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9 7 月

釋永信·少林寺·《少林寺》

2025年7月26日,一則通報,讓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瞬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全網刷屏。

作為一名僧人,他涉及的問題令人咂舌,「挪用侵佔寺院資產」、「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育有私生子」等……

網上到處是釋永信的「精彩傳聞」和少林寺的段子。不過,對於釋永信徹底塌房,大家接受度卻非常高,彷彿早就看到了這一天,也等到了這一天。

他的驚天大瓜,都是些餿了的瓜,2011年、2013年、2015年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但每次釋永信都能「不辯自解」,化險為夷,似乎法力無邊。

不過,這次他是真的完蛋了。

據《央視新聞》消息,今天,中國佛教協會發布公告:堅決擁護和支持對釋永信的依法處理決定。根據有關規定,同意對釋永信(俗名:劉應成)的戒牒予以註銷。

戒牒是僧尼受戒的資格證明,上面記錄戒名、傳戒師、受戒地點等信息,必須通過「三壇大戒」儀式後簽發。註銷後,他就被逐出佛門了。

古代出家人還有度牒:官府頒發的僧尼合法證明,可免稅免役。辛亥革命後廢止,今天叫「宗教教職人員證」(要考的),作為普通僧尼備案憑證。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過的那些走街串巷騙錢的「和尚、尼姑」,是拿不出「宗教教職人員證」的,他們是假和尚、假尼姑。

但沒想到,佛門之中的大貪巨惡卻是釋永信這樣的真和尚。假和尚騙來的那仨瓜兩棗,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

釋永信,俗名劉應成,男,漢族,1965年9月6日出生,安徽潁上人,初中文化。

他的發跡,離不開少林寺。

而少林寺成立「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擴張成一個涉足房地產、文化、餐飲、藥品、服飾等領域的「商業帝國」,又離不開電影《少林寺》

這三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釋永信22歲成為了少林寺負責人(少林寺管委會主任)時,那時的少林寺破敗不堪,荒草叢生,香客極少。

這座古剎僅存一座斑駁的山門和塔林,簡陋破舊的僧舍,還有14位老僧(也有說8位),這就是少林寺全部固定資產。

釋永信在1981年來到少林寺出家,方丈是行正長老。

然後行正長老派他去了江西雲居山、安徽九華山、北京廣濟寺參學。1984年9月,他回少林寺受具足戒。

由於1982年上映的電影《少林寺》創下了觀影奇蹟,海內外影響巨大,令少林寺火出了天際。

釋永信恰好身逢其時,他的優勢就是年輕,行正長老也只能依靠他去「開發」少林寺。

1986年,少林寺成立拳法研究會,1987年成立少林武術隊(後來的武僧團),釋永信任隊長。

1987年8月,行正長老圓寂,但沒有傳位於釋永信。據2015年7月28日一位名叫「釋正義」舉報者向媒體公開的材料顯示,行正長老在圓寂前,也就是1987年5月,已建議將釋永信「遷單」(開除)。

原因是釋永信(右一)在1987年初陪方丈到北京看病時,方丈懷疑他偷了包里的人民幣和外匯,因為只有他有房間鑰匙。後來還發現釋永信夥同其弟弟劉應慶私下倒賣門票。

釋永信還勾結新來的小和尚圍攻老和尚,霸佔大殿。

少林寺將情況上報,1988年2月,中國佛教協會發公函給名譽方丈德禪法師,認為德禪法師在與主要執事商議後,有權將某僧人「遷單」。

1988年4月23日,德禪法師決定對釋永信作出「遷單」處理。

但由於舉報人提供的文件都是影印件,中國佛教協會公函說的是「某僧人」,兩位老方丈也早已去世。

所以,釋永信就一口咬定材料是假的,至於他當年是如何滑過去,並在1999年8月榮升為少林寺第30任方丈,這些二三十年前的謎團已經說不清楚了。

相關知情人大多已經去世,死無對證,要解開這些舊謎團,只能讓釋永信自己開口了。

少林寺最值錢的就是這塊匾額,拿商業術語來說就是商標,它的無形資產要遠遠遠遠大於有形資產。

當地也需要這塊金字招牌帶動經濟發展,所以,當釋永信註冊成立「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重修擴建少林寺時,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少林寺景區進行了大規模拆遷改造工作,總面積7萬平方米,遷移人員2.3萬人,交通等基建配套項目也不斷跟進。

