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5 10 月

與特朗普共度24小時:近距離觀察橫掃中東的外交旋風

與特朗普共度24小時:近距離觀察橫掃中東的外交旋風

​​​​​​​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為期一天的中東之行正值加沙協議敲定之際:該協議的生效,堪稱兩年災難性戰爭後最關鍵的時刻之一。

特朗普一如既往地以鮮明的風格描繪局勢,他形容這是三千年來最大的轉捩點。在周二凌晨返程的飛機上,他在回顧這一天時表示,「說得委婉一點,這是歷史性的一天」。他早前甚至暗示,在他的領導下,這個長期飽受暴力蹂躪的地區已經實現了「永久和平」。

身為白宮記者團的一員,我們搭乘的是「空軍一號」,也正因如此,我才發現自己身處這場美國外交旋風的中心。

當我們前往特拉維夫時,總統專機特意轉向,低空飛越海灘。我們看到沙灘上豎立著一個巨型標語,上面寫著「感謝特朗普」,並配有以色列國旗和特朗普側面輪廓的圖像。

特拉維夫海灘上豎立著一塊巨大的標牌,上面用藍色和紅色寫著「謝謝」,還有一面以色列國旗,以及特朗普的頭像輪廓。

這次行程的氛圍,像是一場勝利巡禮,而非著手展開「第二階段」談判、為加沙的長遠未來制定嚴謹細節的外交行動。

上周在多哈達成的協議,是在特朗普施加強大壓力下促成的。對數百萬人而言,這是兩年來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加沙的主要戰鬥行動停止,哈馬斯釋放剩餘的在世人質,以換取以色列關押的巴勒斯坦囚犯;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則在以軍部分撤離後,返回北部家園的廢墟。

但我發現,特朗普的旅程其實只是抵達一個中途站,而非終點——這場百年衝突中的脆弱停火,並未展現出徹底解決的跡象。

此行最迫切的問題是:特朗普所促成的協議是否能夠維持下去,以及是否能在此基礎上展開更深入、甚至更艱難的談判。

在飛行途中,特朗普回到我們記者團所在的區域與我們交談。他站在門口,我們圍繞在他身邊。他顯然是想營造一種成就感,頻頻提到自己在協議談判中扮演的角色。

「每個國家都高興得手舞足蹈。」他一再這樣說。我追問他停火是否能維持下去。他充滿信心地表示會的,並說「有很多理由讓它能夠持續」。但他對於接下來的重大問題卻輕描淡寫,尤其是如何確保加沙的安全與治理。

我問了他關於20點計劃中所提及的多國部隊,也就是「國際穩定部隊(ISF)」,但該部隊的成立目前尚未獲得各方同意。

特朗普說:「這將會是一支強大而龐大的部隊」,並補充道,這支部隊「幾乎不需要動用」,因為「人們會守規矩,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

在特拉維夫的停機坪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以紅地毯和軍樂隊迎接特朗普。我們隨後搭乘總統車隊疾駛前往耶路撒冷,沿著完全為總統車隊清空的1號高速公路前進。

同一天,數千人聚集在特拉維夫一個公共廣場觀看巨型螢幕,這裡被稱為「人質廣場」。當哈馬斯在加沙釋放人質時,他們流下了喜悅和欣慰的眼淚。特朗普的到來是這一分割畫面時刻的另一半——美國總統踏上以色列領土的畫面從電視上傳了出來。

特拉維夫的人群同時觀看了人質獲釋和特朗普到訪的鏡頭。

在以色列國會克奈塞特(Knesset)議事廳內,氣氛比街頭更喧鬧。

工作人員分發的紅色棒球帽上印著「和平總統」的字樣,有些觀眾也戴著。我身後的旁聽席上,觀眾高喊:「謝謝你,特朗普。」議員們用力敲打著辦公桌。特朗普稱讚這是「新中東的歷史性曙光」。

他也明確表示戰爭已經結束,並似乎預期情勢將維持。他說,以色列在美國的協助下,已經「靠武力贏得了所有能贏的東西」。他的演說隨後轉向對美國政敵的大篇幅批評,並讚揚了一位坐在觀眾席上的主要競選捐助者。

他甚至向坐在身旁的以色列總統艾薩克·赫爾佐格呼籲,赦免正在接受腐敗審判的內塔尼亞胡——以色列總理否認了這些指控。特朗普提到內塔尼亞胡被指收受昂貴禮品時說:「雪茄和香檳,誰會在乎那些東西?」

陪同記者團的白宮新聞官——也就是負責照料媒體團的「引導員」——把我們帶回了媒體車隊,總統車隊在以色列停留不到七個小時後返回本古里安(Ben
Gurion)機場。

我們搭乘短程航班飛往埃及的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調解談判在這裡舉行,正是這場談判促成了上周的突破。在我們降落的過程中,埃及的F16戰機護航,對於這位熱衷於展現軍事實力的總統來說,這簡直是一場終極秀。

特朗普原本想慶祝這一天的每一分鐘。

但該地區危機重重,而他似乎在真正落實協議之前,就已宣稱達成了「終極協議」,風險顯而易見。

這一點也反映在沙姆沙伊赫的總統講台上方以大寫字母寫成的巨型標語:「中東和平」。

我在現場目睹了世界領袖們陸續走進會場,站在特朗普身後,聆聽他讚揚和平的演說。他們依序站在各自國家的國旗下,聽著特朗普一一點名他們的國家。

特朗普在主辦方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ah
el-Sisi)的介紹下登台。塞西表示,目標仍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兩國方案」。

自今年初以來,特朗普的立場有了明顯轉變。他對以色列領導層越來越不滿,並與海灣地區的盟友關係更加緊密。這一轉變發生在歐洲國家試圖孤立以色列、反對其在加沙日益升級的軍事行動之際,同時也試圖拉攏沙烏地阿拉伯領導人接受他們的願景。隨後,特朗普改變了立場,受到海灣盟友的吸引——他在訪問期間經常提到這些盟友的財富和「權力」。

特朗普在沙姆沙伊赫主持了簽字儀式,稱這一刻「花了三千年才走到今天」。但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這條路不可能只靠一個人完成。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