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4 10 月

澳洲女子銀行取$2萬裝修被拒

一位企業主痛斥CBA,因為她在嘗試提取2萬澳元用於房屋裝修時被阻止。

經營乳貼公司的Marianna表示,她在周二離開本地分行時「氣得要命」。

她此前一周曾去銀行提取餅8500澳元用於施工,當周再次去分行取2萬澳元。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Marianna稱,櫃員告訴她,大額取現需要提前預約。

隨後櫃員要求她提供發票或報價單,問題也就此開始。

「我說,『沒有發票,因為我還沒付款,但我有報價單。』櫃員說,『好,那你一定要帶上報價單。』」Marianna回憶。

「我又問,『那如果我沒有報價單呢?』」

櫃員解釋說,沒有報價單或理由證明,她將無法下現金提取申請。

「我說,『我已經給了理由,我在裝修,而且喜歡用現金付工人。』櫃員說,『是的,這還不夠。』」Marianna說。

「我接著說,『等一下,如果我只是想取1萬澳元去賭場玩一晚,去高檔餐廳吃飯,買個Louis Vuitton和Chanel包,把錢都花光甚至輸光呢?』

『然後那個櫃員看向旁邊的女士,那位女士插話說,『如果你是要去賭場,我們不會給你1萬澳元。』」

櫃員解釋說,現在騙局很多,銀行必須「保護她」不做出魯莽行為。

「我說,『不好意思,這是我的錢。』」Marianna回憶。

「我要是願意,我可以把它衝進馬桶。」

她追問自己能在「不被問任何問題」的情況下取多少錢,櫃員告知她每天可通過ATM和櫃檯合計提取4000澳元。

「這簡直是個笑話。」Marianna憤怒地說。

「為什麼銀行要把我們的錢當人質?這是我們辛苦賺的錢,為什麼我們要提供理由、證據和收據才能拿自己的錢?」

許多澳大利亞人表示贊同這位企業主。

「這是你的錢,真讓我火大,這是你的錢,不是他們的。」一名網友寫道。

「我們需要停止使用銀行。」另一人說。

「銀行的職責是保管我們的錢並給我們生息,不是扣押它。」第三人寫道。

也有人稱自己遇到過同樣的問題。

「一次我和兒子去CBA取6000澳元給他買車,櫃員卻問他是不是被迫取錢,或者是否身處家庭暴力環境。」一人寫道。

「我父親88歲了,他每周都會取現金。他是老一輩,從不用銀行卡,手機也幾乎不會用。」另一人說。

「櫃員竟然說,『不行,你不能取現金。』父親當場愣住,非常非常沮喪,最後走出銀行回了家。

『這只是他每周的生活費…根本不關銀行的事。』」

也有人為櫃員的謹慎辯護。

「人們被騙了就怪銀行沒保護他們…其實櫃員比你更煩惱。」一人評論。

「我在銀行工作,最近也問過客戶同樣的問題。她說是裝修,其實撒謊了,把大筆錢打進了騙子賬戶。」另一人寫道。

「結果她正在和銀行打官司,因為她從房貸循環中取錢後被騙走了4萬澳元。我們無論怎麼做都不對。」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