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搭救南三段2长者山友和8岁男童。(消防署特种搜救队提供)
〔记者陈凤丽/南投报导〕70岁山友带8岁孙子,和63岁女山友攀登丹大东郡横断(南三段),遇上杨柳台风受困,帐篷受损渗水3人受寒失温,大人失温送医不治,男童存活,登山女杰江秀真表示,若3人当时有失温危急情况,除打电话求救,最好能抱在一起取暖。
台湾福尔摩莎山域教育推广协会创办人江秀真表示,登山风险管理最重要,一切以「安全」为第一考量,据报导失温的2名山友都是登山好手,8岁男童也登过60岳,登山经验丰富,但很可能过去都未曾遇过危急状况,轻忽天气变化,未能做好风险评估,南三段少有山屋,都要靠搭帐篷休息,台风带来的风寒效应、会吹破帐篷渗水…都可能造成失温,因此建议山友,山永远都在,一旦有台风气象预报,最好能取消登山活动,等天气好再规划上山。
江秀真说,海拔上升1000公尺,不考虑强风的风寒效应下,气温下降6度到6.5度,山上是低温、低氧、低气压的「三低」环境,又强风加下雨又湿又冷,很快就会失温,若当时3人能紧紧环抱互相取暖,或许能保住性命。
江秀真表示,再有登山经验的山友,长程纵走仍要有完善的登山计划,设想身体状况和装备、气候的变化,做好准备,万一天气不好或有台风豪雨等气象预报,最好就取消,台风变动大,山上的天气更是难测,有时再精良的装备,没有好的处置也救不了自己。
江秀真说,登山是综合性身心理的学习,不能只靠土法炼钢式的登山经验累积,需不断加入新的知识和风险管理,8岁男童打「112」求救,这是近几年各学校推广登山教育时,一再灌输打「112」求救和求生「333原则」,这不只小朋友要学,大人也需要牢记。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