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 11 月

特朗普對奧巴馬:有多少恨,可以胡來

當地時間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在情報部門披露奧巴馬政府曾偽造特朗普「通俄」材料後,司法部應直接將前總統奧巴馬作為目標

哈哈哈哈,筆者必須不客氣地說,特總果然好手段!這一招,含著金蟬脫殼、借刀殺人、瞞天過海、偷梁換柱、李代桃僵、樹上開花……誰說特總沒文化?三十六計是行家!

用奧巴馬「解」愛潑斯坦案的「套」,早有跡可循

特朗普對奧巴馬:有多少恨,可以胡來

最近,特朗普深陷愛潑斯坦案名單的困局。鐵粉逼他交出名單,但司法部和FBI已經把話說絕:根本就沒有什麼名單……這件事情對特朗普的殺傷力,比此前預計的要大。特朗普-司法部-FBI要了結此事,但鐵粉就是不答應,如何才能破解這個困局?特朗普四下里一看,一把拉出了奧巴馬……

特朗普要用奧巴馬來為自己解套,早有跡可循。7月18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表聲明稱,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當天披露的證據顯示,2016年,時任總統奧巴馬及其國家安全內閣成員曾在特朗普贏得總統選舉後,試圖通過偽造情報來推翻特朗普的勝選結果。

聲明稱,美國情報界曾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前的幾個月里達成共識,認為俄羅斯沒有干涉選舉的意圖和能力。但在選後的12月9日,白宮召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成員討論俄羅斯問題。會後,克拉珀(時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的助理,發送電子郵件要求情報部門「根據總統(即奧巴馬)的要求」給出一份新的情報評估,詳細說明俄羅斯「為影響2016年大選而採用的工具和行動」。這項工作由當時的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牽頭,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局和國土安全部全都參與其中。

7月20日,特朗普轉了一段人工智慧生成的視頻,視頻中,奧巴馬在白宮被捕。而特朗普在一旁開心地看著。

到了21日,特朗普把話挑明了,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前總統奧巴馬親自炮製了「俄羅斯騙局」,而前國務卿希拉里、前總統拜登以及其他許多人都參與其中。這是「世紀大罪」「鐵證如山」,對國家構成重大威脅。

22日,他就敦促司法部調查奧巴馬。看來,AI生成的奧巴馬被投入大牢的畫面已經不能令他稱心快意了,他恐怕真心想「弄假成真」啊!

特朗普對奧巴馬:有多少恨,可以胡來

特朗普與奧巴馬的恩怨,還真是說來話長。

早年的特朗普,作為真人秀節目製作人,也算是吃媒體這碗飯,難免摻和一下政治。那時,奧巴馬是政治「新星」,並且很快從「新星」變成白宮的主人。特朗普自然會時不時拿他說事兒,但那屬於「玩票」性質。後來,特朗普開始對奧巴馬的醫改、徵稅政策提出強烈批評,這就屬於政見不同了。

出於政見不同,特朗普開始質疑奧巴馬的「美國人」身份,實際上就是質疑其「美國總統」的合法性。特朗普甚至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質疑運動。現在想起來,這可能是特朗普借民粹主義情緒而造勢搞事的首次實踐。

後來,奧巴馬提供了自己詳細的出生證明,但爭議並未平息。因為特朗普一直不服。對於特朗普搞事,奧巴馬在2011年4月30日的白宮記者協會晚宴上,當眾諷刺了特朗普。這個日子,可能還真會在未來的美國歷史上留下印跡,保不齊特朗普要選總統的決心就是這時下的。

在這次晚宴上,奧巴馬先是調侃道:「這一周真是多事之秋,你們可能知道夏威夷州詳細公布了我的出生證明。但恐怕沒人比唐納德(特朗普)更高興了,因為他終於可以回去關注更重要的議題,比如我們是不是在登陸月球上也造了假?」

此外,奧巴馬還「稱讚」特朗普已經展現了成為總統的才智,肯定會給白宮帶來一些改變,並展示了一張PS過的「特朗普白宮度假勝地和賭場」圖片,門口有身著比基尼的美女,還有鑲金的柱子,以此諷刺特朗普浮誇的生活方式。

奧巴馬應該沒想到,他的諷刺可能真的「激勵」了特朗普。2015年至2016年,特朗普果然投入美國總統選舉,競選的要點之一就是對奧巴馬的激烈批評,既包括政策上的,也包括身份上的。事實上,直到今天,特朗普仍然會強調奧巴馬的中間名——「海珊」。

不得不說,奧巴馬的膚色和姓名,分別給了他兩個「外來標記」——膚色代表非洲裔,姓名暗示伊斯蘭。這兩個「標記」,在美國不能明說,但是,對於特朗普的支持者來講,其實又是非常在意、如鯁在喉。現在,對奧巴馬的發難,其實也有喚起這種「難受勁」的意圖。

特朗普不傻。

現在回頭看看,奧巴馬以「非洲裔」入主白宮,當時很多人都說,美國開啟了一個新時代,真的是「人人都可以當總統」——那是一個「美國夢」最美最圓的時刻。沒錯,從那以後,美國確實逐漸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只不過,和當時的預期完全相反:美國夢碎。

現在拉出奧巴馬,有幾個意思?

