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政府斥巨資,就關稅問題遊說特朗普。但大多數都空手而歸。」
8月9日,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刊文稱,今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全球各國紛紛「大撒幣」,花費數千萬美元僱傭遊說者,試圖讓特朗普「網開一面」,避免關稅衝擊。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傳統的遊說策略似乎影響甚微,這些支出並未取得任何成果。
報道稱,至少有30個國家僱傭了與特朗普有聯繫的遊說者,包括主要貿易夥伴如韓國、日本、加拿大、印度,以及較小的國家如波斯尼亞和厄瓜多。然而,僱傭遊說者並未發揮多大作用。7月3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確定了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具體稅率從10%至41%不等。
文章以加拿大和墨西哥為例:加拿大聯邦和各省政府大量僱傭遊說者,但該國仍遭受重創;但墨西哥另闢蹊徑,受益於總統辛鮑姆與特朗普的「私交」,免於最壞情景的出現。
「當前領導層似乎正顛覆傳統做事方式。這不僅僅是商業問題,還涉及外交,以及與其他國家的交往,」美印戰略夥伴論壇首席執行官穆克什·阿吉表示,「我認為,試圖施加影響的整箇舊模式似乎不再有效。」
多國「大撒幣」遊說,但獲益者寥寥
印度是首批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的國家之一,但現狀凄涼。
報道稱,今年4月,印度政府斥資180萬美元聘請特朗普前顧問傑森·米勒作為遊說者,但在過去兩周仍遭受特朗普的重擊。本周,特朗普宣布對印關稅將提升至50%。
據悉,早在去年美國大選前,華盛頓遊說界的大拿們就陸續接到了眾多來自世界各國政府的邀約。其中,美國知名公關公司、白宮辦公廳主任蘇珊·威爾斯前東家「水星公共事務」(Mercury
Public Affairs)自去年11月以來簽署了五個新外國政府,包括韓國、厄瓜多和利比亞。
最終,美國對韓國關稅設定為15%,以換取韓國在美國投資和降低貿易壁壘。但厄瓜多和利比亞的最新關稅稅率較4月份均有所上升。
據報道,在美國,有超兩大遊說和公共關係公司為日本政府服務。日本是首批達成貿易協議的主要貿易夥伴之一,特朗普政府將其關稅設定為15%,低於威脅的25%,但前提是日本需大舉投資美國。
此外,另據美國司法部文件,去年美國大選結束的第二天,特朗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進行了通話,而這得益於威爾斯和美國司法部長帕姆·邦迪的老東家巴拉德合夥公司(Ballard
Partners)從中撮合。
白宮辦公廳主任威爾斯和特朗普 美媒
BGR
Group是另一家與特朗普相關的遊說公司。自特朗普去年獲勝以來,該公司與六個新外國政府簽署合同,包括安哥拉、韓國和印度。印度從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向該公司支付了30萬美元。
Politico提到,幾個東南亞經濟體在美國同樣僱傭了大批遊說者,並取得更好的效果,其中多國獲得了比4月公布的初始關稅更低的稅率。但報道補充說,他們的勝利是相對的:這些國家的關稅稅率普遍高於世界大部分地區。換言之,遊說者可能成功幫助客戶避免最壞情況,但結果難以視為勝利。
美國司法部文件顯示,4月2日,特朗普宣布所謂「對等關稅」的同一天,美國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代表柬埔寨政府聯繫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幕僚長薩姆·穆洛普洛斯。該公司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發送了多條後續簡訊,以協調柬埔寨談判代表會議,並檢查關稅談判進展,並組織了國會會議。
最終,柬埔寨贏得了下降幅度最大的關稅稅率之一,從最初威脅的49%降至較低水平。
一名消息人士稱,越南代表4月份安排了超過兩打與美國政府官員的會議,最終取得了「溫和勝利」,其關稅稅率從46%降至20%。
報道稱,許多國家和遊說新人簽合同,僅僅是因為這些新人的人脈資源。
例如,巴基斯坦政府今年僱傭了七家新遊說公司,包括特朗普前保鏢基思·席勒和特朗普組織前合規主管喬治·索里亞爾。最終,巴基斯坦成功將稅率從29%降至19%。蓋亞那和日本等國家與美國新註冊的公關公司Continental
Strategy簽署合同。該公司由特朗普第一任期外交官卡洛斯·特魯希略和國務卿魯比奧的前高級助手阿爾貝托·馬丁內斯領導。
美國遊說和公關公司集中在華盛頓特區「K街」 美媒
加拿大對比墨西哥,特朗普更看重私交?
