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視覺中國
文丨胡世鑫
編輯丨葉錦言
出品丨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在重金招攬矽谷頂尖AI人才的同時,Meta開始對其原有AI團隊進行結構調整。
10月22日,Meta證實其超級智能實驗室(MSL)將裁減約600個職位。該實驗室由模型訓練與擴展(TBD
Lab)、基礎AI研究(FAIR)、產品集成和基礎設施四大部門組成。值得注意的是,只有TBD
Lab未受影響,其餘三個部門均有人員被裁。
這一決定與Meta近幾個月在AI人才爭奪戰中的積極姿態形成鮮明對比。該公司不惜重金從知名AI初創公司引進人才,其中一位聯合創始人六年薪酬待遇高達1.5億美元。在收購該公司的嘗試失敗後,扎克伯格仍成功招募了其十餘位工程師。
此外,Meta今年已在AI人才和技術收購上投入巨資,包括以143億美元收購Scale AI,以及完成對其他幾家初創公司的收購。
裁減600個AI崗位的決定看似矛盾,實則反映了Meta在AI戰略上的重新聚焦。一位業內人士指出:「Meta正在平衡兩個目標:一方面高價引入頂尖人才,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優化保持敏捷性。」
Scale
AI創始人亞歷山大·王強調「這絕不意味著投資縮減」,Meta將繼續招聘「行業領先的AI原生人才」。這一承諾得到了資金支持:Meta剛剛獲得270億美元融資用於新建Hyperion數據中心,並鎖定了與CoreWeave(140億美元)和Google
Cloud(1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合約。
正如MoffettNathanson分析師所言:「Meta如今的AI戰略比2023年更具凝聚力,但公司仍在尋找明確方向。」此次裁員表明,Meta要求其AI研發工作「更專註、更負責」,儘管公司仍願投入巨資保持競爭力。
十年華人「元老」意外出局
此次裁員中最受關注的人物之一,是FAIR研究科學家總監田淵棟。他已在社交平台X上證實,自己與團隊成員均在此次裁撤之列。
田淵棟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學士與碩士學位,2013年獲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學位。他曾任職於谷歌,參與自動駕駛等項目研發,約一年半後加入Meta,至今已逾十年,是公司元老級研究員。
在Meta期間,田淵棟主導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包括擊敗職業棋手的ELF
OpenGo、高效訓練大模型的GaLore方法、持續推理框架Coconut,以及優化推理性能的StreamingLLM。據其谷歌學術主頁顯示,他的論文總引用數已超過18000次。
田淵棟在X平台公布裁員消息後,迅速引發業界關注。美國風投機構South Park
Commons創始人直接發出邀請,OpenAI研究員也留言表示惋惜,並建議他考慮加入。
田淵棟向媒體透露,Meta為其提供了八個月薪資的離職補償。儘管補償方案優厚,但也反映出公司推進組織調整的決心堅定。
值得注意的是,就連田淵棟推薦入職不久的華人博士崔佳勛也未能倖免。作為田淵棟在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友,崔佳勛於2019年獲學士學位後,在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取得博士學位。她曾於2022年在FAIR實驗室實習,師從田淵棟,今年畢業後正式加入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但僅工作兩個月(自9月起)即被裁退。
除AI部門外,Meta還在隱私與合規團隊中裁減了超過100名員工。Meta首席隱私官米歇爾·普羅蒂在內部聲明中表示,公司將通過自動化系統取代大部分人工審查工作。他強調,「通過從定製化手動審查轉向更一致、自動化的流程,我們能夠在全公司範圍內提供更準確、可靠的合規結果」,並承諾將繼續在創新與監管義務之間保持平衡。
儘管普羅蒂未透露具體裁員人數,但內部員工形容此次調整對負責隱私與誠信審查的團隊是「沉重一擊」。
末位淘汰與派系之爭
今年6月,在Meta聘請亞歷山大·王擔任首位首席人工智慧官之後,公司隨即啟動積極的人才招募攻勢。
扎克伯格從競爭對手公司挖走50多名研究人員。他聲稱,此舉是為MSL「建立業內最精英、人才最密集的團隊」。該公司還聘請了多位重量級高管,其中包括GitHub前首席執行官納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和Safe Superintelligence聯合創始人丹尼爾·格羅斯(Daniel Gross)。
此外,Meta還斥資超過2億美元,將前蘋果AI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鳴(Ruoming Pang)招至麾下。
