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左)和特朗普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會面。
「這次會談讓俄美兩國
在未來『達成協議』成為可能。」
作者:鄭敖天
當地時間8月15日下午2點58分,在經過約兩個半小時的閉門會談後,普京與特朗普共同現身記者會。兩人在談到這次「普特會」的成果時表示,會晤「具有建設性」「富有成果」,但未就俄羅斯與烏克蘭停火等問題達成任何協議。
「在達成協議之前,我們沒有協議。(There\’s no deal until there\’s a
deal.)」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說道。他還補充說,自己一會兒要給北約領導人和澤連斯基都打個電話。
·普京(左)與特朗普在會談期間握手。
特朗普的這句「車軲轆話」,讓許多西方媒體和網民摸不著頭腦。此次會晤究竟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此次『普特會』雖然沒有直接達成協議,但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破冰』。從美國為普京準備的高規格接待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正在試圖釋放『美國沒有把俄羅斯當成敵人』的信號。」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在接受環球人物記者採訪時表示。
會晤後,特朗普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台專訪時稱,他同普京的關係一直很好,稱讚普京「非常真誠」地想要「解決問題」,希望「達成協議」,並給兩人會晤「打滿分」。
「從某種角度來講,這次會談,讓俄美兩國在未來『達成協議』成為可能。」呂祥表示。
戰機迎接「給足面子」
此次「普特會」的會晤地點在阿拉斯加州首府安克雷奇的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
當地時間8月15日9點22分,特朗普乘「空軍一號」先行抵達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約半小時後,普京專機也在此地降落。10點08分普京與特朗普在基地見面。遠遠地看到普京迎面走來,特朗普先是鼓掌歡迎,隨後主動伸手,與普京緊緊相握。
·普京(左)和特朗普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會面。
有媒體報道稱,此次「普特會」,也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第一次來到阿拉斯加。為了此次會晤,美國空軍專門從4000多公里外的密蘇里州調來兩架B-2「幽靈」隱身戰略轟炸機,在阿拉斯加舉行飛行展示。當地駐軍還在迎接兩人的紅毯兩旁,擺上4架F-22「猛禽」隱身戰鬥機。
根據美國空軍的數據,B-2轟炸機的飛行成本高達15萬美元/小時。由於該戰機比較「嬌貴」,美軍只有在執行極為重大的戰略任務中,才能出動。由此可見,美國為「普特會」的「排場」,下足了血本。
值得注意的是,兩人會晤的地點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是美國阿拉斯加司令部和阿拉斯加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駐地,戰略意義重要,也與俄美關係有著深厚淵源。
·一架二戰期間蘇軍裝備的美製「空中眼鏡蛇」戰鬥機。
二戰期間,阿拉斯加是美國向蘇聯提供軍事援助的「阿拉斯加—西伯利亞航線」的起點。從1942年開始,美國從阿拉斯加向蘇聯運送數千架各型戰機,其中包括倍受蘇聯王牌飛行員喜愛的P-39「空中眼鏡蛇」戰鬥機,強有力地支援了蘇聯衛國戰爭。
在今天的安克雷奇,還有一座蘇軍公墓——理查森堡國家公墓,安葬著當年因為飛行事故或其他原因犧牲在美國的蘇聯飛行員。
·「普特會」期間,一架B-2隱身轟炸機和四架F-35隱身戰鬥機在空中進行飛行表演。
普京和特朗普握手擁抱後,在沒有翻譯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地走到台上合影,並坐上特朗普的總統專車「野獸」,前往談判地點。
·普京和特朗普乘坐「野獸」前往談判地點。(視頻截圖)
在閉門會談前的記者會上,兩人神態輕鬆。面對記者的密集提問,普京還略顯俏皮地擺出向記者「喊話」的姿勢。
·普京(左)在「普特會」期間俏皮地做出「喊話」手勢。
然而,雙方剛一見面時的輕鬆氛圍,很快被一場緊張的閉門談判所取代。
縮短的談判
在閉門談判開始前,俄羅斯代表團成員、俄總統對外經濟合作特別代表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在社交媒體發布一張據稱是「普特會」會場的照片。在會場中央的牌子上,用英文寫著
「追尋和平(Pursuing Peace)」四個字。
·俄方代表團成員發布的會場現場照片。
「此次『普特會』證明了俄美兩國的一項重要共識:那就是兩國都希望結束俄烏衝突。近一段時間,俄美兩國外交界都在推動兩國進行直接的高層外交接觸。所以此次會談本質上是兩國長期外交努力後水到渠成的結果。」一位匿名的俄羅斯問題專家在接受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採訪時表示。
