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周一在斯德哥爾摩。
周二,中美兩國高層官員同意就延長8月中旬即將到期的脆弱貿易休戰期繼續討論,但尚未達成協議以阻止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可能爆發的破壞性貿易戰。
該聲明發布前,雙方在斯德哥爾摩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密集談判。這是今年特朗普總統將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三位數水平,北京立即採取強力反制,導致兩國間大部分貿易陷入停滯以來,兩國舉行的第三輪正式談判。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共同主持了美方談判。貝森特形容此次會談「具有建設性」,但強調最終是否延長關稅暫停期將由特朗普總統決定。
貝森特周二表示:「只有經特朗普總統確認,協議才算最終敲定。」他還表示,若特朗普批准暫停對華關稅,很可能仍是一個90天的暫緩期。
特朗普周二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他將在周三與高級顧問討論局勢,「要麼批准,要麼不批准」。他似乎在某個時刻暗示中美談判出現了某些未明確的障礙。特朗普說:「我當時心想,『又來了』,」隨後又說:「不過今天都解決了。」
受斯德哥爾摩會談消息影響,股市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投資者對美中之間貿易緊張局勢的再度升級表示擔憂。
此前的談判回合促成了貿易戰的暫時停火。中國放鬆了稀土出口限制,特朗普政府則取消了對美國產品技術出口的限制措施及擬議的簽證禁令。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45%降至30%,中國則對美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
中歐雙方周一在位於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瑞典首相辦公室進行了五個多小時的會晤。周二雙方再次談判約五個小時,期間以沙拉作為工作午餐。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作為中方代表出席了會談。
中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也積極評價本次會談富有建設性,並於會談結束後在斯德哥爾摩向記者指出,雙方均認識到維持穩定貿易關係的重要性。
李成鋼表示:「中美經貿團隊將保持密切溝通,及時就經貿問題交換意見,繼續推動雙邊經貿關係穩定健康發展。」
本次談判正值全球經濟進入至關重要的一周。特朗普政府正試圖在周五的最後期限前爭取讓數十個國家作出讓步,以重新實施此前於4月宣布的關稅措施,當時這些措施在宣布後暫停,某些情況下還進行了調整,旨在為貿易協議爭取時間並施加壓力。
特朗普政府近日宣布與美國多個主要貿易夥伴(包括歐盟和日本)達成初步貿易協議。根據協議,這些國家進口到美國的大部分商品將被徵收15%的關稅,尤其是汽車產品。同時,這些國家還承諾將在美國投資數千億美元。
然而在特朗普混亂的貿易政策中,最大的不確定性仍然在於中國這一美國最大進口來源國之一。在經歷了多輪加征關稅與反制措施的輪番博弈後,雙方於5月日內瓦會談及6月倫敦會談後相繼表示貿易摩擦將有所緩和。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在4月初特朗普宣布全面加征關稅後急劇升級。作為唯一立即採取反制措施的國家,中國對等實施了美方威脅加征的關稅。北京方面同時限制七種稀土元素的出口——這些戰略資源幾乎全部在中國境內加工提煉,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智能武器及其他高科技設備領域。
特朗普隨後通過逐步提高對中國產品的關稅來回應,直到兩國同意暫停這一措施。
當被要求列舉美方從中方獲得的讓步時,格里爾提到中國決定向美國企業發放稀土出口許可資質。
「他們之前封鎖了所有稀土磁鐵,現在已經恢復供應,」格里爾說。
格里爾還表示,如果休戰協議未能在8月12日前延長,部分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水平可能重新升至80%以上。但貝森特淡化了這種可能性。
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敦促中方遏制芬太尼流入美國,並對中國的俄羅斯和伊朗石油採購以及近期實施的出境禁令表示關切,這些禁令阻止了一些美國公民離開中國。
美國官員似乎對未來幾個月內舉行更具雄心的貿易談判持樂觀態度,其中包括今年可能舉行的特朗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會晤。但周一晚間,特朗普對有關他急於與中方領導人會面的報道予以反駁,指出是習近平邀請了他。
「我可能會去中國,但只會是在習近平主席的邀請下,而這一邀請已經發出,」特朗普在他的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的一條消息中說道。
美國政府官員已討論過特朗普在10月韓國舉行的亞洲和太平洋國家會議前訪問北京,或在另一場國際會議的間隙安排總統與習近平會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