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政治

布林肯與王毅會晤 美中關係議題再成焦點
政治

布林肯與王毅會晤 美中關係議題再成焦點

9月27日,布林肯(左二)與王毅(右三)進行了會面。 紐約當地時間9月27日下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會晤。外界關注,這兩位美中最高外交官員將重點討論哪些議題?此次會談又會對美中關係,以及國際地區局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布林肯聲明紀念國際民主日 民主人士洛杉磯中領館抗議 抵制產能過剩 美大使:絕不容忍再次遭受\"中國衝擊\" 外交關係動蕩 日本外相或在聯大與王毅會晤 路透社本周五引述美國國務院消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定於當天下午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舉行會晤。王毅此次訪美,是為了參加在紐約舉行的第79屆聯合國大會 此次會面是自布林肯於7月訪問北京後,美中最高級別外交官員的再次會晤。截至目前,美中兩國仍然在涉及貿易關稅、台海、南海、俄烏戰爭、哈以衝突以及人權等問題上,長期存在立場分歧。今年8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也到訪中國,並與王毅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美方在會後表示,雙方將安排美國總統拜登與習近平通話。 針對布林肯與王毅此次的會面,美國艾德菲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政治學教授王維正在接受本台採訪時分析認為,兩位官員適逢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行會晤,遵循了近幾個月來美中尋求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的共識:「最近,美國安全顧問沙利文到大陸,為當前不斷惡化的中美關係找到停損點,雙方恢復了要加強會晤……。兩位外長的見面是延續沙利文與王毅、習近平見面時,繼續交往的基調。」 王維正表示,美中外長會晤的議題將凸顯拜登政府在不尋求連任的情況下,希望能留下政治遺產、管理現有衝突的目標:「第一個是,讓中美兩國逐漸競爭的關係能夠平穩;第二個是,烏克蘭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多,快要進入第三年和冬天,……俄烏戰爭能否走上談判桌取決於...
加拿大多族裔民眾 \”十一\”抗議中國侵犯人權
政治

加拿大多族裔民眾 \”十一\”抗議中國侵犯人權

中國駐溫哥華領事館前舉辦\"齊齊打倒共產黨\"的集會抗議活動,不同族裔都站出來表達憤怒的心聲。 加拿大多倫多和溫哥華兩大城市分別有兩百人於星期日(29日)聚集在當地中國領事館門前,參與集會活動,抗議所謂的中國\"國慶\"。抗議者呼籲推翻中共專政,還中國人民真正的民主自由權利。 自由西藏學生運動(Students for a Free Tibet)的加拿大主席丹增桑莫(Tenzin Sangmo)站在演講台上說:「這些不僅是口號,而是呼籲每一個人拿出行動。面對中國侵犯西藏、維吾爾、香港、台灣和南海等國家,甚至干擾加拿大,我們不能沉默。」 中國駐溫哥華領事館前聚集了包括來自中港台、西藏、維吾爾、菲律賓、伊朗和印度等多族裔成員,對他們來說,十一是「國殤日」,他們為被中國殘害的無數生命而哀悼。 幾位香港手足在中國領事館前擺出了習近平的畫像、還有香燭冥紙,寫著「永不超生」、「天誅地滅」的標語,腳底還踩踏著中國五星旗,他們說,一想到無數的生命被中共暴政踐踏致死,內心的悲痛無論如何都難以平復。 香港手足設立了「習皇帝」的靈堂,寫著「永不超生」丶「天誅地滅」。 (記者柳飛拍攝) 新任溫支聯主席Edmund Leung也表示,中國人民遭受共產黨迫害,加拿大人也難以倖免,加拿大當局已經證實前兩次聯邦大選都受到中共干擾,如今加拿大很快又有選舉,更需要提高警覺。「中國共產黨資助了許多親中的候選人,散播假消息來...
在英台灣人首度上街支持台灣入聯 大陸人、香港人並肩聲援
政治

