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驚濤拍岸。
周興和站在灘頭上,眺望著海天一色蒼茫無際的大海,陣陣海風吹來,他不禁想起佛家超度眾生的那句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是啊,何去何從,何去何從啊!小人的算計,承包的失敗,司法的不公,經濟的拮据,生活的艱難,讓周興和又一次走到人生的低谷。
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痛苦的思考,周興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些年來,不是寄人籬下替人打工,就是零敲碎打混碗飯吃,這樣搞下去,只能受制於人,只能食人殘羹,只能憋屈受氣,永遠不會有出頭之日——不行,必須要有自己的企業,必須要有屬於自己馳騁的一片天地!只有那樣才有可能跳出苦海,才可能會有出頭之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即使頭破血流,即使一敗塗地,要死也要死得其所,要死也要死得個明明白白!
「出頭的椽子先爛」,儘管這是古人對我們最真切的忠告,但而今已山窮水盡的周興和,當出頭的椽子也好,作先飛的鳥兒也罷,他只能勇往直前,再也不能左顧右盼、患得患失、貽誤機遇了!
可,要擁有自己的企業,就必須要有兩個前提:一是資金,二是產品。
周興和這時確是一無所有,但他卻擁有別人沒有的更大財富,那就是——信譽和韌性。1990年5月,周興和意外地從《中國專利報》上看到,這年6月將在北京舉辦中國專利博覽會的消息後,他與妻子劉鳳瓊從親戚朋友和銀行處借貸10萬塊錢,天南海北地考察起市場和產品來。
南國的晨霜。北方的暮雪。戈壁的風沙。東海的烈日。在一個多月時間裡,為節約經費,周興和與妻子,住最便宜的旅館,坐最便宜的硬座車廂,有時甚至是啃冷饅頭,喝著礦泉水,跑遍了國內10多個省20多個城市。儘管他在整個途程中收穫不大,但卻目睹了沿海改革開放新的氣象,吸收了不少創辦企業新的理念,這拓展了他的視野,打開了他的思路。而今,他來到東海邊上的一個城市,面對著浩瀚的大海,心生無限的感慨來。
他是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海邊。儘管他過去從書本上看見過關於海的描寫,在電影電視中看見過驚天的海浪,但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觸摸和見識大海,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大海的動感、力度、威嚴和雄奇。站在海邊,他才感受到凡夫俗子在廣博的大海面前無法掩飾的渺小,吸一口大海那充溢天地間亘古不變的浩然大氣,肅然面對自然界中生命的不竭活力,讓人不由萌生出生命需要接受鍛打、洗滌、凈化和提升的慾望來。
真的只有回頭才能找到歸宿之岸嗎?不,這湛藍浩大的海,不正是通向外邊世界最古老的航道,不正是打開探測未來的一扇神奇天窗么?海風撲面而來,周興和心胸豁然開朗——即使前面是無邊的苦海,也沒有什麼人、沒有什麼理由能阻止他嚮往彼岸的夢想或野心!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
如果我們今天從這個角度來審視和理解這個周興和,他無數次創業的苦難、無數次試驗的失敗,無數次官司的纏身,幾次生生死死、幾次與道不同的妻子分手,而矢志不渝無怨無悔,或許就和他這夢想或野心有關吧!
蜀相諸葛曰:「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銳兵精甲,不能御也!」
1990年6月,周興和與妻子在各地考察後,來到北京參加專利博覽會。毋庸諱言,周興和與妻子在這次考察中,他們在意識、觀念、習慣、素養等方面的差異,已經明顯暴露出來。在44天的考察時間裡,他們有30多天在鬧矛盾鬧糾紛,弄得兩人的心情都很糟糕。劉鳳瓊出於一個家庭主婦過日子的心理,為節約每一分錢,他拉著周興和,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最便宜的旅館,去找最便宜的飯菜,去尋最便宜的公交車;而周興和每到一個地方,則心急如焚如饑似渴地想利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考察項目。由於價值觀念與考察目的不同,兩人就難免不時發生分歧和摩擦。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在各自心裡生出隔閡來。
這樣的矛盾,終於在北京的專利博覽會上徹底爆發出來!
北京博覽會,真是別開生面熱鬧非凡,黃的白的黑的各種膚色的人摩肩接踵,各種發明專利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在會議現場,周興和親眼見到美國一家公司,花了4000萬元人民幣買走一項高科技專利後,在大發感慨受到啟發之餘,他也躍躍欲試起來。他根據自身的情況,在仔細查看和對比多項發明專利後,毅然決定花8萬元買下幾項實用建築材料的專利!
「你這幾項專利,我買了!」周興和分析和綜合了多種情況後,頗有幾分孤注一擲的勇氣將裝錢的皮包往工作台上一砸!
天哪,8萬元,這可不是一個小的數字呀!按當時的價格,這筆錢能買到1000克黃金了!那薄薄的幾十頁紙,就值8萬元?劉鳳瓊費解了、驚訝了,甚至著急了憤怒了,她斷然反對周興和花那麼大一筆錢來買那幾十張紙!
是呀,為了住一晚上少花兩塊錢的旅館,為了節約1塊錢的公共汽車費,她東摳西挪精打細算,而今周興和卻要花整整8萬塊錢去買幾十頁「廢紙」,這簡直是腦殼發昏,無疑就是要她的命啊!大庭廣眾之下,她與周興和發生了劇烈爭執,一個堅決要買,一個堅決反對,進而兩人還在那裡拉扯起來!現場的人不明就裡,都驚異地看起這對夫妻的熱鬧來。
「劉鳳瓊,你別在這裡吵鬧,我們到那邊去談。」周興和臉色鐵青,這段時間來他憋在心裡的怨氣總爆發了,他把妻子拉到旁邊一個人少的地方,決絕地對她說道,「我們出來時,一共帶了10萬塊錢,如果買了專利,還剩2036塊錢。這樣,你把36塊錢給我,把剩下的2000塊錢你帶回家去!」
「你、你到底想幹什麼?」劉鳳瓊也餘氣未消,他問。
「你回去後將已經修好的房屋出租,你和你女兒完全可以衣食無憂了。我呢,就帶上你說的廢紙,自己找個地方創業。3年後,我如果我沒賺到300萬,就不回來見你;這幾年,你也不要找我,我也不會和你聯繫的!」說完,周興和帶著36塊錢,一轉身頭也不回地就走了,留下眼淚汪汪的妻子愣在了那裡。
一個原本就窮困的農民,竟然花了8萬元買發明專利,這在當時確實十分罕見。周興和的舉動,在博覽會上引起了轟動。《中國專利報》和北京的幾家報紙都在頭版頭條以《四川農民周興和貸款8萬元買專利》為題做了專門報道,使周興和這個名字第一次在媒體上公開亮相,被世人所識。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遠在異鄉,舉目無親,身上只揣著幾十頁「廢紙」和36塊錢的周興和,從博覽會會場出來,該往哪裡去呢?(作者:舒德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