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第一反應說明,依舊是死不悔改!

有個宿管死了,學生和網友們說是熱死的。

才59歲,住在6平米的逼仄空間中,裡面堆著私人物品,沒有空調。在35°+的夏天,他僅僅只夠資格靠風扇里吹出來的暖風來加速汗液的蒸發。因人而異,所以這不知能否勉強跟上他的汗液生產的速度。

但最終的結果多半不會如此純粹——熱死。他定還得有點其他什麼基礎病,那才是「主要原因」。目前據說有哮喘,之後或許還會更多些,那樣更有說服力。

第一反應說明,依舊是死不悔改!

昨天看到這件事的時候,青島大學還在壓熱搜,還在說該宿管是外包公司的。人死了,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怎樣才能讓聲音小點,或是趕緊撇清關係。

是外包公司的,亦或者是學校自己招聘的,區別在哪?很簡單,學校對外包公司負責,外包公司對員工負責。因此,學校不對宿管負責,宿管的問題,是外包公司的問題,跟學校關係不大。

否則,我想不到其他在第一時間強調這個信息的理由。就像發生火災,為了安全,先關燈拉窗帘。誰能想出「遮羞」之外的理由。

但這太冷漠了。人死了,你的第一反應是撇清干係。

更尷尬的是很快明德物業發表了聲明,表示去世的宿管大爺不是他們公司的。很及時,但估計這家公司已經失去了明年的競標資格。

這是一個共同點,如果你看了近幾天最受熱議的幾件事,便會發現。

那個男子砸破車窗後,收到批評教育。由於幾乎全網的人都在力挺他,鐵路公司做了什麼事?沒有道歉,只有狡辯。項老師那篇接連消失的文章已經為大家證明,洗地是他們唯一在做的事情。而網上那幾篇雄文,很多人今天也開始轉發,比如其中之一:破窗不是英雄,「情緒脫軌」更不能沒有底線。

何等的顛倒黑白,何等的無恥無底線。

幼兒園血鉛超標的事情曝光後,第一時間當地官方做了什麼事?相關部門的人員打電話給去醫院做了檢測的家長,告訴他們數值正常。家長異地檢測後發現,鉛超標,嚴重的高達500多微克每升,遠遠超過工作人員告訴自己的數值幾十倍。

如果仔細點,就會發現大多數和負面有關的問題,「第一反應」都是如此,出奇一致。壓熱搜、撇干係,甚至不惜為此編造謊言來欺騙。

先蓋蓋子,再滅火苗,實在不行就改報告。這不是應急,而是習性。

一個壞孩子,如果他死不認錯,各種撒謊,最終在鐵一樣的事實之下,不得不服軟。那麼我告訴你,他知道錯了,你會信嗎。

以上這些事,包括此前很多類似的事,大多也是這般。從第一反應,就足以看出他們的「態度」。從頭到尾的狡辯、謊言、或是力所能及的施加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阻止事情發酵,最後迫於無奈才認錯,說什麼舉一反三,說什麼嚴查……

可有多少可信度,又有多少改變的效果?

關於這一點,看到一次次類似的事情不斷發生時,答案已無需多言。

從來不是為了「變好」才選擇改變,而是因為悲劇發生、謊言揭穿、熱搜無法封堵時,才逼出了「行動」,這就根本不是改變的態度。

最新的報道里,青大已經開始安裝空調,這個速度很驚人,有人說這是宿管之死,為學生們爭取來的。但至少,你看到了那麼一絲變化,哪怕心不甘情不願,它終究是變化。其他的呢?

他們沒有承認那種情況下車窗可砸,也沒有承擔對鉛超標的檢測報告作假。而是模糊不清的說些題外話,什麼公眾情緒,什麼玻璃傷人,什麼儀器、環境的差別之類。

他們說了很多話,就是沒說「我錯了」。他們幹了很多事,可這些都沒用,當那個「壞孩子」第一反應是不服的表現時,就幾乎已經註定他不會因此而產生任何本質的改變。

這也是我今天想說的,當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撒謊和否定時,或者說當他們下次依舊擁有做這些事情的空間,並且還不會因為這些行為而付出代價時,那麼同樣的問題一定會再次出現。

因為這已經不是疏忽、意外,而是上面所提到的,他們的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