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四川成都,侯女士向《正在新聞》反映,2024年6月21日她通過同程旅行APP以634元購買一張長龍航空的機票,計劃於6月26日從襄陽飛往成都。
侯女士機票支付界面顯示,收款商戶為「蘇州程會玩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由同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該公司。
因家中有急事,她於次日在APP申請退票。在侯女士未提交任何病歷的情況下,有人擅自偽造病歷、身份證,提交給長龍航空騙取航司634元全額退款。同程旅行APP以扣除手續費為由,僅退回侯女士280元(四折)。
買機票退票,被人偽造身份證、病歷,警方立案
2024年12月初,侯女士在社交平台看到,有人使用「假病歷」騙航空公司機票全額退款,被警方調查,她想到自身遭遇,聯繫長龍航空。
客服查詢後表示,侯女士6月份機票退款原因是「病退」所以全額退還644元(含稅)。
客服提供的「病退材料」顯示,侯女士6月16日至26日因患有支原體肺炎、低鉀血症,在襄陽市中心醫院治療,並蓋有醫院公章。
此外,「病退材料」中身份證也是偽造,「不僅病例是假的,身份證也是假的,照片、住址都不是我本人。」
侯女士將「假病歷」情況反饋給襄陽市中心醫院醫務部,經調查,醫務部發現,6月16日至26日侯女士在醫院沒有就診記錄、挂號信息,院方從未開具相關病歷證明。
2025年5月10日,侯女士在戶籍地成都市東安派出所報案,警方以「盜用公民信息」為由行政立案,「他們說,案情複雜,可能過了行政處罰追溯期。」
8月19日,成都市東安派出所辦案民警告訴《正在新聞》案件還在處理中。
平台稱「票代」違規操作,層層轉包
侯女士也曾向同程旅行APP投訴。
對方承認問題,但將責任推給「第三方票代」,「他們說,是票代違規操作,但拒絕透露票代具體是哪家公司。」
侯女士投訴至12345市民熱線,文旅部門介入調查,並告訴她,同程APP將訂單交予北京天益游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該公司又違規轉給下游另一家票代公司操作。後者偽造了病歷材料,「同程始終沒給我說過這些信息。」
8月15日,北京天益游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正在新聞》稱,他們是同程旅行合作方,對於偽造病歷及身份證信息一事不知情,需要反饋領導。
侯女士要求對相關責任人追責,並且同程旅行APP公布涉事票代、終止合作、完善審核等,同程旅行表示可「退一賠三」。侯女士不接受,同程旅行APP將剩餘票款354元差價退還。對虛假病歷來源、票代追責、流程整改等問題未給出詳細答覆,也沒有正式道歉。
針對此事,8月19日,同程旅行APP公關部門告訴《正在新聞》:同程旅行在收到用戶反饋後,第一時間啟動對供應商的調查。
用戶在我司預定後,出票商因出現臨時出票問題,為保障用戶行程向其他平台採購。後續用戶正常退票後,其他平台供應商未經用戶同意,進行病退操作。這種行為已經嚴格違反了同程旅行的相關規定,平台必將嚴肅處理。
目前同程旅行APP已向用戶提供訂單退一賠三補償方案,並對出票商進行處罰並解約,「針對用戶反饋的虛假資料等問題,如用戶需要,我們會為她提供各方面的協助。」
偽造病歷退票成行業「潛規則」,律師提示風險
《正在新聞》在黑貓投訴平台檢索「同程偽造」、「同程虛假」等關鍵詞後顯示,截至2025年8月18日,相關投訴信息分別有115條和2845條。
不只是在同程旅行APP,此前媒體報道,飛豬APP第三方供應商,冒用消費者身份、偽造病歷騙取航司退票費,消費者被誤當詐騙犯罪嫌疑人,平台已清退違規供應商,並賠償消費者損失。
攜程APP也曾有代退中介偽造病歷證明、申請全額退票。平台、航司有責任審核病退材料真實性,審核機制的缺陷,客觀上為黑產提供便利。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律師付建認為,票代公司偽造醫院病歷及居民身份證複印件,涉嫌觸犯《刑法》偽造、變造、買賣身份證件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票代公司以虛假病歷騙取長龍航空全額退款,構成欺詐,航司可主張撤銷退款協議並追償損失。
同程作為平台方,對合作票代資質審核、操作監管存在重大疏漏,違反《電子商務法》未對票代經營資質進行核驗,未阻止違規轉包行為(訂單經兩層票代轉包)。
三方責任劃分中,同程需承擔民事賠償與行政罰款,涉事票代則面臨刑事責任,長龍航空負有審核失職責任。
侯女士在本事件中還觀察到,社交媒體有很多「代辦病退」廣告,聲稱可幫旅客「無損退機票款」。侯女士提醒網友注意甄別,謹防上當受騙,「這些很可能就是通過偽造病歷詐騙航空公司的灰色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