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8 月

中國人驚呼「強制社保」要來了!人們擔心什麼?

中國最高法8月初的一項勞動爭議釋法裁定引發了對於「強制社保」即將到來的驚呼,民眾擔心該政策會讓人們的收入和就業前景更加暗淡,給民生和整體經濟帶來衝擊。

中國人驚呼「強制社保」要來了!人們擔心什麼?

強制社保對低迷的就業市場不是一個好消息圖像來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最高法院8月1日發布《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針對社會保險糾紛等問題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將於9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十九條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或者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承諾無需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人民法院應認定該約定或承諾無效。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根據勞動合同法請求解除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這一規定被許多人解讀為「強制社保」,在社交媒體的引發熱烈討論乃至一定程度的恐慌。人們擔心該判決進一步損害小公司和打工者的利益,並將導致裁員和企業倒閉潮。

綜合近期媒體報道,一些受訪的小型企業老闆已表示打算裁員或通過外包僱工的方式以規避社保成本。

靈活就業者也要繳納社保?圖像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兜底保障」效果如何?

中國社保體系為「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與住房公積金。前三項為勞資雙方按比例分擔,後兩項由資方繳納。雖然按照現有的法律,繳納社保原本就具有強制性,但迄今為止未得到嚴格執行。

在中國,不繳或少繳社保的情況一直普遍存在。很多僱主和僱員之間私下商定不繳社保,僱員的到手收入就能高一點。另一些企業主只為員工按照最低標準而非實際工資繳納養老金。由於對前景不看好或為減輕負擔,所謂「社保退繳潮」現象十多年前就已顯現。新冠疫情期間及之後,隨著中國經濟形勢惡化,退出社保的現象進一步加劇。

據《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24》,2024年,在社保繳納基數上完全合規的企業只佔到了28.4%。約七成企業都存在不繳或少繳的情況,其中又以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主,它們在市場主體中的佔比極高。

這導致社保和養老金賬戶虧空擴大。據中國財政部2022年公布的信息,2021年中國基本養老金缺口達到7000億元人民幣。根據保險行業協會近期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研究報告,這一缺口在未來十年將達到8萬億-10萬億。

  中小微企業首當其衝

最高法院稱,此次新做出的裁決旨在加強公民的社會保障等基本權利,分散了用人單位的用工風險,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隨著中國老齡化和少子化趨勢加劇,社保的給付壓力正在逐年遞增。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9年做出的預測,城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可能在2035年耗盡,而到了2050年,幾乎一個繳費者需要贍養一個離退休者。中國政府的目標是,保持每年參保人數增加2000萬以上,從而緩解養老金支付壓力。

質疑聲則認為,強制社保不僅將減少勞動者的實際收入,還會加重企業的生存負擔,導致企業縮減招聘人數和待遇,加劇就業困難,給經濟雪上加霜。

彭博社援引法國新業銀行的估算,社保規定如實行將尤其威脅到中小型企業,勞動者和僱主由此增加的成本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
1%。中小微企業是中國就業市場的主體,據2022年《人民日報》的文章數據,中小微企業吸納了80%的企業就業人口。

  社保費率高過德國

而中國的社保佔個人收入的比例相對高。金融時報中文網經濟主編、財經媒體人徐瑾撰文指出,企業如果全部繳納社保,比例約佔稅前工資的30%至40%;個人繳費比例約10.5%至22.5%。企業和個人社保費率合計最低也是40%,最高可以超過60%,比例遠遠超過已開發國家;高福利的德國其比例大約為35%。

尤其是,社保繳納下限有可能比實際薪資還高。比如上海,社保必須按照「社保基數」人民幣7384元繳納。企業和個人合併大約需繳納2673元至2799元,可能比最低薪資2740元還要高。

因此,強制社保對小本經營者的衝擊可謂立竿見影。日前社交媒體流傳的據稱為上海一家小吃鋪貼出的招聘廣告顯示,店主稱因無力繳納社保,只招退休年齡的店員。

面對持續不減的輿情討論,《人民日報》上周發表評論,為社保的新司法解釋辯護稱,要避免「對政策的誤讀、對公眾的誤導」。文章承認,擴大社保覆蓋範圍,增強社保繳納剛性約束,確實會給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但強調社保為個人提供了醫療、養老、失業等「兜底保障」,居民的預防性儲蓄需求會下降,轉而將更多收入用於消費。「社保的保障水平越高,消費撬動作用則越強」。

政府希望提高社保水平以拉動消費圖像來源: Jade Gao/AFP 保障制度的基礎不公

減少儲蓄、拉動消費是政府推出新政策的考量之一。但其不合理性的另一個背景是,當下中國社保制度本身已存在嚴重不公。城鄉居民之間、體制內外的養老金、社保福利差別巨大。

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數字,2024年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5.34億人中,在職參保職工3.87億人,離退休人員1.47億人,撫養比為2.63:1,而這個數據在2010年還是3.16:1。

財經作家徐瑾認為,任何養老問題,本質都是要解決公平與效率問題。中國當下更應該考慮降低社保費率,暫停養老金上漲。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魯全也在接受《知識分子》採訪時表示,一方面要擴大社會保險制度的覆蓋面,同時需要顧及到中小微企業的財務可持續性。從長期來看,解決之道在於逐步降低社保費率。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