到了應安享天年的年紀,被迫選擇冒死離鄉。「到美國才聽說『白紙運動』,國內消息都封鎖。切身體會中央以國安為由,要驅趕外資、整肅民資,政府財政困難...
美眾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宣布加入\”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政治

美眾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宣布加入\”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圖為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2023年4月19日在國會山,針對中國入侵台灣的假想情況舉行沙盤推演時,現場屏幕上顯示的狀況想定。 由全球三十多國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再添新成員。美國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宣布加入這一聯盟,使聯盟再添一位重量級美國議員。 消息由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United States 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在周一(7日)公布。 穆勒納爾在聲明中表示,\"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The 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在應對中共侵略的國際合作上至關重要,有助於確保全球供應鏈安全,並共同維護自由、人權和法治。他又在聲明中強調,自己期待向世界各地的領導人提供重要的美方觀點,以應對中共挑戰。 在穆勒納爾加入後,\"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現時共有9位來自美國的成員,涵蓋民主、共和兩黨,也包含參眾兩院議員。其中民主黨籍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和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首席議員、...
報告:偏離市場經濟規範 中國經濟風險大增
政治

報告:偏離市場經濟規範 中國經濟風險大增

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和智庫大西洋理事會10月9日舉辦關於中國經濟現狀的報告發布會 在新冠疫情封控措施結束近兩年後,號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其經濟現況到底如何?中國的經濟體系更加封閉還是更加開放?下屆美國政府又將面對怎樣的中國?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和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對中國經濟進行了為期四年的研究,並在一份最新年度報告中回答了這些問題。 中國頻出經濟大招 有效性遭專家質疑 在10月9日舉行的報告發布會上,榮鼎集團創始合伙人榮大聶 (Daniel Rosen)在談到中國的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開放度時說:「如果我們看看金融體系,正如截至 2023 年底的最新年度數據所示,從表面上看,中國的得分與新冠疫情時期相比略有技術改善……。但更大的問題是融資,因為(中國)這個經濟體越來越面臨普遍的金融困境。我想避免使用危機這個詞,但中國金融體系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 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創始合伙人榮大聶 (Daniel Rosen)在發布會上談到中國的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開放度(視頻截圖/大西洋理事會官網) 報告:中國經濟已偏離市場經濟規範 這份最新年度報告名為《終點:改革步履蹣跚的代價》(End of the line: The cost of faltering reforms),由榮鼎集團和大西洋理事會聯合發布。報告依據評估「開放的市場經濟規範」等六項指標,把中國的市場體系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市場體系進行對比。這六項指標包括:金融體系發展、市場競爭、現代創新體系、貿易開放程度、直接投資開放程度和證券投資開放程度等。透過這一量化框架,讓人們了解中國的「改革」究竟是在進步還是...
海外民運人士呼籲加拿大警惕\”中共代理人\”
政治

海外民運人士呼籲加拿大警惕\”中共代理人\”

中國民主黨溫哥華黨部部分成員參與今年的抗議\"十一\"活動 民運人士唐元雋涉嫌充當中共代理人事件在美國曝光後,引發加拿大民運界不安,甚至有人不得不取消回中國探望病重父母的計劃。有中國海外民運人士呼籲加拿大政府,警惕\"中共代理人\"。 紐約州長前助理被指控為中國政府代理人 獨家報道 | 混亂與破裂的信任:中國民運領袖因間諜罪被捕後留下的震蕩 去年十月以政治難民身份抵達加拿大的陳思明說,「我當時都蒙了,怎麼可能呢?匪夷所思啊。一個投入民運幾十年的人,用自己的行為否定了自己過去的一切。」陳思明表示,唐元雋對他照顧有加,他還當選加拿大中國民主黨副秘書長。 陳思明說,或許是因為他剛從中國出來,了解中國內部的情況,唐元雋曾2次主動打電話和他長談。陳思明覺得唐元雋是民主前輩又是領導,他有問必答丶推心置腹:「我也不可能提防他,也是把他當親人,格外親切,有什麼就說什麼。這突然一下,我好像突然掉到冰窟窿里了,我自己都沒辦法安慰我自己。」 不僅是陳思明很自責,中國民主黨溫哥華黨部負責人郝丹也覺得非常難過。他說,溫哥華黨部的活動在總部要求下都會上報,有些私下聚會的照片和信息不會對外公開,但會在黨部的聊天群里分享。畢竟有些成員憂慮在中國國內親友的安全,所以不願曝光:「之前出過一些家人被騷擾(事件),或者是在海外受到來自國內的壓力。以前不知道到底信息是怎麼泄漏或是有其他什麼原因,但是現在有了這個事件就順理成章認為,極有可能就...
\”四通橋事件\”兩周年   人權組織呼籲釋放彭立發
政治

