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普京周五在阿拉斯加舉行的峰會,未能就結束俄烏戰爭達成任何協議,但雙方皆形容談判「富有成效」。會中詳情還在慢慢向外界散布,但歐洲和烏克蘭方面已預感到局勢正在加速發展,烏克蘭和歐洲的命運處於關鍵時刻。
លោកដូណាល់ត្រាំ លើកសំណើស្តីពីការធានាសន្តិសុខឲ្យអ៊ុយក្រែន
ដែលស្រដៀងគ្នានឹងការធានារបស់អូតង់ © RFI
阿拉斯加峰會落幕後,烏克蘭進入新的外交談判關鍵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在周一到華府與特朗普會面,多位歐洲領導人也受邀出席會談。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六表示,他和普京已經「確認」不「停火」,而是希望通過談判達成結束戰爭的「和平協議」。這令歐洲和國際輿論吃驚,因為正是特朗普在競選和當選總統後大力呼籲俄烏「停火」的第一人。
2月28日白宮還因此上演了圍攻澤連斯基的一幕,特朗普和萬斯指責澤連斯基手裡沒牌就是為了給烏克蘭同意「停火」而施加的壓力。之後,澤連斯基為了緩和與特朗普的關係,而書面保證願意停火一個月,但最後不同意停火的是俄羅斯,而且加大對烏克蘭的攻擊。這也成為特朗普之後要對普京實施制裁的原因。
在阿拉斯加峰會上,不知普京施展了何種魔術讓特朗普變了主意,是因為特朗普根本不懂俄烏戰場局勢?是特朗普骨子裡親俄?還是不懂「停火」與「和平協議」的區別?
峰會後,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發文說,「大家一致認為,結束俄烏之間這場可怕戰爭的最佳方法,是直接達成和平協議,這將徹底結束戰爭,而不是僅僅是達成停火協議,因為停火協議往往難以持久。」
峰會後,普京特意對外聲稱:雙方就烏克蘭達成了一項「共識」(understanding),並警告歐洲「不要破壞初步進展」。
不知美俄的這項「共識」是否就是不再要求「停火」?目前戰場處於上風的俄軍可以繼續攻打烏克蘭,而且不會受到美國的制裁,所謂的「二次制裁」也隨風而去了。
棄「停火」,改要「和平協議」,是特朗普在國際社會關注下對重大決策的新一次出爾反爾的「橫跳」。實際上,要停止俄烏戰爭,是既需要「停火」,也需要達成「和平協議」的。「停火」是必須的必要條件,「和平協議」則是應該爭取的可能的理想目標。「停火」在先,「和平協議」在後,然後還有執行問題。
值得注意的還有:峰會後,特朗普在訪談中多次強調,推動協議的責任已落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身上。他直言:「現在真的要靠澤連斯基總統來完成。」特朗普甚至透露,正籌劃安排澤連斯基與普京的會晤,還有他參加。
據CNN報導,特朗普告訴歐洲領導人,如果周一(8月18日)與澤連斯基在橢圓形辦公室的會談進展順利,他將著手安排三邊會晤。他希望在周五(8月22日)之前安排他與澤連斯基和普京的三邊峰會,但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什麼?
據歐洲官員透露,普京在會上要求烏克蘭放棄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Donbas)地區。作為交換,俄羅斯願意凍結其在烏克蘭其它地區(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的現有戰線,並承諾不再襲擊烏克蘭或其它歐洲國家。普京同時要求烏克蘭減少軍事規模,放棄加入北約,成為一個中立國家。
同意普京的以上要求,就是特朗普所說的舉辦俄烏美三方談判的前提條件嗎?特朗普周六表示,他現在希望達成一項迅速、全面的和平協議。
在與特朗普周一會面前,澤連斯基於周六(8月16日)概述了實現「真正和平」的堅定條件。他說:「立場是明確的。必須實現真正的和平,持久的和平,而不僅僅是俄羅斯入侵的又一次暫停。」
澤連斯基表示:「殺戮必須儘快停止,戰場、空中以及針對我們港口基礎設施的炮火必須停止。所有烏克蘭戰俘和平民必須被釋放,必須歸還被俄羅斯綁架的兒童。」
戰場情況並不平靜,烏克蘭空軍表示,俄羅斯在周五深夜至周六持續對烏克蘭發動襲擊,發射了一枚彈道導彈並出動85架「見證者」(Shahed)無人機,其中61架被擊落。蘇梅、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頓涅茨克和切爾尼戈夫等前線地區遭到攻擊。
烏克蘭軍方周六(8月16日)表示,他們在北部蘇梅州(Sumy)部分前線將俄軍擊退約2公里(1.2英里)。
澤連斯基周六在聲明中說:「我們預期,在接下來的幾天,俄軍可能會加大對烏克蘭陣地的壓力和攻擊,以為談判創造更有利的政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