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華強北街頭出現一群脖掛二維碼、兼職「送外賣」的孩子,他們穿梭寫字樓間,為騎手完成「最後一百米」配送。這一現象迅速走紅網路,引發公眾在安全隱患、童工與暑期託管等問題上的激烈討論,最終被當地政府叫停。
今年暑假期間深圳華強北街頭出現一群脖掛二維碼、兼職「送外賣」的孩子,他們幫助騎手配送完「最後100米」圖像來源: Johannes
Neudecker/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暑假期間,深圳華強北出現了大群「小孩哥姐」帶送外賣的現象。騎著電動車的外賣員還沒把車停穩,一群十歲左右,脖子上掛著掃款二維碼的孩子已經沖了上來,將其團團圍住,熱情詢問外賣騎手需不需要「代送」服務,並高喊著「選我選我!」
騎手從這群小孩中選中一個,告訴完送餐地址,把要送的餐遞到小孩手上,然後掃碼支付「跑腿費」,通常為1到2元。小孩隨後便拿著外賣衝進大樓里去。外賣小孩哥在樓內靈活穿梭,幾分鐘將外賣單送完後很快又折回樓下,等待下一個快遞騎手的到來。幫助送外賣的孩子有的甚至不到10歲。中國數家媒體注意到這一現象並進行了報道。
騎著電動車的外賣員還沒把車停穩,一群十歲左右,脖子上掛著掃款二維碼的孩子已經沖了上來,將其團團圍住,熱情詢問外賣騎手需不需要「代送」服務,並高喊著「選我選我!」圖像來源:
@waimaoshanglaojia/Weibo 騎手僱傭小孩跑完配送「最後一百米」
《極目新聞》記者探訪該地後發現,這一現象興起的原因是因為深圳華強北這一帶地形複雜,密布著「寫字樓群」,有些大廈內部結構複雜而進入之後更是有如迷宮。騎手在這「最後一段送餐路程」上往往需要耗費較多時間,而如果因為迷路而導致送餐超時,就會導致被罰錢。而附近「熟悉地形」的孩子則「接手」了這最後一百米,幫助騎手將餐食送給客戶。
《深圳晚報》記者報道稱,除了「獨立作戰」的小孩外,有的地方甚至組成了代送小分隊,這些小孩結伴行動,分工明確。有的負責喊「代送」引起快遞員注意,有的負責記地址核對訂單,並按樓棟分類,有的負責收款做統計。
這一現象被網友拍攝成視頻上傳到網上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並很快在抖音、微博上走紅。
幫助送外賣的孩子有的甚至不到10歲圖像來源: @GuangdongTV/Weibo
安全隱患與童工質疑
此事很快引起熱議。有網友對此表示理解和贊成,認為孩子利用暑假通過「接活兒」鍛煉了與人打交道的能力,賺取零花錢的同時還能體會賺錢不易。有家長評論稱「比在家裡躺著玩手機強。」
但也有市民對此做法提出質疑,首先,大群孩子聚集在路口,看到外賣員來一哄而上「搶單」本身就存在很大交通隱患。再加上孩子送餐時頻繁在各大廈間出入,如果點餐者時別有用心的陌生人,小孩安全如何保障?有網友在微博視頻下方評論「這下好了,壞人都不用出門了,只要點個餐等孩子送上門就行了。」
還有網友質疑這是否屬於「僱傭童工」。《網易新聞》引述律師觀點指出「學生代送本質上屬於與外賣小哥建立的按次勞務關係,由於缺乏合法的組織實施者,這種行為可能演變為外賣小哥非法使用童工[…]若發生危險事故,還需承擔更嚴重的法律責任。」
孩子送餐時頻繁在各大廈間出入,如果點餐者時別有用心的陌生人,安全如何保障?圖像來源:
@xinlangcaijing/Weibo
收到「小孩哥姐」送餐的客人則對可能出現的「權責不明」表示擔憂,這些孩子不屬於外賣平台監管範圍,如果餐食出現未送達,或者撒漏等現象,該由誰來負責?《南華早報》亦關注到這一現象並引述一位商戶的話「鍛煉孩子時好事,但如果出了事,算誰的?」
中國更多媒體還將關注點放在「暑假帶娃難」的問題上。認為「暑期託管難」問題除顯示家庭教育缺失外,也凸顯了社會支持體系的不足,並發出建立多元化文化場所的呼籲,以給予孩子更多社會實踐的可能性。
此事經媒體報道後,深圳華強北街道辦事處向全體商戶和物業公司發布了《關於不要讓孩子參與代送外賣活動的通知》,稱「街道已約談相關外賣平台,禁止讓孩子代送外賣。」並表示,社區組織了活動和興趣班,免費向轄區居民、商戶開放,以豐富孩子暑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