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書叫住《感謝折磨你的人》。
書中收錄了上百個倍受命運折磨,而在折磨中堅強,在折磨中奮爭,在折磨中成為非凡之人的事例。是的,古往今來,能成大器者,恐怕還無一人能逃脫命運「折磨」這個鐵定的規律——韓信受胯下之辱,而統百萬雄兵;司馬受腐刑之災,而著不朽之《史記》,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這是一個有冷風和落葉的秋夜。
其實,在好長時間以來,周興和已經忘掉了白天和夜晚,忘掉了春天或秋天,真有點像魯迅先生《自嘲》詩中那「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的境地了。
春天的耕耘,必將帶來秋天的收穫。冥冥之中,當周興和走過無數個這樣的白天和夜晚後,他研究發明的新型建材,已經隱隱約約見到一縷曙光了。
「為山者基於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古人的這句名言,道出了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在極其艱難困苦的境況下,僅僅就靠著一支筆,以24麻袋的演算草稿,攻克了整個世界都認為難以逾越的哥德巴赫猜想,摘取了數學王冠上那顆光彩奪目的寶石。周興和幾年來夜以繼日披星戴月地的發明試驗,他在事物的規律中尋求變化,在變化中尋求事物的規律,終於慢慢見到了成效。一天夜裡,當周興和再一次對試驗的產品進行檢驗時,讓他驚喜的是:經過上千次配方反覆試驗,以秸稈等農作物為原料,用以替代石膏等房屋裝飾的新型材料,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反鹵、結露、變形和裂紋四大技術難題上,一個個都逐漸被周興和攻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剛開始,對產品檢驗的結果,連周興和自己也不敢確認。
緊接著,為進一步驗證實驗的結果,周興和按照新的配方又反覆進行了多次試驗,事實證明,新型材料的基本問題確實已經得到解決,餘下的技術瑕疵,只是進一步完善的事了。
面對檢驗的結果,周興和沒有歡呼雀躍,更沒有欣喜若狂,他拿著檢驗結果記錄單,只是激動得手在微微顫抖,然後他一頭倒在長條椅上,長長吐了口氣,想美美睡它三天三夜——然而,他哪裡睡得著啊,他知道即使完成所有的試驗,取得所有試驗數據,這只是在漫漫的征途中走完了一段里程,後面等待著他的,還有完善數據、材料準備、專利申請、權威確認、政府批准、市場推廣、實踐檢驗、價值評價……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為保護自己的發明成果,周興和及時準備材料,向國家專利局申報了以秸稈為原材料的豪華式浮雕燈盤、形象逼真的藝術人體,以及羅馬圓柱、方柱、滾龍抱柱等發明專利。由於他發明的產品獨闢蹊徑、別具一格,受到國家專利局專家們的一致好評。1994年底,他的發明專利獲得了專利證書,並在中國專利技術博覽會上獲得了金獎;緊接著,1995年春,他發明專利又獲得了綿[if !vml]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此時,周興和與國家級專家塗平濤合作,寫出並公開發表了《氯氧鎂膠凝材料製品本質≠返鹵、泛霜、變形》的論文。文章透徹有力地論證了氯鎂膠凝材料製品的優勢、本質、性能、工藝、試驗、測定、在各種情況下的變化,以及達到的物理力學效果等,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論文寫道:「我國有豐富的氯鎂材料資源,其中已探明的菱鎂礦儲藏量近30億噸,氯化鎂遍及沿海各鹽礦,加上氯氧鎂材料是一種氣硬性膠凝材料,生產產品能耗小、產品具有節能、代木、節土、節水、生產成本低等特點與功能,在建材工業有極高的開發和使用價值。幾十年來,在國內氯氧鎂製品的開發與生產起起伏伏,從未停息。『六五』期間,國家已為此耗資數千萬元進行開發利用。而今,經過周興和上千次的試驗和測試,為氯氧鎂製品的開發利用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感謝貧窮,貧窮讓人窮則思變;感謝苦難,苦難讓人意志彌堅;感謝人們的冷嘲熱諷,它讓人羞於回頭,只能勇往直前。
就在這時,周興和再一次面臨一個重大選擇。
「周總,你和你企業的情況,我們已多次向政府作了彙報,我們是代表全體村民,第3次正式邀請你到我們那裡去考察、發展。」說這話的,是成都市金牛區營門口鄉黃忠村黨支部書記兼村長張先全。
這幾年,儘管周興和在困境中苦苦掙扎,但他以秸稈做建材並取得發明專利,以及他頗帶幾分傳奇色彩艱苦創業的故事,已逐漸在社會上流傳開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引起了張先全的高度關注。自1993年起,張先全就多次到鹽亭和綿陽邀請周興和到成都考察、發展。
「張書記,你的好意我理解。」周興和對張先全說,「一個企業要搬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呀!除了政策、環境,還有廠址、設備、人員、原材料來源、銷售渠道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我都要考慮周全哪!」
「儘管你們企業現在經濟狀況還不理想,但我們是看好的是你們將來的發展前景。「張先全說,「我們保證給你提供最優越的投資環境,最優惠的政策條件。」
「這件事,我們還是從長計較吧。」
1994年10月12日下午,隨著江澤民總書記一行來四川,到了金牛區黃忠村視察,並與張先全親切握手、仔細交談的情形,讓周興和對當地的投資環境產生了極大興趣,並促使他下決心到成都投資建廠。1995年初,在張先全等領導大力支持下,周興和毅然放棄了已在綿陽投資的幾十萬資產,與妻子小申一起,靠僅有的幾紙專利證書和獲獎證書,將企業搬遷到了在成都金牛區黃忠村,在這裡又開始重新創業。
這是1995年初春。
黃忠村在成都市郊,周興和建廠的地方,當時還是一片農田。當然隨著城市的擴張,現在已位於繁華的二環線邊上了。儘管當地幹部虔誠地邀請周興和來到這裡,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手中握著一點小權故意刁難的、腐敗分子趁機索賄要錢的、當地村民藉機漫天要價的、黑社會的地痞流氓敲詐勒索的、自己公司內部眼紅嫉妒想分杯羹的……這些人把周興和當成了一塊送到嘴邊的肥肉,誰都想到他這裡來啃一口。
「現在想起當時的情形,既使人感到憤怒,也使人感到辛酸。當時為維護自己一點基本的生存權利,與當地的腐敗分子斗,與流氓地痞斗,與自己公司內部的小人斗……」事隔多年,周興和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禁不住感慨萬千,連眼睛也有些潮濕,「當時就是與人打架都不知打了多少回,我兒子、女兒也被人打得頭破血流。我那時上班,在辦公室都放著木棍、石灰等自衛武器,隨時準備應付突如其來的襲擊——這一切,還要感謝黃忠村的領導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不然我們早就在內外交困中被人黑吃了。」
「周總他們在這個地方建廠的時候,實在是太難了。」公司駕駛員夏勇告訴筆者,「不要說那些工商、稅務、環保等有些人上門來要吃要喝要錢,當地黑社會的地痞流氓,更是多次上門來威脅滋事,強行要收『保護費』,剛開始周總還給點錢打發他們,可後來這些人胃口越來越大,來的次數越來越多,不給他們錢竟然還邀約人進廠來打砸搶。最後周總憤怒了,忍無可忍,他把工人們組織起來護廠。可這些人不知好歹,豪強逞凶、估吃霸賒,周總捨命組織工人們護廠,幾次把這些人打得屁滾尿流。在當地領導的過問下,後來情況才好了一些……」(作者:舒德騎)
轉自:http://www.eastasiatv.com/news/shehui/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