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这几年真是倒霉事不断。疫情重击,最严禁酒令重击,前几天,有个养猪企业的“博士”老板,也想对餐饮业下狠手。
这个老板就是上市公司大北农的董事长邵根伙“博士”。
一
先说这些年,房地产、互联网、民间教育、风险投资……等等行业经历了暴风骤雨,经济下行,消费降级,商务宴请大幅减少,餐饮业赚不到钱,养猪业也不容易赚钱。人们在自己家吃饭,能吃多少猪肉?宴请才能多消费猪肉。
按理说,这种情况,应该采取的做法,就是放宽环境,让那些饱受重击的行业恢复正常,让商务活动活跃起来,让人们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如此,餐饮业才能再度赚钱,养猪业也能再度赚钱。
可是,不知道养猪行业的某些人怎么想的,他们竟然想的是:如果限制养猪行业的产能,猪肉价格不就上去了?大家不就能赚钱了?也许,这些人天天养猪,自己也快变成猪头了吧?
所以,7月23日,农业农村部搞了一个养猪行业的座谈会,大北农的董事长邵根伙在这个会上,发表了一通讲话,有的不良媒体竟然说,那是“深刻见解,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邵根伙说了啥呢?他说,应该限制单一企业年出栏量不超过3000万头。
邵根伙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呢?背后是有盘算的。
来看看几个大的养猪企业的销售数据吧。
2024年温氏股份上市肉猪3018.27万头,略超过3000万头,看起来受影响不大。
第一大养猪企业牧原又怎样呢?2024年,牧原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
而邵根伙的大北农呢?2024年生猪出栏量才640.5万头,其中控股公司出栏才359.47万头。
看到没有,邵根伙打着“行业健康发展”旗号提出的建议,其实就是让牧原的销售腰斩,来大幅提高猪肉价格,让他躺着赚利润。
牧原销售腰斩,留出来的缺口,行业第二优秀的温氏,能补上缺口吗?当然不能了。温氏已经达到了3000万头。所以,缺口只能让给大北农们。
竞争不过人家了,就用这种方法?
二
邵根伙不顾竞争对手的利益,这且不说了。
要说的是,他的建议,也严重损害我们普通人的利益,尤其是损害餐饮行业的利益。
大家想想,如果牧原每年少卖4000多万头猪,猪肉价格肯定得涨上天。
我们普通人,要掏更多钱买猪肉。
风雨飘摇中的餐饮业,在猪肉方面的成本将更加飙升。
需求端还没恢复,成本端又遭受重击,餐饮业还要不要活了?
我们普通人还要不要活了?
但是邵根伙可不管餐饮业的死活,他只管利用“行业健康发展”的大旗,让他自己躺赚利润。
餐饮业的人士,应该站出来,反对邵根伙,批驳邵根伙。
要知道,以前当其他行业连受重击时,你们是不站出来说话的,你们以为不会影响你们,结果,你们受到很大影响了吧?
现在邵根伙在生猪行业提这样的建议,你们还以为这只影响养猪企业吗?你们还不站出来说话吗?如果还不站出来说话,那你们还真的配得上你们所受的苦难。
三
当然了,邵根伙的建议,不一定会被管理部门全盘接受。但是,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当你试图用市场之外的办法去解决经济问题时,就会有一些人,打着冠冕堂皇的口号,为自己谋取私利。本来根据价格信号是配置资源是最优方案,现在,却成了假公济私的场所,成了各种非市场手段的角斗场。无论谁在这个角斗场胜出,都是对行业的沉重打击。
而且,经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当有形之手去干预行业,让邵根伙之类的人躺着赚钱,貌似解决了这个行业的“内卷”问题,可这会大幅提高另外的行业成本,让这些行业更加“内卷”,更加苦不堪言。
你解决了养猪行业的“内卷”,就会让餐饮行业更加“内卷”。餐饮行业的人没钱买衣服、买家具,就会让服装行业、家具行业更加“内卷”。总之,它会加剧连锁的、一系列的“内卷”。
治理“内卷”,真正的有效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宽环境,让人们搞钱更容易。人们搞钱更容易了,餐饮行业的“内卷”会消失,养猪行业的“内卷”会消失,许多许多行业的“内卷”都会消失。
打个比方,老百姓的收入就是水位。当水位下降了,你去反行业“内卷”,那必然是提起一个葫芦,导致更多葫芦下降。唯一正确的解决方式,只能是提高水位,如此才可以让所有葫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