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鳳凰衛視報道,發起關稅大戰,重新援助烏克蘭、繼續支持以色列作戰,除了這些特朗普還有哪些仗要打?他把目光投向了太空。特朗普力推一個名為「金色穹廬」的美國防導彈金鐘罩,比照的是美國前總統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參照的是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特朗普以之為傲,要求大幹快上,但這個被稱作「吞金無底洞」的「金穹」真的靠譜嗎?實質受益者究竟是誰?

Part.1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富豪馬斯克之間的恩怨鬧得沸沸揚揚,彼此之間你來我往互不相讓。7月20日,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政府已開始審查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與多個聯邦政府機構之間的合同。這一舉動被外界視為特朗普「金穹」計劃的「斷臂」之舉。

在特朗普的「美國金穹」設想中,計劃通過建立一個耗資約1750億美元的全球性導彈防禦系統,將不同區域敵人的導彈威脅化解在萌芽狀態。特朗普表示,這個龐大的防禦網路,可以用於監視、跟蹤和攔截美國可能面臨的導彈威脅,包括高超音速導彈、洲際彈道導彈,無論這些武器是從地面還是太空發射,都會被快速發現並攔截。

軍事專家 曹衛東:
特朗普宣布的「金穹計劃」是為了在確保美國所謂的絕對安全,尤其是太空安全。因為陸海疆界已定,而太空(大氣層外100公里以上)尚無疆界,衛星可自由飛行。該計劃效仿里根時期的「星球大戰」的大國對抗,來維持美國在太空領域的絕對優勢。

據特朗普身邊人士透露,美國總統的「金穹」導彈防禦系統建設計劃,靈感來自於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在拜登任期開始的哈以衝突中,「鐵穹」防空系統有效地攔截了哈馬斯的各類火箭彈,表現出色,受此啟發,特朗普將美國版「鐵穹」更名為「金穹」。英媒指出,「金穹」系統的規模將比「鐵穹」系統大很多倍。
軍事專家 曹衛東:
美國「金穹」計劃不僅要在地面(如效仿以色列布設雷達)探測空中來襲目標,還計劃從太空進行探測,以防範高超聲速導彈及變軌目標的打擊。因此,其在武器部署和防禦效果上與以色列存在很大不同。

特朗普言之鑿鑿,宣布將在2029年1月即他本屆任期結束前「金穹計劃」準備就緒。批評人士認為,除了成本高昂、可能超出預期實施時間之外,該項目還被不少科學家們認為是一個不可行的項目。他們認為,目前看上去比較成功的以色列「鐵穹」系統,所防禦的國土面積僅相當於美國新澤西州,而且攔截目標主要是速度相對較低的哈馬斯火箭彈或是伊朗中近程彈道導彈。即便如此,尚無法做到「接近100%」的攔截概率,何況是面積廣袤的美國,以及多種類型的導彈或者彈頭。

軍事專家 曹衛東:
第一,防禦時間緊迫,需強監測能力,但部署衛星或特殊雷達成本高昂;第二,面對多彈頭導彈,一枚可能分出多個彈頭,而單枚攔截彈造價就達數百萬甚至千萬美元,若遭大規模飽和式攻擊,所需攔截彈數量及投入經費將是天文數字,遠超預算。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現有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是世界上最頂尖的防禦體系,可以攔截幾乎所有種類的彈道導彈。整個系統通過24顆低軌道衛星和6顆高軌道衛星探測導彈發射,預警雷達可監測約5千米內的目標。但對特朗普來說,現有的這一套系統顯然不能滿足自己「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

軍事專家 王雲飛:
若特朗普能建成這套全球防禦系統——既能防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又能防巡航導彈,這將成為「美國再次偉大」的有力證明。畢竟,里根和俄羅斯及其他國家均未成功。此系統要比「鐵穹」大多了,是能夠進行全球防禦的體系。
Part.2

特朗普宣稱,「金穹」的成功率接近100%。一旦完全建成,「金穹」將能夠攔截從世界其他地方甚至太空發射的導彈。特朗普表示,整個系統將耗資約1750億美元,其中首筆250億美元啟動資金將在國會審議中的下一財年預算里安排。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金穹」項目最終成本將高得多,政府20年內可能會花費5420億美元。
軍事專家 王雲飛:
截至目前,美國前三年已投入約600億美元解決衛星監測問題,若要實現衛星攔截(即衛星主動攻擊),總投入將達2000億美元。然而,特朗普三年內僅撥款1750億美元,遠未達目標。且這僅是衛星偵察攔截系統的費用,若加上「NMD」「TMD」等地面防禦系統,總投入將更高。目前,相關資金尚未完全到位,且試驗能否成功尚不確定。因此,無論從技術還是資金角度看,都面臨巨大挑戰。

而要實現這樣的技術目標,顯然就需要龐大的衛星網路。目前美國具備這樣大規模部署衛星能力的,只有SpaceX。不過,從特朗普宣布「金穹計劃」開始,美國民主黨陣營就提出質疑,特朗普是為了利益輸送給馬斯克等矽谷新創防務企業。在美國眾多利益集團中,軍工複合體是兩黨「惹不起的存在」。而特朗普作為非建制派領導人,有意通過「金穹計劃」,拉攏新創科技公司,敲打這些傳統軍工企業。
多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美國企業家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與兩家矽谷企業有望贏得「金穹」系統關鍵部件的採購合同。這兩家矽谷企業分別是初創企業、無人機製造商安杜里爾公司和億萬富翁彼得·蒂爾名下的軟體企業帕蘭蒂爾公司。
軍事專家 王雲飛:
美國財團與軍工企業聯繫緊密,諸多大型軍工企業實則由財團掌控,如波音屬花旗第一財團,通用歸摩根大通,雷神則由波士頓財團控制。
軍事專家 曹衛東:
軍工複合體大量經費未有效投入項目計劃,而是進了相關軍事集團的口袋。引入民企或軍民兩用企業可增強競爭,因此會吸納馬斯克這類非傳統軍工企業參與。

