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4 10 月

黃金大漲之後又迎來歷史性大跌,巨震之下該慌嗎?

金價高位巨震,投資者仍需保持理性判斷

黃金,開跌了。4381美元/盎司的歷史峰值才剛摸到,國際金價卻急轉直下。

繼10月21日現貨黃金大跌5.31%、創下近12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後,黃金價格周三繼續下跌,盤中甚至一度下跌逼近每盎司4000美元關口的「心理防線」。

有投資者感嘆,之前黃金是穩穩的避險資產,現在急漲急跌更像是熱門股票,說黃金是風險資產也不為過了。

黃金到底怎麼了?面對這輪大跌,普通人該慌嗎?

黃金大漲之後又迎來歷史性大跌,巨震之下該慌嗎?

圖/圖蟲創意

12年單日最大跌幅背後

綜合來看,獲利了結成為本次黃金大幅下調的主因之一。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瞿瑞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黃金歷史性大跌這種極端行情,主要源於黃金多頭市場擁擠度已經過高,自9月金價持續上漲後,獲利盤積累豐厚,多頭獲利了結離場。

畢竟,黃金此前漲得太「猛」了。金價今年以來的漲幅已經高達66%,自2022年底以來更是累計上漲約170%。

不僅如此,黃金已連續9周上漲。拉長時間維度看,自20世紀70年代開啟自由貨幣兌換時代以來,這種連續上漲態勢在歷史上僅出現過4次,且從未有過連續10周上漲的情況。

更重要的是,在經歷史詩級的連續大漲後,金價變得更「敏感」,只要基本面出現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導致更加劇烈的波動,這也是本次金價調整創下12年單日最大跌幅的原因。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COMEX
黃金期貨的投機凈多頭持倉達到15萬手,處於2011年以來的歷史高位,這種擁擠交易格局一旦出現逆轉,極易引發踩踏行情,進一步放大市場反應。

「由於當前多頭市場擁擠度已處於較高水平,加之市場參與者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美元指數大幅波動、地緣政治突變、美聯儲貨幣政策(降息節奏與幅度等)與預期的差異等突發信息高度敏感,任何相關消息都會影響市場情緒,加大金價的波動。」瞿瑞進一步解釋。

基於此,避險需求的短期削弱、美元的短期走強也成為金價大幅下調的短期關鍵因素。近期俄烏停戰預期、中美貿易緩和,疊加美元指數走強(美國政府停擺危機接近解決,國債收益率回落),都在一定程度上對黃金形成了「壓制」。

與過往調整稍顯不同的是,此輪金價的激烈回調受到期貨市場技術性回調需求的深層影響。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在前期技術指標顯示市場明顯超買的前提下,技術性回調成為此次黃金短期大幅下跌的直接誘因。當前全球黃金ETF持倉量已超過9800萬盎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一方面,黃金ETF產品相比央行堅定持金、極少賣出的策略,具備更高靈活性與操作性,其售出行為進一步擴大了市場拋售情緒,最終引發雪崩式下跌;另一方面,ETF超買更多反映短期市場情緒過熱,而非基本面逆轉,這通常會帶來一定的情緒溢價。」王紅英進一步解釋道。

長期仍有支撐,短期注意風險

金價的劇烈波動,也讓不少人產生了恐慌情緒。尤其是在這波上漲熱潮中追高買金的投資者。大家更關心的是:黃金行情是否就此終結了?換句話說,黃金還值得繼續持有嗎?

鑒往知來,黃金牛市往往由通脹失控或金融危機驅動。如20世紀70年代的黃金牛市源於美元信用崩塌和石油危機引發的惡性通脹;2011年的上漲則與全球量化寬鬆、貨幣超發引發的保值需求緊密相關。

而2024年以來金價的上漲,則得益於政策、需求與避險的共振,其中心仍在於「去美元化」,這也成為支撐金價持續高位的基礎。

尤其今年以來,市場對美聯儲年底前大幅降息的預期,以及投資者為對沖主權債務和貨幣貶值風險而進行的「通脹保值交易」,共同推動了金價狂飆。

機構認為,黃金正在從「避險資產」向「信用替代品」的角色轉變。這直接體現在全球央行的購金進程加快,近15年來黃金在官方儲備資產中的佔比持續上升,其佔比已從2009年的約6%—7%升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約14.8%。以我國為例,2025年10月央行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其間共增持126萬盎司(約39.19噸)。

換句話說,全球央行的大手筆購金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黃金投資者的「定心丸」。

而黃金近期的深度調整,的確有其沖高回落的特殊因素,如果將時間維度拉長,全球央行在貨幣儲備結構上進行長期調整是持續的,黃金上漲的長期邏輯並沒有改變。

高盛在最新研報中維持黃金2026年底達到每盎司4900美元的預測。該行表示,由於市場對黃金作為戰略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的興趣日益增長,我們仍然認為到2026年底,金價突破4900美元預測目標的風險正在上升。

王紅英認為,在宏觀基本面沒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美國超36萬億美元的債務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得到解決;而且相關衝突只是有暫停意向,地緣政治博弈並未實質性結束,這些支撐黃金價格的長期結構性因素仍在。因此,此次黃金價格下跌更多是由技術性及情緒性因素引發的短期大幅回調,並非結構性利空,不會導致黃金進入持續熊市。

基於此,瞿瑞判斷黃金的牛市是短期震蕩,但並沒有就此見頂。在此情況下,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仍可以投資黃金,但需冷靜擇時,理性地看待當前黃金的行情。

雖然黃金的長期邏輯仍然堅挺,但短期仍需注意市場的波動風險。彭博策略師指出,目前ETF的黃金持有量絕對值尚未達到過去峰值,漲勢往往會持續更長時間。但歷史顯示動能最終會消退,多數情況下買盤會轉變為賣盤。如果近期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強於預期,黃金可能出現更大幅度回調。

王紅英分析,從短期技術角度來講,此輪調整的「餘波」尚未散盡,因此不建議投資者貿然加倉。因為黃金可能存在一定的慣性下跌,目的是修復各類技術指標。從關鍵支撐位來看,4000美元/盎司將是國際金價的強支撐位,多空雙方會在4100美元/盎司附近展開爭奪。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在當下黃金的劇烈波動中,根據自身情況與投資目的理性看待黃金則更為重要。

「一是警惕高位波動風險,避免盲目跟風追漲,需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資產配置規模及投資周期,合理規劃黃金資產佔比;二是立足長期邏輯,建議把握市場節奏,明確投資目標,以資產保值、對衝風險為核心,規避盲目追高導致的投資風險。」瞿瑞提示。

(本文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