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7 11 月

推薦

新聞自由項目為緬甸媒體提供設備和培訓
國際, 推薦

新聞自由項目為緬甸媒體提供設備和培訓

曼谷 — 一項新舉措將為緬甸記者提供包括設備和培訓在內的資源。 緬甸新聞自由項目由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和支持逃離祖國的人權捍衛者的流亡中心(Exile Hub)共同設立,將致力於支持那些流亡海外或仍在國內惡劣條件下報道的緬甸記者。「通過緬甸新聞自由項目,無國界記者組織將致力於為緬甸影像記者提供筆記本電腦、手機、相機、太陽能電池、數字安全工具等設備,並提供技術編輯設備,」 無國界記者組織項目經理沙塔克希·維爾馬(Shataakshi Verma)說道。 「該項目還將致力於為緬甸記者提供能力培訓,以便他們繼續安全地進行報道。」 自2021年2月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導致媒體遭到鎮壓、數十名記者被拘留以來,新聞業對資源和支持的需求有所增加。 記者在報道軍政府與反抗軍事統治的各種武裝抵抗戰士之間的衝突時也面臨風險。 曾在「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工作的自由撰稿人海因·塔爾(Hein Thar)告訴美國之音(VOA),該項目將使公民記者受益。 「我認為這很好。這比什麼都不給要好,特別是對於那些沒有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或手機的公民記者來說。我知道這是第一步。我認為這是滿足基本需求,他們正在提供基本的支持,」他說。 報道衝突已經成為一種危險的職業。 無國界記者組織稱,軍方已拘留至少150名媒體工作者,目前至少有64人仍被監禁,其中包括一名美國之音撰稿人。記者經常被指控違反緬甸刑法第505(a)條,該條禁止發布或傳播被認為引起恐慌、傳播虛假新聞或煽動針對政府僱員犯罪的內容。該法律規定最高可判處三年監禁。 無國界記者組織表示,自2021年以來,軍方對7名記者和新聞自由捍衛者的死亡負有責任。 但據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稱,雙方記者的風險都很高,據信有兩名記者在9月...
中國駐緬甸曼德勒領館遭襲 各方勢力背后角力隱現
國際, 推薦

中國駐緬甸曼德勒領館遭襲 各方勢力背后角力隱現

泰國美索 — 中國駐緬甸曼德勒領事館遭襲後,緬甸軍政府10月19日隨即以「恐怖攻擊」定調,但數日調查後,肇事者的身份仍未確定。緬甸局勢分析人士認為,各方勢力都可能是發動攻擊者,包括親中的緬甸軍政府或曾與中國合作出兵剿獵電信詐騙集團的緬北武裝反抗軍,因為這些勢力都受到中國不同程度的支持,但他們對中國的過度干涉緬甸內政可能已生出不滿情緒。中國駐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的總領事館10月18日傍晚遭手榴彈攻擊後,雖引發爆炸,但其屋頂和部分設施僅輕微受損,未造成館內人員傷亡。這是緬甸軍方自2021年2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的民選政府並接管政權以來,中國駐緬使館首次遭到攻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星期一(10月21日)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方已向緬甸當局提出嚴正抗議,敦促緬方徹查此次襲擊事件,全力抓捕並嚴逞肇事者。」 緬甸軍政府早於10月19日就定調肇事者是「恐怖份子」,反對派成立的影子政府「緬甸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也於同日發布聲明譴責攻擊暴行,撇清意味濃厚。 分析人士:緬甸軍政府或難脫干係 但連日來,分析人士卻有不同的觀察,甚至有媒體引述現場目擊者的說法,將矛頭指向緬甸軍政府。 緬甸獨立媒體《伊洛瓦底》(The Irrawaddy)星期一(10月21日)報道稱,有目擊者看到支持緬甸軍政府的驃索緹(Pyu Saw Htee)民兵在攻擊發生後、迅速乘車逃離現場。 對此,緬甸流亡非政府組織「協同作用」(Synergy)的創辦人泰瑞溫(Thet Swe Wi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緬甸軍政府相關組織可能通過自導自演的方式嫁禍反對派武裝,進而迫使中國加大對反抗勢力的打擊力度。 泰瑞溫說:「這樣的(襲擊中國領事館)只會對反抗軍組織不利,尤其是緬北的...
中俄伊朝新「邪惡軸心」有多危險?
國際, 推薦

中俄伊朝新「邪惡軸心」有多危險?

華盛頓 — 星期二(10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俄羅斯喀山,參加在那裡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並會晤他的好朋友、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一(10月21日),韓國外交部召見俄羅斯駐首爾大使,就其所稱的朝鮮特戰部隊進入俄羅斯,準備部署於烏克蘭戰場一事提出抗議。10月19日,伊朗同俄羅斯開始在印度洋舉行聯合海軍演習…… 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等國的合作不斷擴大和加深。在美國,有人將這四國稱為顛覆美國領導的現行國際秩序的新「四人幫」,也有國會議員警告這是新「邪惡軸心」,比二戰時期的「軸心國」集團更加危險。 中俄伊朝有多危險?他們是否會正式結盟?在烏克蘭戰事、中東戰爭持續不下,台海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升級的當下,四國是否會發起聯動戰爭?美國又將如何應對? 新「邪惡中心」出現,世界位於「同樣的十字路口」 韓國的情報機構上星期五披露,朝鮮已派遣1500名精銳部隊前往俄羅斯進行訓練,準備支援俄烏戰爭前線的俄羅斯軍隊。對韓國所稱的朝鮮特戰部隊進入俄羅斯一事,美國政府上星期五表示,目前無法確認這一消息,但是如果韓國的指控屬實,那將是俄羅斯對烏克蘭侵略戰爭的「危險發展」。 不過,自2022年普京出兵烏克蘭以來,中國、朝鮮和伊朗以不同方式支撐著俄羅斯的戰爭機器:伊朗向俄羅斯提供導彈和無人機;朝鮮提供炮彈、反坦克火箭等武裝設備,而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軍民兩用的途技術和工業產品,包括機床、半導體、⽆人機發動機等,幫助發展了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基礎。美國上個月聲稱中國的援助現已超越軍民兩⽤技術,⽽俄羅斯正在向中國提供先進技術作為回應。 中國不僅幫助俄羅斯減緩烏克蘭戰爭後西方制裁的影響,還對於保障伊朗和朝鮮政權的生存至關重要。比如,中國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伊朗的非法石油,每天大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