根據三家企業近期向特朗普政府彙報的方案,他們有意建造並發射400至1000顆繞地衛星,以感應並追蹤導彈。另有200顆攻擊型衛星組成星群,以導彈或激光武器擊落敵方導彈。分析人士認為,馬斯克SpaceX及其夥伴企業若能贏得採購合同,將是矽谷企業迄今在利潤豐厚的防務承包領域分得的最大一塊蛋糕,將讓傳統軍工企業遇挫。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因為「金穹計劃」馬斯克動了軍工複合企業的蛋糕,也是兩人走向決裂的一條重要暗線。

2025年7月19日,據《華爾街日報》爆料稱,在特朗普六月初提出可能要切斷與馬斯克企業的關係後,隨後美國政府便啟動了對SpaceX與聯邦政府合同的審查。據知情人士披露,這些合同對五角大樓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至關重要,根本無法取消。《華爾街日報》稱:對美國政府來說,與馬斯克「分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於嚴重依靠衛星的「金穹計劃」來說,SpaceX似乎很難缺席。

軍事專家 王雲飛:
馬斯克與美國政府矛盾明顯,有議員提議限制其衛星發展計劃。鑒於雙方存在分歧,馬斯剋星鏈衛星能否成功應用,是很難說的事情。
Part.3

1983年3月23日晚,美國總統里根發表演講,提出了太空戰略防禦倡議,也就是被後人稱為「星球大戰」的計劃。里根表示,只要這個防禦網路建成,美國對戰略導彈的攔截率將變成幾乎百分百。隨後,里根表示將撥款數十億美元給這個項目。彼時,美蘇正處在冷戰對峙與軍事競爭的狀態,「星球大戰」計劃一經公布,蘇聯也開始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軍事工業部門,用海量的投資,確保自己的戰略優勢和太空優勢。不少歷史學家分析,蘇聯隨「星球大戰「起舞,投入大量資源,成為了壓倒這個國家的最後一根稻草。

軍事專家 曹衛東:
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是冷戰產物,源於美蘇爭霸。當時美蘇核武數量居世界前列,互為對手。美國為確保自身絕對安全推出該計劃,但蘇聯在競爭過程中解體,計劃隨之擱置。

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金穹」計劃後,不少人將其自然地聯想到里根的政策。而「金穹計劃」也被媒體稱為「星球大戰2.0」計劃。畢竟,40多年前,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也喊著要用太空武器保護美國攔截導彈,分析人士認為,本次特朗普效仿里根「星球大戰」計劃推出「金穹計劃」也有向這位前總統致敬之意。
Part.4

「星球大戰」計劃終止後,當時的柯林頓和布希政府基於已有的技術基礎,啟動了兩個規模相對較小的防禦計劃,即公眾所熟知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和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此次特朗普政府所提出的「金色穹頂」計劃與「星球大戰」計劃相比,既存在一定的技術繼承性或是重疊性,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軍事專家 王雲飛:
美國後續成功研發「宙斯盾」系統、「標準-3」「標準-6」導彈、「薩德」及「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雖太空導彈防禦系統未成,但相關技術推動了海陸戰區與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發展。戰區防禦依託「宙斯盾」,低空攔截靠「愛國者」,高空末端攔截用「薩德」。至今,這套體系仍是美國主要導彈防禦系統。
有專家分析稱,「金穹」系統將進一步加劇太空軍備競賽。這也許是特朗普的真正目的,即通過這一計劃推進俄羅斯、中國等國家被動參與到競賽中,也就是在特朗普宣布打造「金穹」系統後,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特朗普這一計劃企圖單方面強化戰略優勢,並將太空軍事化,挑起了軍備競賽,加劇了不信任,這將對國際安全造成嚴重後果。

軍事專家 王雲飛:
中俄定會反對美國「金穹」計劃,因其違背了美國率先提出且獲多國共識的太空非武器化、非軍事化承諾,將引發新一輪競爭,迫使他國推進導彈太空防禦計劃。中俄已積累一定技術基礎,未來數年可能在此領域邁出步伐。
在特朗普宣布「金穹計劃」之後,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加拿大正尋求投資特朗普提出的「金穹」導彈防禦系統發展規劃。隨後據美聯社報道,加拿大政府已與美國政府展開接觸,表示希望參與「金穹」計劃,並負擔「合理份額」。不過,特朗普對加拿大拋出的「橄欖枝」似乎並不感冒,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說,如果「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就可以免費享受「金穹」系統的保護。如果加拿大繼續保持獨立國家地位,將要為此支付610億美元。

軍事專家 曹衛東:
美國若推行「金穹」防禦計劃,加拿大因軍事安全與美緊密捆綁,恐感自身不安全,想要加入該體系尋求庇護。但美國開價高昂:要麼併入美國成第51州,要麼繳納610億美元。加拿大若想獲美保護,只能選擇交錢或成為附庸。
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雄心勃勃的「金穹」計劃就目前而言仍然只是一個展示項目,由於資金、裝備、技術的差距以及時間限制、包括國際社會的反對,「金穹」的未來仍然懸而未決,一方面美國希望建造一道盾牌來保護內部,另一方面,這道盾牌卻有可能成為加速軍備競賽和破壞全球穩定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