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島港的一個集裝箱碼頭,攝於上周五。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徵收100%的新關稅。
美中貿易戰在經歷一段暫歇後再度升溫,這清楚地表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誤解鴻溝是多麼巨大。
特朗普總統表示,他對中國上周宣布的對稀土金屬及其製品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感到措手不及,他認為近幾個月來兩國關係「非常好」。中國的評論人士堅稱,北京只不過是在回應美國的新攻勢,華盛頓才是始作俑者,因為美國政府在宣稱善意的同時加大了對中國的技術限制。
雙方也似乎堅信自己佔據優勢,對方高估了自己的籌碼。
特朗普宣布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加征100%關稅,中國在周六獲知這個消息後繼續責怪美國。中國政府周日指責美國奉行雙重標準,稱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是正當做法,美國則長期以來濫用出口管制,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對中國採取歧視性做法。
關於進一步加征關稅的威脅,中國商務部表示,雙方應該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但如果美國「一意孤行」,中國將採取相應措施。
「對於關稅戰,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凸顯了控制稀土金屬和電池等原材料和技術所涉及的巨大利害關係,這些原材料和技術將驅動下一代的工業。
江西龍南郊外的一個重稀土金屬礦,攝於今年4月。特朗普說,他對中國關於稀土金屬及其製品宣布的新出口管制感到措手不及。
但如果雙方都拒絕讓步,新的對抗幾乎肯定會波及到貿易以外的領域。這種對抗可能影響到兩國一直希望在雙邊關係上取得進展的其他領域,例如軍隊之間的溝通和人工智慧的管理。
「考慮到中美貿易談判已經進行了四輪,目前的情況相當出人意料,」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在接受採訪時說,他指的是兩國官員自今年5月以來在日內瓦、倫敦、斯德哥爾摩,以及馬德里的會晤。
特朗普上個月表示,他曾預計本月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面對面的會晤。但他上周五說,「現在看來沒有理由見面。」
「這非常清楚地提醒著我們,中美關係的脆弱性正在加劇,」朱鋒說。
新一輪的貿易緊張局勢表明,美中對兩國間競爭的定義存在根本性分歧。對特朗普來說,貿易與技術等問題可以分開來處理,也就是說,美國認為它在持續升級對華技術限制的同時,又能與中國達成一項重大的貿易協議。
但對中國來說,貿易戰和技術限制是中國政府認為的美國全方位打壓中國努力的一部分。
「如果貿易談判失敗的話,我極為擔心雙方的全面對抗將升級,」朱鋒說。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的一則貼文中指責中國「突然」對稀土出口採取管制措施,中國的評論人士卻堅持認為,貿易戰升級是華盛頓的錯。
特朗普和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2019年在日本大阪。兩位領導人曾預計本月在韓國會面,但特朗普已在周五表示,「現在看來沒有理由見面。」
「特朗普他委屈什麼?憤怒什麼?」胡錫進在社交媒體平台微博上寫道,他曾任中共控制的報紙《環球時報》的總編輯,頗有影響力。「他應該先搞清楚美國都對中國做了什麼事情!」
胡錫進認為,中國對稀土進行出口管制只不過是在回應美國針對中國的新限制措施,包括擴大受美國出口限制的中國企業的名單。他說,中國對於承受華盛頓的強力施壓戰術有更大的信心。
「中國社會現在真的不怕美國了,美國的高額關稅和其他手段已經失去了對中國的威懾力,」他在發給記者的簡訊中寫道。
儘管如此,中國新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範圍之廣令許多觀察人士視其為一個令人吃驚的升級。新規禁止將關鍵材料出口到歐美軍事裝備生產商,並禁止將有助於其他國家自主生產這種材料的設備或信息轉移出中國。
中國的強硬也許出於對特朗普處於弱勢地位的評估。特朗普的貿易談判代表曾在今年夏初表現出願意在關稅問題上妥協,總統本人也表達了迫切希望訪問中國的意願。中國抵制購買美國大豆的做法已嚴重損害了美國農民的利益。
美國的國內政治正陷入混亂,政府停擺。儘管美國放話要擺脫對中國稀土金屬的依賴,但這個前景仍然遙不可及。
另一方面,中國則信心十足,它剛在上個月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兵式,期間展示了先進的新武器,並重申了與俄羅斯和朝鮮的關係。
「中國當然知道特朗普會做出強烈反應,中國沒有低估他,」北京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王義桅說。「但中國在一些領域有優勢。」
他表示,中國也許希望利用這些籌碼,推動特朗普在中美關係的其他問題上達成更全面的協議,而不只是貿易協議。
中國政府還希望特朗普政府在支持台灣上做出讓步——中國聲稱台灣是其領土,並在限制先進半導體晶元的出口上做出讓步,中國需要這些晶元,以實現發展人工智慧等目標。
寧波一條汽車裝配線上的工人正在把電池安裝到電動汽車底架上,攝於今年3月。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凸顯了控制稀土金屬和電池等原材料和技術所涉及的巨大利害關係,這些原材料和技術將驅動下一代的工業。
中國的強硬措施或許也是向國內民眾發出的信號,儘管面臨經濟放緩和房地產市場崩潰,但仍應對國家保持信心。同時,這也可能是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盟)傳遞它們不應低估中國的信息,這些國家和地區已受到美國要求它們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選邊站隊的壓力。
「這是在向外界表明,中國非常自信而且有實力,」王義桅說。「別害怕。不要為了討好美國而犧牲中國。」
但有專家警告稱,北京出招過猛,政府官員對特朗普會的強烈反擊估計不足。
華盛頓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表示,中國政府已養成了一個「危險的新習慣」,即低估美國的報復意願和能力。
中國也許認為,特朗普與習近平的峰會已成定局,美國渴望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後做出了讓步,只保留了30%的額外關稅,中國則保留了對美國商品徵收的10%額外關稅。
「中國在美國展現的誠意中看到的是美國軟弱,」孫韻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
南京大學的朱鋒承認,在中國採取行動捍衛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應該對特朗普的不可預測性保持警惕。
「如果貿易戰進一步升級,那肯定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他說。
的確,如果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100%關稅的命令生效,中國經濟會受到更沉重的打擊。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無論是直接出口還是通過越南和墨西哥等國轉口——已幫助維持中國經濟不再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