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8 月

入籍更難!美國提高「道德品質」門檻 申請流程曝光

《華盛頓郵報》8月19日報道,美國公民及移民局(USCIS)在本月15日發布了一份新備忘錄,要求移民官員在審查入籍申請時採取更嚴格、更全面的方式,重點考察申請人是否具備所謂的「良好品德」(good
moral
character)。這意味著未來的入籍審查不再僅僅依賴申請人是否有犯罪記錄,而是要綜合評估其整體行為、社會表現和積極特質。

入籍更難!美國提高「道德品質」門檻 申請流程曝光

根據備忘錄的內容,移民官需要逐案審查,而不是簡單地按照統一標準處理。「良好品德」的概念被賦予了更大的伸縮空間,申請人不僅要證明自己沒有不良行為,還要體現「正面特質」,例如照顧家庭、有責任感、與美國保持緊密聯繫、取得教育成就,或長期參與社區活動等。

多位專家對這一變化提出警告。楊百翰大學副教授簡·羅培茲(Jane
Lopez)指出,這份備忘錄在形式上與過去的政策並無本質不同,但它強調了移民官員在模糊概念上的主觀解釋權。這意味著申請人必須面對更高的不確定性,因為所謂的「正面特質」難以明確界定。羅培茲直言:「這份備忘錄將使非公民更難取得合法身份,因為他們不僅要證明自己沒有不良記錄,還得展現難以量化的正面特質。」

事實上,自1790年《歸化法案》頒布以來,「良好品德」一直是入籍的必要條件。不過,以往的要求大多局限在「不得有犯罪或嚴重不當行為」的層面,如今
USCIS
卻進一步擴大解釋,將其提升到「必須展現積極貢獻」的高度。換句話說,光是守法已經不夠,移民還必須拿出證據,說明自己在教育、社區、家庭責任甚至財務管理等方面對美國社會有正面作用。

對此,USCIS 發言人馬修·特拉格瑟(Matthew J.
Tragesser)強調,國籍不只是授予「沒有做錯事的人」,而應該留給那些展現卓越品質、能夠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人。他直言,美國國籍應當授予「全世界最優秀的人」(the
world』s best of the best)。

輿論普遍認為,這份新規體現了川普政府進一步收緊合法移民通道的意圖。由於「良好品德」的標準模糊,移民官員在實際操作中擁有更大裁量權,許多原本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能因為難以證明自己「足夠優秀」而被拒絕。對於廣大移民群體來說,未來的入籍之路無疑將更加艱難和不可預測。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