\”四通橋事件\”兩周年   人權組織呼籲釋放彭立發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10月11日發布聲明表示,中國當局應立即釋放兩年前在北京四通橋上懸掛批評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嚴厲\"清零\"政策橫幅的男子。當局雖未公布這名抗議者的身份,但許多人認為他名叫彭立發(彭載舟),現年五十歲。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10月11日發布聲明表示,中國當局應立即釋放兩年前在北京四通橋上懸掛批評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嚴厲\"清零\"政策橫幅的男子。當局雖未公布這名抗議者的身份,但許多人認為他名叫彭立發(彭載舟),現年五十歲。 湖南新化重現四通橋標語事件 播放\"要自由民主罷免習近平\"口號 人權觀察中國項目副主任王松蓮在聲明中指出,中國政府對彭立發的拘捕反而激發了人們對自由和民主中國的廣泛支持,在被強迫失蹤的兩年里,彭立發的信息依然迴響。聲明還特別指出,有尚未確認的消息顯示,彭立發的一些家庭成員可能也被當局軟禁。 本台此前報道,2022年10月13日,身著工裝的彭立發在北京市四通橋上懸掛 「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鎖要自由」;「不...
「唯一候選人」  岑浩輝成澳門首位大陸出生特首
政治

「唯一候選人」  岑浩輝成澳門首位大陸出生特首

10月13日,澳門舉辦了一場具有「中國特色」的行政長官選舉投票活動。400名選舉委員會成員當天上午,在位於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的會議廳投票。 10月13日,澳門舉辦了一場具有\"中國特色\"的行政長官選舉投票活動。400名選舉委員會成員當天上午,在位於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的會議廳投票。最終,唯一的候選人岑浩輝以394張有效票\"當選\"成為第六任澳門行政長官候任人。 主權移交二十七周年 港人用不同方式展現真實香港 根據中國官方新華社報道,岑浩輝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基本法的規定,澳門行政長官須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他將以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為基本遵循,以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最高原則……。 公開資料顯示,岑浩輝現年62歲,出生在廣東中山,早年曾先後就讀北京大學法律系並前往葡萄牙的大學修讀語言及法律課程。岑浩輝於1986年移居澳門,並在1999年12月出任澳門特區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將成為首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澳門特首。 美聯社的報道指出,岑浩輝獲勝被廣泛認為得到了北京方面的支持。在澳門特首提名期間,岑浩輝就已經獲得了386名所謂的選舉委員會成員的支持。但在超過68萬澳門居民中,絕大多數人並沒有投票權,導致公眾對這場「中國特色」的選舉看法不一。報道說,岑浩輝在法院任職期間處理過的一些政治敏感案件尤...
沈伯洋、曹興誠及黑熊學院遭列\”台獨頑固分子\”清單
政治

沈伯洋、曹興誠及黑熊學院遭列\”台獨頑固分子\”清單

2022年9月1日,沈伯洋和曹興誠在台北聯合主持有關\"黑熊學院\"成立的記者會。 10月14日,中國國台辦將台灣的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晶圓代工廠「聯華電子」前董事長曹興誠和民防組織「黑熊學院」列入「台獨頑固分子」清單,表示在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面前,台獨分子終將為其所作所為付出慘痛代價。 國際媒體14日的報道援引台灣的陸委會回應說,這類伎倆只會讓兩岸越走越遠,並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大陸當局從未治理管轄過台灣,也無權懲戒台灣人民。陸委會的聲明指出,兩岸關係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中共拒絕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台灣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政治體制,北京此舉只會適得其反,不利台海和平穩定。 根據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北京當局判定,黑熊學院以講座、培訓等名義培育暴力台獨份子,沈伯洋作為黑熊學院的負責人,則是「惡意向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兜售台獨主張和仇中思想」;曹興誠則是為黑熊學院提供巨額資金,賣力鼓吹以武拒統等想法。因此,在核查甄別兩岸民眾舉報的線索後,對沈伯洋、曹興誠和黑熊學院實施制裁,禁止沈、曹及...
李傳良案涉三十一億元逾千房產 貪腐程度震驚網民
政治

