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虛假訴訟把一位七旬母親逼上絕境

湖北省赤壁市車埠鎮七旬女子尹某英日前致函有關部門反映說:「我兒子王某某因誤入賭局欠下賭債,繼而陷入虛假訴訟。十年來不敢回家,不敢乘車,不能找工作,只能到處打零工維持生計,在精神上和經濟上都受到很大的打擊。」

           

在提交給有關部門的一份書面反映材料中,七旬女子尹某英陳述了事情經過:在十年前,我兒子王某某經不起他人蠱惑,一度誤入賭局。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先後5次向黃某某「借款」18萬元。分別為2009年11月12日「借款」2萬元,2009年12月24日「借款」3萬元,2010年2月26日「借款」1萬元,2010年5月10日「借款」2萬元,2010年8月23日「借款」10萬元。為此,被黃某某訴至赤壁市人民法院。黃某某訴稱,我兒子王某某做生意急需資金向他借款,其先後找親朋好友東拼西湊了18萬元給我兒子。黃某某向法院提交了我兒子出具的「借據」5張。
當時,我兒子王某某因故未到庭應訴,委託我向法院提交了答辯狀,言明所謂的借款實為被黃某某一夥設賭騙錢所致,而且這些「借款」均用於賭博,並提交了相關證據及賭博過程的書面說明。然而,我們提交的證據未被採信。2010年12月20日,一審法院作出「(2011)赤民初字第70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我兒子王某某償還黃某某借款本金17.55萬元(此前兩次共還款4500元),其中的10萬元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息。二審維持原判。
這樣的結果讓我們感到非常不解和失望。黃某某說他和妻子劉某某與我兒子「關係尚好」,其實我兒子根本不認識他們。黃某某家裡很窮是拿不出這些錢的,因為有保護傘讓他們大膽放高利貸,然後又通過虛假訴訟幫討賭債。黃某某訴稱我兒子做生意急需資金向他借款,其先後「找親朋好友東拼西湊」了18萬元給我兒子。那麼,這18萬元,黃某某是找哪些親朋好友東拼西湊的呢?既然我兒子在2009年11月12日首次「借款」2萬元不還,黃某某怎麼可能會在隨後的9個多月里仍先後4次共出借16萬元給我兒子呢?這是不是虛假訴訟,明眼人一看便知。而且一審沒開庭,重審也沒開庭。我們為此損失了19.45萬元,期間我被強行送到精神病醫院。該醫院檢查完後,說我沒有精神病。
為討公道歷盡千辛萬苦,三次造假尤感心力交瘁。第一次是去年威逼我兒子簽假協議,只寫借來做生意,不是借賭博的。寫完拿去給領導;第二次是重審,逼我兒子單獨簽字調解,錢和條子都沒拿回;第三次是這次,鎮、村幹部等4人去找我女兒說他們解決不了,回來就騙我說到法院張院長解決,把我兒子也騙回來一起到信訪,不是法院。他們逼我兒子簽字蓋章,我去阻止還遭到威脅。
執行局馬某某逼我兒子強制執行,拉黑名單,帳戶凍結。我兒子十年來不敢回家,不敢乘車,不能找工作到處打零工,沒有給過我一分錢生活費。去年9月份,我女兒給我和我兩個孫子的生活費,叫我兒子寄給我,下午給他第二天就被馬某某執行走了,還發信息給我兒子要強制執行。我兒子都逼到跟傻子一樣,叫他說什麼就說什麼,叫他簽字就簽字,錢還清了也不知道要條子。他們看我去舉報,法院就把我兒子的黑名單取消了。鎮里還說只要我不去上訪就給我6000元,說上訪他們損失了好多錢。
近日我去省監察委,他們不肯拍反映材料,說我家事情解決了。我說沒開庭怎麼解決,假判決書還在我這裡呢,他們這次造假就是為了把反映記錄刪了,不許我再去反映。
公平正義是人們衡量一個國家或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標準,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表現,更是司法的生命和靈魂。國家反覆強調要不斷提高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現在,我和我孫子連吃飯的錢都被逼走了,面臨絕境的我,不知道以後的生活該如何走下去。萬般無奈之下,只好請求上級領導給予幫助,希望能夠查明事實真相,依法公平公正處理,維護百姓正當權益。

轉自:http://www.peoplescck.com/zhzx/20200727/1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