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退休生活展開,不少長者開始重新思考消費方式。一名53歲的退休族「太陽花」在小紅書分享自己總結的「六不買清單」,強調少買物品、多存錢,讓日子更踏實自在。他表示,過往家中堆放未拆封的保健品與閑置電器,反而成了無意義的消費,如今更懂得將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首先,他提出不買用不上的大件物品。像跑步機、按摩椅或頻譜儀,雖然看似實用,但往往佔地大且難以長久堅持使用,最後淪為閑置。與其購買昂貴器材,不如選擇在社區運動設施或公園鍛煉,更能促進持續運動。
其次,他強調不買各類保健品。過去常有人推薦進口保健食品或口服液,但他認為最好的「保健品」其實是均衡飲食與規律作息。早晚三餐搭配新鮮蔬果、堅持鍛煉、睡眠充足,比花錢購買昂貴產品更有益健康。他舉例指出,小區內天天跳廣場舞的老人,健康狀況往往優於依賴保健品的人。
第三是不買超需求的衣物。退休後不再需要頻繁添購新裝,他僅在運動時增添運動服,其餘靠過去積累的衣物就足夠。甚至一雙女兒中學時穿過的運動鞋,經清洗後仍堅固耐用,陪伴自己運動多年。他認為「夠用就好」,比盲目追求時尚更實際。
此外,他提醒不買股票、不買不可靠的理財產品。退休金是養老本錢,應選擇定期存款或國債等穩健工具,而非追求高風險回報。他直言,平安比高收益更重要,「錢穩穩在手裡,晚上才能睡得踏實」。
第五則是不買功能重複的物品。廚房小工具琳琅滿目,但一把多功能切菜器足以應付日常,不必為削蒜器、切絲器等重複工具買單。他也舉例,煮蛋器並非必需品,用手機計時即可解決。
第六是不買多餘的話費套餐。退休後,他將原本59元(人民幣,下同,約8.3美元)月租的電話卡降至最低檔8元(約1美元)套餐,只保留接聽功能,一年省下數百元。他認為簡化通訊支出,不僅實用,還能避免浪費。
這名網友最後表示,少買東西、多存錢,讓生活變得更簡單與安心。精簡物品能省下金錢與空間,也讓心境更平和。「生活越簡單,內心越豐盈」,這份「六不買清單」成了他退休生活的減法哲學。
示意圖(取材自pexels.com@Chris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