曾經破敗不堪的古寺,煥然一新,成為了旅遊熱點。

釋永信1999年之後的身份:少林寺方丈+公司法人代表(CEO)

人們對少林寺的感情是建立在《少林寺》這部電影,以及武俠小說、影視劇里的那些蕩氣迴腸的故事上,少林弟子俠義正直,淡泊名利。

而肥頭大耳的釋永信怎麼看也不符合我們對少林寺方丈的「刻板印象」。

不過大家也能容忍這一切,畢竟,大家都希望少林寺好起來。

然而,少林寺的那家公司跟其它企業並不一樣,因為它最大財富就是名氣。

說到名氣,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少林寺》並不是在少林寺拍的。

《少林寺》!當年沒看三遍都不好意思跟小夥伴吹牛,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電影里的畫面就是少林寺。

其實當年少林寺是不具備拍攝條件的。據「色空」扮演者孫劍魁回憶說,他和劇組「第一次來到少林寺時,山上荒草有一米之高,根本就沒有路……」

在少林寺取景的只有山門和塔林。最主要拍攝地在浙江台州的天台國清寺,這是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也是日本天台宗的祖庭。

和尚們提水練功背景就是天台的石樑飛瀑。

大結局中的少林寺大雄寶殿就是國清寺的大雄寶殿。

國清寺原名為「天台寺」,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隋大業元年,隋煬帝親賜寺額,更名為國清寺。

國清寺山門一反常規,朝東而不朝南,大門也建得相當低調。

國清寺不收門票,在這裡,沒有人會拉著你買香、求籤、算命。

和尚還要自己種地、收割、曬穀子,因為「不勞動,不得食」,遠處是隋塔。

你要是想在這裡吃飯,一頓齋飯不會超過5元,一般是2元錢。寺內也不收香客功德錢,都是自給自足。

作為5A景區,當地是不是有點傻?

不過,浙江人在賺錢方面會傻嗎?就跟西湖當年決定免門票一樣,它拉動的是人氣,遊客多了,交通、賓館、餐飲等行業都會被帶動。

真正「傻」的是這幫和尚,國清寺對僧人管理很嚴格,就是粗茶淡飯,不蓄私財。

你既然決定脫離紅塵俗世,放棄七情六慾,又何必惦記俗世間最骯髒的東西–金錢。

國清寺方丈也可以搞個公司當CEO,但人家就算在台州也沒有幾個人知道他的名字,一心修行。

《少林寺》爆紅的時候,浙江也沒有宣傳這裡是主要拍攝地,為國清寺留了一份清靜。

而釋永信卻將少林寺名氣當成自己的私產,披著僧袍,四處斂財,甚至為了製造商業噱頭,公開了《易筋經》、《洗髓經》等少林經典,真假不知,但這難道不是對少林寺的玷污嗎?

他一邊對媒體說,要放下,放下,放下;一邊對女人說:要躺下、躺下、躺下。

這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佛門敗類,少林寺被這種人把持,真是悲哀。

有人說,在佛門和市場之間,釋永信迷失了自己。

事實上並非如此,別說佛門清規戒律,他連俗世的道德底線都沒有。

他以為自己已經跟少林寺綁在一起,跟少林寺的聲譽綁在一起,他就不能倒,就可以為非作歹。

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他躲得過初一,也躲不過十五。

或許不久之後,我們就能看到不穿袈裟改穿「黃馬甲」的釋永信,呃不,應當叫他劉應成,在小桌板上痛哭流涕的鏡頭。

釋永信對少林寺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但願少林寺能挺過這次劫難。

阿彌陀佛和恭喜發財的關係如何理順?將是中國各大寺廟景區必須解決一個課題。

否則,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釋永信。

唯物主義不相信迷信,但看了釋永信的下場,或許因果報應是真的存在的。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