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 8 月

習近平困境傳言是誇大其詞 更可能的是走向另一面…

習近平困境傳言是誇大其詞 更可能的是走向另一面…

經濟學人:習近平變得更加神秘,但陷入困境的傳言是誇大其詞,更可能的是走向另一面

本文刊發於經濟學人網站,加美財經編譯,不代表支持文中觀點或確認其中事實。

每年八月,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都會暫時「隱身」。預計下周,習近平將離開北京,前往距離首都三個小時車程的東部海濱度假地北戴河,與高級官員一起參加夏季休假。

自毛澤東時代起,共產黨高層就一直在那裡的別墅中聚集。不過,長期缺席公開場合,仍會在中國以外引發各種關於習近平權力掌控情況的猜測。

今年的夏季閉門會議,將體現出習近平在重塑中共高層方面取得的驚人成就:老一代人不是已經去世,就是年老失能,或被邊緣化,忠誠者佔據了主導地位。

這位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似乎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主導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規模的軍隊,沒有受到實質性挑戰。

各國領導人都急於與他接觸。最近,他接待了印度和俄羅斯的外交部長,並與澳大利亞總理舉行了會談。美國方面也剛剛表示,今年晚些時候「中美領導人會晤的可能性很大」。

中國高層政治仍是一個「黑箱」。

如果最高領導人真遇到麻煩,外界可能最晚才會察覺。但目前有分析人士私下認為,習近平的執政風格或許正在發生微妙變化。他曾依靠大量設立各類委員會來全面掌控官僚體系,如今似乎在逐步弱化這種安排。

由他主導的某些委員會召開頻率已減少,部分委員會的事務則由他信任的親信來推動執行。此外,他公開露面的次數也在下降。但這些變化非但不會削弱中共最高領導人的權威,反而可能進一步鞏固。

如果這種風格上的轉變確實正在發生,對於這位自2012年上任以來就堅定推進權力集中的人而言,無疑是一大轉變。伴隨習近平權力的擴大,被查官員人數也持續上升。

自2024年4月展開的新一輪反腐行動,有43.3萬人被調查。軍隊內近期的清洗尤為顯著。多個曾在中共中央軍委——這個由習近平主持、掌控軍隊的五人機構——中任職的將領已被調查,或已消失在公眾視野。

其中最新的案例可能是何衛東,他若落馬,將是自1967年以來被查級別最高的軍官。

領導一個由親信構成的班子能解決不少問題,但習近平似乎也意識到,這樣的格局可能帶來新的風險。因忠誠被提拔的人,可能缺乏經驗,不願彙報壞消息,或者把職位視為謀取私利的機會。

6月30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上表示,「自我革命這根弦要時刻繃緊」。

習近平上任後,通過設立大量中共中央委員會,繞開國家機關及其他既得利益集團,從而集中權力。這些委員會成為強有力的制度武器,也讓他有空間排除並非自己親自挑選的官員,比如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習近平至今已設立近十個由他主導的委員會,涉及治理方方面面,推動國內議程。但美國智庫亞洲協會的尼爾·托馬斯指出,現在他更多是通過書面指示,而不是親自出席來參與這些會議。

這類會議的數量似乎也在減少。他主導的最重要委員會——經濟改革委員會,在他執政最初五年召開了38次。而自2022年以來,僅召開了6次,且自2024年8月後再無公開記錄。發布的會議簡報也更短,顯示出決策數量減少。

研究機構Gavekal Dragonomics的貝克多也指出,由習近平主導的其他委員會,也出現類似的弱化趨勢。

政治局在6月的會議中出台了關於中共中央委員會職責的新規定(但未公布完整內容),這是首次明確這些機構的權責。引人注目的是,會議通稿強調,這些機構必須「統籌而不越位、落實而不越權」。

格拉斯哥大學的霍莉·斯內普認為,這些新規是習近平「依規治國」的一部分,目的或許是為了在他本人不出席的情況下,也能確保其議程被有效執行。

所有這些努力似乎都是為了確保國家服從於中共,以習近平為核心,徹底排除權力分立的可能。

習近平風格上的另一個轉變,體現在「授權」。他開始將一些重要委員會的管理交給親信。加大對這些委員會權力的限制,也可能讓習近平更放心地交出控制權。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時殷弘指出,習近平尤其信任蔡奇(實際上的辦公廳主任)、國務院總理李強和常務副總理丁薛祥。三人都在2023年初被賦予領導中共中央委員會的職權。他們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常委成員,且習近平在2022年打破常規提拔了他們。

三人雖與習近平關係密切,但彼此之間的聯繫並不緊密。

蔡奇被普遍視為習近平最信賴的顧問。他掌控著黨中央領導人的日程安排、溝通與安全事務。不同尋常的是,他同時還管理著龐大的中央辦公機構的日常運作。

但在習近平逐步放權的過程中,真正受益最多的似乎是外界往往忽略的李強。

李強曾在2004至2007年擔任習近平的辦公廳主任,那時習近平還只是省級官員。如今,李強重新獲得了部分其前任總理被剝奪的職責,包括在經濟政策上的一定話語權。他也顯然得到了習近平的信任:7月,習近平首次缺席金磚國家峰會,由李強代為出席。這是習近平12年來首次缺席該會議。

此外,李強在國務院體系內也擁有顯著影響力。新規允許他隨意召集官員開會,並主持各種學習會議。目前只有習近平本人也擁有這樣的許可權。

李強可能還受益於4月發生的一件奇怪事件:兩名政治局委員在沒有說明原因的情況下對調了崗位。結果是,李強的一名舊部如今負責黨的人事任命事務,這在2027年中共下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決定下一屆政府關鍵人事安排前,意義重大。

將權力下放給親信,同時不指定繼任者(從而避免潛在對手),這可能是準備長期執政的信號。

習近平現年72歲(他的母親齊心已98歲)。目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他會在2027年第三個五年任期結束時卸任。毛澤東和鄧小平在晚年都曾有意分散權力,藉此防止下屬獨攬大權。他們逐漸退居幕後,成為象徵性「思想導師」。

未來,習近平或許也會塑造出類似的體制——哪怕他不再出席會議,權力仍牢牢掌握在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