然而此次會談的進展並未完全按照預期進行。在會談開始前,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稱,此次會晤可能持續6-7個小時。但事實上,普京和特朗普只進行了約2.5小時的閉門會談,並從原本的「一對一」會談變成「三對三」——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和總統助理烏沙科夫也出席了本次會談。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抵達安克雷奇時,穿著一件印有「蘇聯」的俄語首字母縮寫(CCCP)的白色針織衫。針織衫的設計師瓦爾拉科娃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該針織衫售價為10990盧布(約合人民幣982元)。她還認為,拉夫羅夫通過著裝,強調了俄羅斯的歷史延續。「他以此表明俄羅斯會像在蘇聯時代那樣,堅定捍衛自身立場。」
·拉夫羅夫身穿衛衣接受記者採訪。
在會談結束後,普京與特朗普舉行新聞發布會,但沒有接受記者提問。雖然特朗普在發布會上給本次會談打了「10分滿分」,但據外媒報道,在閉門會談後雙方取消了原定舉行的午餐會。特朗普乘機返回華盛頓,普京則在離開阿拉斯加前,拜謁安葬蘇軍飛行員的理查森堡國家公墓。
·普京拜謁安葬蘇軍飛行員的理查森堡國家公墓。
「在此次『普特會』前,特朗普曾以印度向俄羅斯購買石油為由,威脅向印度加征高達25%的『二級關稅』,使得美國對印度的關稅稅率可能高達50%。如果該政策得到實施,將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造成顯著影響,從而進一步衝擊俄羅斯經濟。同時,俄美在如何實現俄烏停火問題上也尚無共識。普京和特朗普在鏡頭面前看似輕鬆友好,但兩人在談判桌上想必是針鋒相對的。」呂祥表示。
此次阿拉斯加「普特會」,是特朗普第六次與普京進行面對面會談。2017年7月,兩人第一次在德國漢堡舉行的G20峰會上見面。約一年後,兩人在芬蘭赫爾辛基峰會上舉行了閉門會談和聯合記者會。兩人都曾公開宣稱與對方建立了「個人聯繫」。
·2017年,普京(左)與特朗普在德國漢堡舉行會談。
自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以來,特朗普對普京的公開態度歷經顯著變化。上任之初,他曾宣稱自己能夠快速實現俄烏停火,並一度宣稱將放寬對俄制裁政策。但從2025年4月開始,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態度日漸強硬,並威脅對俄羅斯經濟進一步施壓。
對於特朗普目前的對俄態度,呂祥認為從其在會談結束後的採訪中可見一斑:「在特朗普返回華盛頓途中,美媒播放了特朗普先前的一段訪談,其中他特彆強調,俄羅斯是排名世界第二的擁核大國。這證明他意識到,如果美國繼續在經濟和軍事上進一步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很可能導致兩國陷入『總攤牌』的局面,這不利於美國的國家利益。這可能是促使他與普京進行面對面接觸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沒能在會談中「出場」的歐盟與烏克蘭,如何看待「普特會」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會有下一場「普特會」嗎?
當地時間8月16日,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他將於8月18日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會面。他表示,在與特朗普進行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實質性」通話後,他決定支持特朗普提出的美、俄、烏三方舉行會晤的建議。
·2024年12月,特朗普(左)與澤連斯基在法國巴黎會面。
「從目前俄烏局勢來看,儘管獲得了來自西方國家的大量軍事援助,烏克蘭也難以在戰場上擊敗俄羅斯。而『普特會』證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外交孤立也在出現裂痕。在這種情況下,澤連斯基最終選擇接受美國提出的外交解決方案。」
上述匿名俄羅斯問題專家說。
在「普特會」舉行前,多個歐盟國家領導人曾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烏克蘭的和平之路不能在沒有烏克蘭的情況下決定」。8月13日,德國總理默茨在與澤連斯基會面時強調,歐洲和烏克蘭的安全利益必須在阿拉斯加峰會上得到尊重。
該匿名俄羅斯問題專家認為,從特朗普政府的角度看,俄烏衝突的長期化不利於美國的國家利益,而烏克蘭和歐盟又難以為實現俄烏停火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選擇拋棄原有的多邊談判機制,回歸冷戰時期的「大國外交」策略,直接與俄羅斯進行對話。
呂祥強調,在拜登政府期間,美國曾積極推動歐洲國家捲入俄烏衝突。但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在俄烏問題上卻更傾向於直接與俄羅斯進行對話。這讓歐洲國家深感自己的安全利益訴求被美國忽視。但同時,從客觀上講,如果「普特會」能夠促使俄烏兩國回到談判桌上,從而為俄烏停火提供新的機遇,那麼對歐洲也是一個利好消息。
在「普特會」結束後,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在社交媒體上讚揚俄美會談,並強調俄烏衝突只能通過談判解決。該匿名俄羅斯問題專家表示,俄美談判的順利舉行,可能會鼓勵包括匈牙利在內的一些歐洲國家與俄羅斯進行接觸。
·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
「在此次『普特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普京表示希望在莫斯科與特朗普再見。從目前來看,『普特會』體現的更多是象徵性意義,實質性部長級的談判應會在未來幾個月內陸續舉行。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我們很可能會看到普京和特朗普的第二次會面。」呂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