特朗普固然是睚眥必報,快意恩仇,但這次拉奧巴馬「解套」,最主要的原因,當然不是私人恩怨,而是他自己的政治困境。

造成這個困境的根本原因也並不是那份名單,而是一個規律:任何人靠煽動民粹起家,終有一天會被民粹所反噬。

民粹其實早就有。關於什麼是民粹,什麼是民粹主義,嚴格定義起來,還真不太容易說清楚。但是,民粹肯定都具有一個特點:反精英。

早在二千多年前,希臘城邦時代,就有民粹主義的政治現象,突出的特點正是運用民主機制壓制貴族和精英,但最終往往催生出所謂的「僭主」。我們看今天的美國,難免會覺得,這簡直就是希臘城邦時代的民粹-僭主政治在國家層面上的現代演繹。

拜美國媒體(包括電影等娛樂媒體)所賜,美國人民早已對「國家」滿心疑慮。特朗普的鐵杆支持者,也就是所謂的MAGA派——他的基本盤,更是具有非常強烈、非常突出的反精英、反建制、反「深層國家(deep
state)」的心理特徵。某種程度上說,正是特朗普喚醒、強化了部分美國人中的這種心理傾向,並且加以利用。特朗普也在不斷給他的這些支持者投喂有關精英、有關「深層國家」的黑料,就是要把這種心理特徵「養肥」。因為這種心理特徵正是他的政治基礎之一,「養肥」這種心理特徵就是鞏固其政治地位。

而愛潑斯坦案的那份名單,實際上正是他投餵給這幫人的「飼料」。只不過當特朗普入主白宮之後,這份飼料因為種種原因,已經不再合適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包袱。曾經反覆炒的冷飯,終於讓自己也倒了胃口。但是,那些反精英、反建制、反「深層國家」的鐵粉仍然嗷嗷待哺,必須再「喂」他們幾個精英——還有比奧巴馬更合適的嗎?當然,隨便把希拉里、拜登也扔下去,何樂不為?

第一,可以轉移公眾視線,把MAGA派的注意力從愛潑斯坦案名單轉向「通俄事件」的調查,通過特朗普受到精英、受到「深層國家」迫害的敘事,來化解MAGA可能因愛潑斯坦案名單而分裂的危機,通過強化特朗普「受迫害者」的形象,進一步鞏固其政治地位。

第二,此舉當然也打擊了民主黨。事實上,所謂「通俄事件」的調查一旦啟動,在接下來以明年中期選舉為主要目標的兩黨的博弈中,共和黨就佔據了某種先機。特朗普的「關稅戰」和「大而美」法案,已經授予民主黨人太多批評他的把柄。特朗普也要備點「彈藥」了。

第三,此舉還有一個很微妙的地方,那就是,由於調解俄烏衝突受挫,特朗普轉而向普京強力施壓。而啟動「通俄事件」的調查,可以進一步撇清特朗普與普京那種一度「曖昧」的關係。而如果未來又出現什麼特朗普「通俄」或者「受俄方拿捏」的「傳言」,「通俄事件」的調查可以說已經未雨綢繆,把這種可能出現的「傳言」,提前壓制了。

拿奧巴馬「投喂」民粹,能否如願?

應該說,特朗普甩一塊石頭,打中了好幾隻鳥——他還是有兩下子的。

不過,把奧巴馬投餵給民粹,投餵給MAGA派,能否從根本上化解特朗普的政治困境呢?

我們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民粹僭主式政治,基本上是不穩定的,往往都是短命的。特朗普通過民粹主義的動員,先後兩次入主白宮,尤其是第二次,勢頭比第一次強得多。反過來講,他的基本盤也就是MAGA派,「胃口」也比從前大得多。他們對於反精英、反建制、反「深層國家」的要求,也比以往強烈得多。

但問題是,特朗普本人,其實正是如假包換的「精英」——以前是商業精英、媒體精英,現在更是躋身政治精英。他身邊的人,也都是「精英」。——不是精英,能進得了海湖莊園嗎?能進得了白宮嗎?

更重要的是,他走的也是「精英路線」,執行的也是「精英政策」,這一路線和政策的實質就是:大大地有利於資本家和富豪,而美國的普通民眾,包括支持特朗普的那些「紅脖子」,以及一些小企業主,實際上從特朗普的政策中獲得不了什麼好處,反而恰恰可能是利益受損最大的群體。

所謂「讓美國再次偉大」,所謂「製造業迴流」,所謂「再工業化」,其實都只是特朗普這一批富豪們大賺特賺的掩護而已。他們這批人吃飽喝足之後,並沒有多少殘渣剩飯留給MAGA派。甚至,最後算總賬,MAGA派很可能會發現,他們得到的比過去更少。

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特朗普對MAGA派的背叛,並不是不公布那份名單,而是他的實際政策。從關稅戰到「大而美」法案,誰獲利,誰受損,其實是一目了然的。只不過,MAGA派實在是……太蠢。

特朗普的政治前途,其實取決於他與MAGA派的互動。他利用既已存在的社會潛流,掀起民粹巨浪,這股巨浪把他送上的權力的巔峰。但是,如何繼續駕馭這股巨浪?如果駕馭不住,特朗普不是沒有粉身碎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