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 11 月

中國僅存蔣介石題字 少一點藏玄機

  中國大陸有一座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的大型陵園「南嶽忠烈祠」,以紀念抗日戰爭國民黨第九戰區和第六戰區陣亡的276位高級軍官。「忠烈祠」匾額由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長蔣介石題寫,但外界發現「烈」字少了一點,從而引發各種解讀。

  南嶽忠烈祠1943年建成,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抗日烈土紀念陵園之一,按前低後高地形布局,依次為牌坊、七七紀念碑、紀念堂、紀念亭和享堂。

  享堂是其中最大的建築物,裡面供奉著「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在享堂的漢白玉拱門上方,懸掛著一方橫匾,上書「忠烈祠」三個鎦金大字,款署「蔣中正」(蔣介石),是由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長蔣介石親筆題寫。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據資料介紹,1943 年忠烈祠落成時,當時的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特請蔣介石「賜額」,蔣介石當即書就「忠烈祠」三字。

  後來有細心的遊客發現,「忠烈祠」匾額上「烈」字中的「歹」少了一點,甚至有人說這是蔣介石寫了個錯字。

  將介石在題字時為何將「烈」字少寫了一點?歷來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蔣介石有意少寫這一點,因為加一點即為「歹」字。他認為烈士為國捐軀,而歹徒是亡命之徒,怎能和烈士相提並論,所以就沒有寫這一點。

  第二種說法為,蔣介石題詞時的心情非常沉重,因為中國軍民抗日已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覺得這些陣亡將土大都太年輕,他們壯志未酬身先死,蔣介石甚感悲痛和遺憾,故將「烈」字少寫了一點,希望在以後的戰爭中,「烈士少一點,勝利快一點」。

  最後一種說法則是書法藝術的處理方式,多一點少一點,對內容並沒有影響。

  但多數書法愛好者認為,蔣介石的題字並無錯字。因為蔣介石自幼受過嚴格的書法訓練,其書法結體有度,章法嚴謹,以工整端嚴見長。但在題寫「忠烈祠」三字時,寫的是行書,在行書中,因連筆關係,「烈」字中的「歹」上撇變成了折筆上提,其中的一點自然就省略了。

  在中國歷史上,書聖王羲之就寫過一個相類似的字。另外,唐太宗李世民書寫的「晉祠銘」,以及唐代書法家李邕書寫的「雲麾將軍碑」上的「烈」字,也都沒有那一點。

中國僅存蔣介石題字  少一點藏玄機

「南嶽忠烈祠」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抗日烈土紀念陵園之一,「忠烈祠」匾額由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長蔣介石題寫。(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