在英台灣人首度上街支持台灣入聯 大陸人、香港人並肩聲援

有在英台灣人周六首次在倫敦舉辦遊行,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約三十人參與。除了台灣人外,也有香港人和中國大陸人也加入聲援,向中共打壓說不。 聯合國大會周一(30日)閉幕,有關台灣加入聯合國的議題再次升溫。有在英台灣人周六首次在倫敦舉辦遊行,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約三十人參與。除了台灣人外,也有香港人和中國大陸人加入聲援,向中共打壓說不。 賴清德就職百日談對中政策 重申互不隸屬、拒絕九二共識 「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UN membership for Taiwan),遊行隊伍喊著口號,手持同樣寫著「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UN membership for Taiwan)的巨型英文標語,遊行到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短暫停留幾分鐘後,隊伍繼續前進。兩名非華裔大使館保安一度尾隨,但在兩個路口後停下。 【在英台灣人首度上街支持 #台灣入聯 大陸人香港人並肩聲援】聯合國大會周一(30日)閉幕,有關台灣加入聯合國的議題再次升溫。有在英台灣人周六首次在倫敦舉辦遊行,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約三十人參與。除了台灣人外,也有香港人和中國大陸人加入聲援,向中共打壓說不。 pic.twitter.com/qxOlIBRUz9 —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September 30, 2024 操普通話途人飆髒話舉不文手勢 挺台大陸人反嗆 參加者手持各式旗幟和自製標語,在口號聲中穿越倫敦牛津街繁華購物區,遊行到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期間引來不少亞洲面孔路人的側目,持手機拍攝參加者。而到了特拉法加廣場後,一名操普通話的男子更向參加者舉起中指,高呼「傻X」,被遊行隊伍中的大陸人反嗆。 主辦遊行的「台灣民主」(Taiwan Democracy)總召李宣儀。 (RF...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一 毛澤東時代:無止盡的政治運動 中國人近30年浩劫
政治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一 毛澤東時代:無止盡的政治運動 中國人近30年浩劫

在中共建政後的毛澤東當權時期,中國經歷了一系列深刻而痛苦的政治運動。這些運動不僅改變了國家的發展軌跡,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創傷。本文通過多位親歷者回憶這段歷史中的悲劇片段,展示他們的反思和對中國未來的期待。 中共建政75年 歷史將往何處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當時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然而,這一新生共和國隨即進入了長達27年的政治社會動蕩風暴。 時間倒回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發表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開幕詞,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不斷升級的政治運動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宣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人們表達歷經艱難困故苦獲得新生的無比自豪、自信、自強話語。 但是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執政近27年(1949-1976年)間,發動了一場又一場的政治運動:1949年的土地改革運動,鬥了地主、鬥富農;緊接著鎮壓反革命運動,三反,五反,肅反,反右運動等等。 1959年到61年的大躍進,更演變成餓殍遍野的大饑荒。中共黨史第二卷提到,「1960年,中國全國總人口比上年減少1000萬」,但並沒有公布具體的死亡人口總數。中共原領導人趙紫陽的幕僚、曾任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的陳一諮秘密報告,當時的非正常死亡人數是4300萬人至4600萬人。 然而,中國人民的苦難還沒結束。1966年,毛澤東又發動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最終演變成大規模社會動亂,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 攝於中國文革期間的一張圖片,顯示正在揮舞毛澤東語錄的紅衛兵。(法新社資料圖片) 個人記憶與社會創傷 今年78歲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回憶說,他高中畢業那一年,《人民日報》發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論,北京各學校停課。他被送到黑龍...
中共建政75周年 海外民運國是會議討論中國民主轉型
政治

中共建政75周年 海外民運國是會議討論中國民主轉型

9月30日,由海外民運人士魏京生、\"八九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和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共同發起的第二屆中國國是會議在互聯網Zoom平台舉行。 今年10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政75周年,9月30日,由海外民運人士魏京生、\"八九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和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共同發起的第二屆中國國是會議,在互聯網Zoom平台召開,並通過YouTube在線直播。 中共建政75年 歷史將往何處走? 海外民運人士認為,壓迫中國人民75年的中共腐敗暴政在習近平的統治下加速走向崩潰,而這將為中國人提供當下人類政治史上最偉大的民主轉型機遇。 魏京生、王丹和王軍濤在會議上發言,主要議題是如何在結束中共暴政後建立民主中國的經濟體制。 「八九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在發言中說,習近平的「荒誕統治」讓中共專制政權加速走向崩潰,但中共暴政的崩潰並不自然而然地產生一個良好的中國。而且,「一個掌控所有公共和私人空間的政權造成的罪孽以及急劇崩塌,會給新生的憲政民主政權在初期造成極大的困境,所以中國人民需要做好新...
中共迎來執政75周年 經濟挑戰和安全威脅揮之不去
政治