Politico稱,特朗普政府傾向於將關稅下降最顯著的國家,描繪為願意按照特朗普條件做出最大讓步的合作夥伴。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傳統的遊說策略似乎影響甚微,這些支出並未取得任何成果。
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經歷尤為突出。加拿大多省份大量僱傭遊說者,但仍遭受重創。墨西哥則不然,而是依賴總統辛鮑姆與特朗普的個人關係,並取得更好的效果。
報道稱,在面臨特朗普關稅威脅時,加拿大正準備選舉新總理,面臨聯邦領導真空。當時,加拿大10個省份中有5個在過去一年僱傭了遊說者,試圖說服特朗普政府「網開一面」。
美國司法部文件顯示,代表安大略省和阿爾伯塔省的國會遊說者,為加拿大省級官員安排了與十多名共和黨國會議員,以及俄克拉荷馬州州長凱文·斯蒂特的會議和通話。同時,還有遊說者代表薩斯喀徹溫和阿爾伯塔省,努力與路易斯安那州州長傑夫·蘭德里建立聯繫。
今年2月,加拿大各省省長和領地領導人的聯合會聘請了美國公關公司Checkmate Government
Relations,以協助安排前往華盛頓的貿易代表團。據悉,該公司由特朗普之子小特朗普的朋友切斯·麥克道爾領導。加拿大駐美使館還聘請了公共事務公司Signal
Group,針對性分析了解美國MAGA群體。
相比之下,墨西哥政府僅保留了美國普盈律師事務所,提供貿易問題的法律服務。
報道提到,因所謂芬太尼問題,墨西哥遭到特朗普政府更為尖銳的針對,但最終面臨更高關稅的卻是加拿大。加拿大關稅為35%,而墨西哥保持在25%。據一名墨西哥官員的描述,這似乎受益於特朗普與辛鮑姆之間的個人聯繫。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和特朗普 資料圖
綜上所述,一名美國共和黨遊說者建議,與特朗普取得進展需要轉變思維。「我認為一些國家的情況是,他們認為自己有權維持現狀。因此他們對任何人——即使是美國總統,建議改變這一點感到冒犯。」
此人以辛鮑姆的成功為例稱,與其採取對抗立場,「更好的方法是從以下角度看待:特朗普希望重新定義兩國間貿易關係,這是他的目標,你必須按照他的條件與他打交道。」
還有美國遊說界人士認為,首腦間通話,有助於直接向特朗普陳述立場。
「從我的角度來看,遊說特朗普的最佳方式是領導人與他面對面交流,」美國公關公司DGA
Group合伙人塔米·奧弗比表示,「特朗普似乎總是談論他與其他領導人的關係。因此,我們與那個國家的關係是否良好,取決於他是否覺得自己與那個國家的關係良好。他視自己為交易高手。」
不過,最近飽受特朗普欺壓的印度,有著不同看法。8日,印度經濟學家、新德里觀察家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米希爾·夏爾馬在彭博社發文稱,在印度人對高關稅耿耿於懷之際,他們還發現,美國總統似乎有意針對印度,而不敢欺負中國。
夏爾馬在文中指出,那些原本歡迎美國與中國打貿易戰的政策制定者,在看到美國迴避與中國對抗、轉而打擊印度時,態度發生了巨大轉變。中國被視為唯一能與特朗普抗衡的國家。
談及莫迪或將訪華的消息時,夏爾馬還稱,這一安排並不令人意外,「特朗普不敢欺凌的國家,或許也是唯一能為印度提供保護、使其免受特朗普打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