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4 10 月

蘭州大學設「青年教授」崗 有博士後直接晉陞青年教授

近日,蘭州大學新聞網發布文章《強師賦能啟新程
砥礪奮進譜華章——第十次黨代會以來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巡禮》,介紹了蘭州大學近年來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工作成績。

文章介紹,教師隊伍規模質量穩步提升。第十次黨代會以來,教師隊伍規模逐步擴大,新增教師600餘人。教師隊伍職稱、年齡、學緣結構進一步優化,45歲以下青年教師佔比穩定在60%以上,教師隊伍規模穩步擴大,隊伍競爭力顯著提升。

在青年人才培養方面,上述文章介紹,將青年人才培養作為「人才蓄水池」建設的核心任務,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設置「青年教授」崗位,獲聘者享受四級教授待遇,可申請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且聘期內不佔學院高職崗位,截至目前已有62位青年教師獲聘青年教授職務,其中近70%已轉聘為教授。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申請、「萃英學者」遴選、評獎評優等工作中,建立向優秀青年人才傾斜的機制,引導青年教師加入大團隊、參與大項目。

制定《蘭州大學促進中青年教師能力提升管理辦法》,加強青年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建設。鼓勵支持青年教師到國內外一流大學培訓、研修、實踐鍛煉和學術交流,為青年人才開展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和經費支持。同時,開展青年教師職業發展難點重點情況和師生關係狀況專題調研,認真分析、深刻把握蘭州大學教師思想政治和職業發展現狀、原因和下一步工作思路,消除影響教師未來發展的障礙。通過「懂」其所需,「解」其所憂,讓青年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蘭州大學一批青年學者獲批青年教授崗位,有的青年學者從博士後直接晉陞為青年教授。

蘭州大學此前發文介紹,2024年11月4日,蘭州大學人力資源部將2024年青年教授崗位擬聘人選予以公示,來自生態學院的萃英博士後趙澤瑛名列其中。自青年教授人才引進機制面向在站博士後政策落實以來,趙澤瑛是蘭大首位申報並獲批青年教授崗位的萃英博士後。她感慨道:「很感謝蘭大提供這個機會,從博士後直接晉陞為青年教授,我感到很幸運。」

蘭州大學為博士後提供了暢通的晉陞通道。在站期間即可參加職稱評聘。優秀博士後出站後,可按人才引進程序申請青年研究員、青年教授等崗位,經學校批准後,可享受豐厚的住房補貼、安家費及科研啟動費。此外,學校提供設施完備的周轉公寓,實現「拎包入住」的便利。

蘭州大學方面介紹,蘭州大學青年教授聘任制度有五年考核期。聘期內,若中期考核優秀、聘期末考核合格,可申請教授職務;若中期考核不合格或聘期末考核不合格,解聘青年教授職務,聘為講師。與「非升即走」的聘任制度相比,這一機制無疑給科研人員注入一劑「強心針」。

此外,還有一批青年學者在簡歷中註明了自己蘭州大學青年教授的身份。

例如,來自蘭州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的王希成,本碩博畢業於蘭州大學,博士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講師、副教授、青年教授。他曾於台灣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長期從事固體發光材料研究工作。

來自蘭州大學藥學院的王少華,2001年、2006年在蘭州大學分別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2011年引進就職於蘭州大學藥學院,任副教授;2017年受聘為青年教授。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