李傳良案涉三十一億元逾千房產 貪腐程度震驚網民

黑龍江省雞西市原副市長李傳良 《人民法院報》一則沒收犯罪嫌疑人財產的公告,曝光了已出逃美國的黑龍江雞西市原副市長李傳良涉貪案的細節。該案涉案款項高達三十一億元人民幣,被查封的房產和土地名單超過千處,震驚中國網民,讓這事件成為博主和網民熱議的話題,也引發民間對反腐的質疑。 專訪:雞西市前副市長李傳良宣布退黨 逃亡美國 黑龍江雞西市原副市長李傳良涉貪腐案經過4年審理,近日有新進展。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批准沒收李傳良違法所得,《人民法院報》刊登法院公告,顯示李傳良案涉案金額高達超31億元,案發後已被扣押、凍結資金超過14億,被查封房產達1021處、還有土地、林地和汽車38輛等。 李傳良轉移巨額貪款成功外逃 網民質疑反貪成效 案件細節曝光後,使多則與李傳良案有關的標題,像「外逃貪官李傳良涉案超31億」和「雞西原副市長李傳良被查封1021處房產」等衝上熱搜。有網民形容,不能小看雞西市的財力,又說,李傳良比已執行死刑的賴小民更貪,「李傳良」瞬間成博主討論的熱門話題,爭相說明31億背後反映的貪腐情況。 博主「大金評說」說:「全網被一個貪官震驚到了!李傳良這個貪官不是來自什麼富裕的大城市,而是來自一個很窮的普通地級市,在胡潤百富榜上,31億能夠進入前1300名,也就算李傳良是全國最富有的1300個人。雞西老百姓想要賺到31億元,要花差不多12萬年。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震驚。」 博主「旁觀者海海」說:「請大家以後別再說東北窮了。這一再創貪污金額歷史新高的貪官都在東北了。一個三四線城市的財政局一把手,他得用什麼樣的手段才能看到那麼多的錢呢?還能隱匿的逃走了呢?這個人生簡直太完美了!是不是得虧他走得及時啊?就像『人民的名義』里的丁義珍那樣,要不然,是不是這『人民的名義』都沒法再演下去了呢?」 事件引...
拼經濟還是拼台海? 習近平釋放矛盾信號
政治

拼經濟還是拼台海? 習近平釋放矛盾信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到福建視察 在中美關係緊張和台海衝突風險加劇的背景下,習近平訪問福建,一邊加強對台軍事威懾,一邊喊話提振國內經濟。然而,軍事壓力和經濟復甦之間存在著矛盾,令市場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持謹慎態度,投資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倍感憂慮。 在台海及南海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習近平訪問福建引發外界關注,與此同時,中國內部經濟正在面臨重大挑戰。 近兩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乏力,中國政府終於加大了刺激經濟的力度。據財新網報道,中國未來三年可能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籌集6萬億元人民幣,以加大財政刺激力度。路透社也提到,今年預計發行2萬億元人民幣的特別主權債券,以支撐經濟復甦。然而,儘管近期出台了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前景依舊持懷疑態度。 經濟下行壓力山大 路透社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2024年的經濟增速或僅為4.8%,低於政府目標,2025年或進一步放緩至4.5%。這對中國政策制定者構成了更大壓力,迫使他們可能需要出台更多的刺激措施。中國政府一向擅長實現其增長目標,但疫情後的2022年,外界評估增長僅為3%,未能達到5.5%的預期,這也讓人對未來的政策效果產生疑慮。 路透社的最新調查與7月份的預期相比,顯示出整體更為悲觀的前景。75名經濟學家中,有57%下調了增長預期。 儘管最近推出了貨幣寬鬆措施,但調查結果顯示,這並未改變對未來兩年的GDP增長預期,突顯了在長期房地產危機下的悲觀情緒。分析人士預計,中國政府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發布更多具體的刺激計劃。 與此同時,據中國駐美大使館發布的消息,中國駐美大使謝峰周二參加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USCBC)2024年度頒獎晚宴時,代表習近平向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致賀信。 中國駐美大使謝峰周二參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