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北京大學教務部發布《進一步做好本科學業評價工作的通知》,將從設置容錯探索機制、增加等級制評定方式、完善課程考核反饋機制、深化學業多元評價等方面優化本科學生學業評價工作。通知中稱,為鼓勵學生更好地探索發展方向、發揮個人稟賦,不以單一標準評價學生學業能力,自在學年級為2025級的學生開始,學生學業情況將由成績單完整體現,在各類含有學業評價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績點。
通知中提到,為鼓勵學生勇於探索,開展跨學科學習、修讀挑戰性較強的課程,自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每學期第九周結束前,學生可在公共基礎課程(部分)和專業課程包以外的課程內選擇1門課,以「合格制(P/NP)」方式記載成績。成績合格可以取得該門課程學分。
北大還將在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增加等級制評定方式。通知稱,學校倡導各院系、課程團隊和任課教師根據學科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性質選擇合理的考核方式和成績記載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持續探索創新。各院系可以統一規定專業必修課程的成績記載方式。平行班課程應採用相對統一的評價方式和標準。任課教師應在教學管理系統的教學大綱中明確考核方式和成績記載方式,並公布在學生選課系統中。此外,等級製成績不換算成績點。
通知稱,從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學校不再設置指導性課程成績優秀率指標,任課教師可按照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公正評定成績。各院系應加強對平行班課程的統籌管理,建立相對統一的評價方式和標準。學校將定期向院系反饋課程的成績分布情況,院系應督促課程成績分布不合理的授課團隊和任課教師及時改進。
為鼓勵學生更好地探索發展方向、發揮個人稟賦,不以單一標準評價學生學業能力,自在學年級為2025級的學生開始,學生學業情況將由成績單完整體現,在各類含有學業評價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績點。各院系應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制定不同使用場景的學業評價辦法。對於在學年級為2023級和2024級的學生,各院系可繼續沿用原有評價方式;條件成熟的院系在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情況基礎上,可以提出相應銜接方案,保證平穩過渡。本年度推免資格申請和審核工作按原辦法進行。醫學部可根據醫學教育特點與實際情況做好優化學業評價相關工作。
北大表示,學校將以本次優化學業評價工作為契機,積極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變化,不斷探索更好的本科教育教學方式;各院系和教師應設計並開展更多項目式學習,推進成果導向的教學和實踐教學,拓展師生交流的形式,持續建設高挑戰度的榮譽課程和跨學科學習項目等,為學生成長成才創造更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