中共迎來執政75周年 經濟挑戰和安全威脅揮之不去

10月1日,中國國慶日當天,上海黃浦江邊外灘的遊客。 中共迎來建政75周年,然而,經濟挑戰和安全威脅依然籠罩著中國這個龐大的國家。 據美聯社1日發自北京的報道,當天除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升旗儀式,沒有宣布其它慶祝活動,儀仗隊從過去幾個世紀曾是中國皇帝住所的龐大宮殿入口處行進。完全受國家控制的媒體不斷報道中國的經濟進步和社會穩定,但隻字未提從出生率下降到供應鏈中斷等挑戰,這些挑戰已經損害了主要依賴出口的經濟。   香港和澳門也舉行了紀念活動,這兩個地方都在1990年代末回歸中國,這是北京克服所謂「百年屈辱」決心的重要標誌。   近幾十年來,中國只在建國60周年和70周年等紀念日,舉行閱兵和展示國家經濟實力的活動。   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一直在努力恢復勢頭。   報道說,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導致經濟其他領域產生溢出效應,從建築業到家電銷售。上周,中國宣布了一系列提振經濟的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和降低抵押貸款首付要求等。   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基本避免出國,同時繼續在國內清洗那些被認為不夠忠誠、涉嫌腐敗或個人失職的高級官員。   報道指出,習近平在75周年紀念前夕的會議上警告說,前進的道路不會平坦,肯定會有困難和障礙,我們可能會遇到狂風暴雨、甚至驚濤駭浪等重大考驗。因此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他還表示,任何困難都不能阻擋中國人民前進的...
中國人對前景越見悲觀 \”看好未來五年\”的人十年大減26%
政治

中國人對前景越見悲觀 \”看好未來五年\”的人十年大減26%

2023年的數據顯示,只有38.8%人感覺經濟狀況比過去有改善,預期未來會更好的人下跌至47%,對比2014年的最高值下跌26%。 中國官方宣傳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斷增強廣大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一項有關中國民眾對未來經濟狀況展望的調研發現,與習近平剛上任相比,如今中國人看好未來前景的比例大幅下滑。 高失業率下的\"爛尾娃\":中國年輕人面臨嚴酷現實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用哈佛大學教授馬丁懷特(Martin Whyte)和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中心教授斯科特羅澤爾(Scott Rozelle)與中國學術界合作的調查數據,觀察中國民眾在過去二十年對經濟前景看法的變化,發現在習近平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民眾對前景越來越悲觀。 研究團體分別在2004、2009、2014年和2023年,訪問3000至7500名20至60歲的中國民眾,發現在2004年時,有近60%的受訪者相信家庭經濟狀況會比5年前好,也對5年後的前景感樂觀。到2014年習近平剛上任後,感覺生活變好和預期未來更好的比例,上升至76.5%和73%的高位。不過,2023年的數據顯示,只有38.8%人感覺經濟狀況比過去有改善,預期未來會更好的人下跌至47%,對比最高值時下跌26%。對未來感到悲觀的比例,更從2004年的2.3%升至2023年的16%。 研究同時發現,相信努力工作有回報的中國人越來越少,從2004年的超過60%,下降至2023年的28.3%,並引述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家庭關係和特權是讓人能富起來的原因,而不是讀書、能力和才華。 中國留學生:悲觀全因機會被官家子弟壟斷  中國留學生Tom也同意研究發現的結果。他表示,這幾年的內卷問題嚴重,他在國內讀的學校算是名校,但不少同學也很難找工作,加上...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二 鄧小平時代:從暴病初愈 到終結幻想
政治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二 鄧小平時代:從暴病初愈 到終結幻想

鄧小平及八十年代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反覆被提及、揣摩、評價、回味以及嘆惜的年代。三十餘年後,或許可以跳出之前的慣性思維與官方敘事,重新審視這段至關重要的歷史。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一 毛澤東時代:無止盡的政治運動 中國人近30年浩劫 陳奎德仍然記得多年前的那個下午。 那是1983年6月,廣西桂林。博士學位在讀的陳奎德與五位同學一起參加一個學術會議,名為「認識論與現代科學的關係」。當時,中國的哲學界和認識論領域仍然堅持根據馬克思主義,把哲學的基本問題劃分為所謂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陳奎德說,「我們覺得這個是過時的,教條的,根本不能涵蓋豐富的、宏大的,整個哲學思想和人類活動。」 由陳奎德執筆,他們結合自己的學習與對現代哲學的理解,整理了十條對中國認識論學術領域的不同想法,後來被叫做「桂林十條」。「簡單說,就是反對對哲學思想的兩分法,反對對真理的獨斷論,就是好像只有馬克思主義這一學派才掌握了人類哲學的唯一真理,提倡真理的多元論。」 本來是上午十點發言,他們猶豫了,怕給學校惹麻煩。後來又一想,寫都寫了,不如借著很多人睡午覺的時間講了。 一上台,他就發覺「糟了」。之前都是上面發言,底下開小會,但他一開始講話,「全場靜默,全場都尖著耳朵在聽,感覺有點嚴重。」 發言過後,當時中國哲學領域的領軍人物蕭前就把稿子要去,「他本來要睡午覺的,現在午覺也不睡了,下午就開始了批判。」 當時正值全國開展「清除精神污染」,反對倡導人道主義、反對接受市場經濟理論、反對提倡藝術美學的自由主義傾向,社會氛圍極度緊張。 回到復旦後,一個父親在上海市政府工作的朋友告訴陳奎德,在父親辦公桌上看到了一份內部文件,上面有「桂林十條」六個起草人的名字,「你的名字前面打了個紅圈,好像是說要流放到青海或者怎麼樣」。 陳奎德和另一位博士生先是收到了停學三個月的通知,要求他暫停博士學業,重新學習馬列主義。但就在他等待更嚴厲...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三 江澤民時代:六四鎮壓後崛起、腐敗盛行與法輪功迫害
政治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三 江澤民時代:六四鎮壓後崛起、腐敗盛行與法輪功迫害

