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雲港工人正運輸含有稀土元素的土壤準備出口。
中國進一步收緊稀土出口管制,可能重創歐洲科技及國防產業,多國紛紛試圖採取反制措施。其中,德國及法國推動在歐盟領袖峰會上,討論中國貿易限制措施。一名柏林官員透露,政府正在考慮動用歐盟最強硬的報復性貿易措施「反脅迫工具」(ACI)。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歐盟領袖峰會23日將在布魯塞爾登場,法國希望歐盟考慮所有報復性選項,德法支持討論中國日益嚴格的貿易措施,法國與波蘭建議在峰會結論加入一行文字,提及中國有害的經濟行為。
一名柏林官員透露,政府願意討論動用「反脅迫工具」,儘管該國也因為擔心經濟反噬而猶豫不決,但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不排除這個選項。「反脅迫工具」旨在反擊利用貿易與經濟措施,試圖迫使歐盟改變政策的國家,最終將允許歐盟限制該國的貿易、服務、特定經濟財產權、外國直接投資及公共採購管道。
▲歐盟考慮對北京稀土管制實施反制措施。
《路透社》報導,歐盟貿易事務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批評北京擴大限制不合理且有害,汽車與機械產業將受到最大衝擊。他21日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通話後表示,雙方同意加強接觸解決稀土爭端,中國團隊將在未來幾天抵達布魯塞爾,討論並探索解決方案,「我們無意升級,但這種情況為我們的關係蒙上陰影,因此迫切需要解決」。
此外,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下周也將訪問中國,針對稀土問題與北京官員會談,同時為梅爾茨與習近平的會面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