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彙報》文章稱,受特朗普關稅大棒的影響,印度可能正在重新審視同北京的關係。《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政治對經濟的干預日益明顯,令人不禁想起了共產黨治下的中國。
新蘇黎世報:白宮裡的馬克思主義者圖像來源: Al Drago/Pool/CNP/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彙報》發表的一篇時事分析寫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印度實施高額關稅的初衷,想必不會是為了促進中印友誼,但卻的確起到了這樣的效果。這篇題為《特朗普要把印度推向中國懷抱嗎?》的文章的寫道:
「美印雙方就關稅問題發生爭執後,北京顯然認為讓印度偏離美國軌道的時機到了。周一同印度外長舉行會談後,中國外長王毅表示,中印關係已經出現了重返合作的積極勢頭。中國外交部也在周二發表了類似的聲明。王毅表示,中印雙方應當『樹立正確的戰略認知,應將彼此視為夥伴而不是對手』。印度外長蘇傑生也在會談開始時表示,印度追求『公平、平衡和多極化的世界秩序,其中也包括一個多極化的亞洲』。蘇傑生強調,當前局勢下,維護和加強世界經濟的穩定至關重要。
上述表態顯然也是說給華盛頓聽的。前不久,特朗普總統決定對印度產品徵收50%的關稅,而其中的25%是對印度進口俄羅斯原油的『懲罰』。特朗普的決定出乎各方預料,因為多年來,美國一直在刻意拉攏印度。就在今年春季,特朗普還曾邀請其『忠實朋友』莫迪作為首位外國領導人之一到訪白宮。在華盛頓一直存在著一個跨黨派的共識,即印度是亞洲抗衡中國的重要力量。然而,特朗普關稅大棒的猛烈打擊下,印度不得不開始尋求新的貿易夥伴。印度政治學者潘特(Harsh
Pant)對《法蘭克福彙報》表示,特朗普的所作所為顯然加快了中印相互靠攏的速度。
法蘭克福彙報:特朗普要把印度推向中國懷抱嗎?圖像來源: @DrSJaishankar X/ANI Photo
此次為期兩天的印度之行中,王毅還有一個具體目標: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
舉行會談。多瓦爾是印方負責中印邊界談判事宜的代表。2020年發生邊界衝突後,中印雙方都向邊境地區集結了軍隊。此後雙邊關係陷入了歷時數年的冰凍期,印方下架了本國應用商店中的中國軟體,雙邊交流也幾乎全面中止。直到去年的喀山金磚峰會期間,莫迪才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恢復了對話。而此次中印首腦會晤之後,雙方還就減少邊境駐軍達成了共識。」
2020年發生邊界衝突後,中印雙方都向邊境地區集結了軍隊圖像來源: MONEY SHARMA/AFP/Getty Images
《法蘭克福彙報》的報道稱,中印關係中,近來確實出現了一系列緩解跡象:雙方同意恢復一度中斷的直航航班,印方重新向中國公民發放旅遊簽證,而中方也開始允許印度信徒前往西藏朝聖。此次,王毅訪印期間,印方也再次證實了印度總理莫迪將於月底訪華的消息:
「在印度國內,確實存在要求同中國建立緊密關係的呼聲。前印度駐華大使高克萊(Vijay
Gokhale)在《印度時報》撰文寫道,在一系列危機和印美關係惡化的大背景下,『過去五年以來,中國從沒有被如此看好』。不過,大多數專家都對中印結成長期盟友的前景表示懷疑。新德里政治學者潘特對《法蘭克福彙報》表示:『中印關係中的各項挑戰依然存在。』而在地區層面,印中之間的利益衝突也依然明顯:中國不斷在南亞和印度洋擴展影響力,並在繼續支持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因此潘特相信,印度不會因為特朗普而一夜之間就變成『中國最好的朋友』。」
白宮裡的馬克思主義者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在美國,本應「無形」的市場之手,即供求關係的自我調節,如今卻變得越來越「有形」。一種介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計劃經濟模式正在快速擴張。這篇題為《白宮裡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評論寫道:
「美國變得越來越像中國,所謂的趨同理論居然得到了驗證:中美兩國的經濟體制正在逐漸靠攏。不過,令人沮喪的是,同九十年代鄧小平開啟開放政策時,人們的預期截然相反:中國並沒有向自由的美國靠攏,而是美國正在逐步靠攏威權統治下的中國。一位得益於資本主義制度而致富的房地產大亨,卻正在讓卡爾·馬克思在美國大放異彩:更多的國家干預,更多的國有資產以及更多的中央集權。
當然,美國並不會淪為共產主義。但是,當特朗普要為飲料商可口可樂規定甜味劑,要為美聯儲規定貨幣政策,要為統計部門規定『正確』的數據時,就不能不令人聯想到早已以失敗告終的計劃經濟官僚體系。不過,特朗普並不是這一趨勢的始作俑者。拜登也同樣曾是產業政策的擁護者。但沒有任何一位政治家會比市場更清楚,有限的資金應該投向哪裡。也正因為如此,力不從心將是實施國家資本主義的必然結果。對此,特朗普遲早會有切身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