作為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六四\"鎮壓後爬上權力頂峰。在其當政的十三年間,香港實現主權移交,中國成功加入世貿,並獲得2008年奧運主辦權;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中國貪腐泛濫,政治改革停滯,鎮壓法輪功更導致人權法制急劇倒退。回首中共建政歷史,江澤民留下了什麼樣的足跡,又帶來怎樣的影響? 中共建政75周年特輯之一 毛澤東時代:無止盡的政治運動 中國人近30年浩劫 1989年6月3日夜間到4日凌晨,震驚世界的「六四」天安門大屠殺在北京發生。短短二十天後,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在京召開。 善於投機的技術官僚 靠鎮壓學運爬上權力之顛 中國官媒報道稱:「全會對中央領導機構的部分成員進行了必要的調整:選舉江澤民同志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這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趙紫陽所犯錯誤的報告,並選舉江澤民為新任總書記。五個月後,江澤民成為中央軍委主席,1993年成為國家主席。 對於江澤民登上權力頂峰,旅美時事評論員橫河告訴本台:「他爬上去的整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技術官僚(向上爬)的過程,他並不是一個政治家。技術官僚的話, 在政治上他就要投機。」 江澤民的身世之謎 公開資料顯示,江澤民於1926年出生於江蘇揚州一個富裕家庭﹐祖父江石溪中年棄醫從商,育有七個子女。老大江世俊,即江澤民生父;老六江世侯(即江上青)1929年加入中共,並成為新四軍元老之一,1939年被地方武裝打死時才二十八歲。後來,江澤民一直稱自己在十三歲時就被過繼給其叔父「江上青」 的遺孀王者蘭,屬於「紅二代」,但旅美時事評論人士橫河說:「這個事情其實一直到最後都沒有被證實。」 公開資料還顯示,江澤民曾就讀於揚州中學,1943年考入在日佔區南京復辦的中央大學 電機系,之後轉到上海交通大學同系,1947年畢業。之後,他加入美國人擁有的上海海寧洋行任工程師。在中國官方傳記中,經常忽略江澤民在南京淪陷期間的學習經歷,堅稱他當時是一名熱心的共...
丁家喜、鄒幸彤和黎智英獲國際特赦組織列為\”良心犯\”
政治

丁家喜、鄒幸彤和黎智英獲國際特赦組織列為\”良心犯\”

人權組織\"國際特赦\"最新把中國人權律師丁家喜(圖)、前香港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及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列為\"良心犯\"。 中共建政75周年,官方高調宣揚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兩大奇蹟\",然而中國的人權狀況卻一直為人詬病。人權組織\"國際特赦\"最新把中國人權律師丁家喜、前香港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及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列為\"良心犯\",呼籲當局立即釋放他們。 加拿大關注黎智英案 專家警告香港加商亦可能成階下囚 許志永移監魯南監獄 家人要求探視遭拒 國際特赦組織周三(2日)宣布此消息,其中國事務總監莎拉·布魯克斯(Sarah Brooks)在聲明中表示,鄒幸彤、黎智英和丁家喜三位「良心犯」持續被關押,表明中國當局仍未能履行其國際義務。布魯克斯表示,當局對三人的起訴,暴露了官員的懦弱,無法接受任何批評,無論是來自國際專家還是本國公民。 國際特赦組織:認定良心犯以示支持 國際特赦組織表示,丁家喜與中國大陸許多人權捍衛者一樣,是中國當局「過於寬泛和模糊的」國家安全法律的受害者;而北京在2020年在香港強推《香港國安法》後,香港人權狀況不斷惡化,黎智英和鄒幸彤成為當局的打擊目標,香港政府更變本加厲,在今年三月通過俗稱「二十三條」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 布魯克斯批評,中國政府經常把殘酷鎮壓說成「內部事務」,這次國際特赦組織把三人認定為良心犯,就是要顯示對他們的支持。她強調,他們和中港其他因言論和思想而被監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