不過,表面繁榮背後,Meta內部卻是一片「亂象」。Meta前研究科學家泰伊門·布蘭克福特(Tijmen
Blankevoort)在去年離職後發布一封措辭嚴厲的控訴信。他在信中毫不留情地指出:Meta公司的內部文化和組織功能已經徹底失調,讓公司的AI業務深陷泥潭。
「在Meta的生成式AI部門,我還沒見過一個真心喜歡這裡的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覺得Meta是個好地方,願意長久地留在這裡。」布蘭克福特表示,這個規模近2000人的生成式AI部門,正是負責開發Llama模型的團隊。他進一步強調:「你幾乎找不到一個真正篤信AI使命的人。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的使命是什麼,他們甚至都搞不清楚。」
布蘭克福特認為,Meta存在一種「恐懼文化」,其部分根源在於公司的績效評估體系以及「末位淘汰制」裁員。今年2月,Meta毫不留情地裁掉大約5%員工(大約3600人),而裁員的依據正是績效表現。而且,未來這種基於績效的末位淘汰制度還將持續下去。
有內部消息稱,本輪裁員甚至參考了「代碼差異行數」作為評判標準,模型開發者與新員工首當其衝。不過人力資源顧問布萊恩·德里斯科爾指出,裁員本質是「為迎合股東推進的戰略重組」,也反映出「AI研究正逐步讓位於快速開發與實際落地」。
組織內部亦存在明顯派系區隔。生成式AI部門由首席產品官克里斯·考克斯統領,而可穿戴設備業務則歸屬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思管轄的Reality
Labs,兩者「分工明確卻涇渭分明」。曾在Meta任職七年、曾任「應用強化學習」負責人的朱哲清坦言,公司內部「政治鬥爭頻發」。
與此同時,FAIR等研究團隊與產品導向部門之間長期因計算資源分配形成競爭關係,整個AI體系被認為機構臃腫。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波及多個部門的裁員中,唯獨亞歷山大·王親自挂帥的TBD
Lab未受影響,並將持續擴招。
TBD
Lab成立於今年6月,是Meta為開發下一代基礎模型、持續迭代Llama系列、提升推理能力並邁向「超級智能」目標而設立的核心團隊。有外媒分析,此次結構性裁員不僅是為TBD
Lab集中資源,也是亞歷山大·王鞏固自身地位的戰略舉措。
AI不再需要「人海戰術」
本次裁員的背景是Meta正積極調整其AI戰略,以加速追趕OpenAI和谷歌等競爭對手。幾個月前,扎克伯格對公司現有AI工作未能實現預期突破表示不滿,這一情緒尤其源於市場對Meta在4月發布的Llama
4模型反應普遍冷淡。
一位前Meta AI部門員工透露,Llama
4在部分能力上明顯落後於DeepSeek等中國競爭對手,這進一步加深了扎克伯格的危機感。為此,他決心以重金從外部引入頂尖AI人才與負責人,對現有AI業務與戰略進行徹底重組。
扎克伯格在今年7月曾強調,實現AI重大突破的關鍵不在於「龐大的團隊」,而在於「能將整個事物裝在腦海里的最小團隊」。這一「少而精」的理念,與首席人工智慧官亞歷山大·王推動本次裁員的思路高度一致。
在精簡人員的同時,Meta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數百億美元建設AI基礎設施。一位業內人士指出:「Meta並未放棄AI,而是將資源重新聚焦於其認為更具潛力的方向。」經過數月的高強度招聘與天價薪酬激勵,此次重組表明:僅靠堆疊人才並不足夠,組織結構、決策效率和團隊協同與個人才華同等重要。
在7月的第二季度財報會議上,Meta已將2025年總支出預期下限上調至1140億至1180億美元之間。公司同時預計,「2026年的費用同比增長率將高於2025年」,暗示其AI投資將持續加速。
市場方面,Meta股價今年以來保持強勁上漲態勢,於8月中旬創下約789美元的歷史新高,並持續維持在700美元以上區間。截至10月24日,Meta收盤價約為738.36美元,市值逼近1.86萬億美元。
分析師普遍將這一表現歸因於其廣告業務的穩健增長以及AI帶來的潛在收益。公司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2%,營業利潤率高達43%,顯著領先於多數競爭對手。Meta指出,由AI驅動的廣告定位顯著提升了用戶參與度與廣告定價能力,成為利潤躍升的關鍵推動力。
過去12個月中,Meta凈收入已突破710億美元,並持續通過股票回購等方式回饋股東。多家媒體分析認為,儘管公司推進裁員,但其利潤增長與AI產品落地仍使投資者保持信心。
風險依然存在。現實實驗室持續虧損,僅第二季度就達37億美元,且當前公司估值已處於相對高位。有策略師警告,Meta股價的溢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AI戰略的後續執行效果。
不過,多數分析師仍對扎克伯格抱有期待,認為他過去已多次成功推動戰略轉型。此次他所傳遞的信息依然明確:Meta將繼續加速推進其人工智慧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