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0 10 月

處在中美「戰場」夾縫中,亞洲各國尋求平衡

處在中美「戰場」夾縫中,亞洲各國尋求平衡

2019年,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

上周日,「空軍一號」在馬來西亞降落,特朗普的亞洲之行由此開啟。此行他將與中國最高領導人會晤,並訪問一個因中美競爭而經歷深刻重塑的地區。

在這種新型的超級大國競爭下,他和習近平就世界秩序問題提出了截然不同的願景,而這些願景將影響到韓國的晶元工廠、越南的生產線、南海的爭議水域,以及台灣這個自治島嶼的地位。

與冷戰不同的是,爭奪權力和影響力的「戰場」不僅聚焦于軍隊和艦艇,還包括供應鏈、港口和數據中心。亞洲各國政府正日益面臨選邊站隊的壓力。泰國、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等夾在中間的國家必須權衡如何從競爭中獲益,而不被競爭所挾持。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庄嘉穎說:「該地區的國家不希望被視為只是美國和中國在它們頭上談判、隨意擺弄的棋子。」

「他們希望擁有自主權,更願意華盛頓和北京爭相來拉攏,以便能在兩大強權之間取得平衡,」他補充道。

過去這可能更容易實現——那時美國與亞洲的互動更為積極。在以前,美國總統的到訪往往被視為一種保證,表明在日益強硬的中國面前,華盛頓會支持該地區的盟友。

然而,當特朗普周上日抵達時,美國對其盟友和夥伴的承諾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關稅引發的不滿以及美軍部署前景的不確定性,令盟友關係備受壓力。

今年8月,美韓兩國在韓國驪州舉行聯合軍演。作為美國的盟友同時又是中國的貿易夥伴,兩大國的關係走向涉及韓國的切身利益。

通過向周邊國家提供貿易協議和投資機會,北京方面正試圖利用這種不確定性,同時北京也在更廣泛地宣示其作為唯一有意願、有能力抗衡特朗普政府的超級大國地位。中國已警告周邊國家,若與華盛頓聯手限制對華貿易,將面臨嚴重後果。

「為一己一時私利,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中國商務部今年曾經用成語暗示,試圖討好特朗普政府既危險又徒勞。

當特朗普與習近平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會晤時,亞洲各國政府——即便是韓日等美國盟友——難免會產生被晾在一邊的感覺。兩國元首的會談將左右全球經濟的天平,對話可能引發或者避免又一場全面的貿易戰。

特朗普希望習近平取消對稀土出口的新管制、恢復對美國大豆的採購,並加大力度管控用於製造高度成癮性阿片類藥物芬太尼的中國化工原料。專家指出,最重要的是他需要營造出與習近平達成協議的觀感,以此強化其強人形象。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領導人則希望特朗普取消對華關稅,放寬對半導體等美國技術對華出口的限制,以及放鬆對中國在美投資的限制。若特朗普釋放出願意減少對台支持的信號,對習近平而言將是錦上添花。

習近平很可能帶著一種中國佔據上風的心態進行這場會談。中國對幾乎所有現代科技產品都必需的稀土元素實施了新的出口管制,這為他提供了強有力的談判槓桿。而美國要找到合適的替代供應仍需數年時間。

今年,在美國北達科他州羅傑斯的糧倉。特朗普希望習近平能恢復採購美國大豆。

不過,這些出口限制也可能削弱北京在國際舞台上拉攏他國的努力,包括此前曾承諾要在減排方面採取更多行動,並升級與東南亞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

「他們捍衛多邊主義,聲稱自己不稱霸,不脅迫他國,」歐亞集團中國事務負責人、前美國駐華使團副團長米德偉(David
Meale)說。「但我認為他們並沒有完全意識到,這對世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他指的是稀土管制措施。

當特朗普抵達東南亞時,美國的聲譽也同樣面臨審視。各國仍在努力應對他那一系列廣泛關稅帶來的衝擊——這些關稅嚴重打擊了依賴出口的經濟體。

與此同時,外界對美國的不信任也因特朗普政府突然削減對外援助,以及華盛頓對以色列在加沙行動的支持而進一步加深。在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馬來西亞,特朗普極不受歡迎,以至於首相安瓦爾·易卜拉欣不得不澄清:此次邀請這位美國總統來訪是基於東盟輪值主席國身份,並非改善兩國關係的主動示好。

這種疑慮因中美日益加劇的摩擦及其對長期不願選邊站地區的潛在影響而加深。

布魯金斯學會東南亞問題專家琳恩·郭表示,鑒於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許多東南亞國家正嘗試加深與海灣國家和歐洲的聯繫。

上個月,在越南胡志明市郊外的同奈港,集裝箱正在裝船。東南亞國家仍在努力應對特朗普那一系列廣泛關稅帶來的衝擊——這些關稅重創了它們依賴出口的經濟。

「話雖如此,考慮到中國的地理鄰近以及持續的區域參與,東南亞各國可能會出於戰略考量或現實需要而進一步向中國傾斜,」她說。「北京通過長期與該地區建立的雙邊及多邊經濟、戰略和外交聯繫,已佔據有利地位,足以從華盛頓留下的任何權力真空中獲取最大利益。」

當特朗普前往日本時,中國無疑將成為重要議題。他將在那裡會見高市早苗——這位剛當選的新任日本首相是日本歷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在競選期間,高市早苗曾表示,可能會在對待特朗普政府的問題上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但她最近語氣趨於溫和,承諾將努力維護前任於7月簽署的貿易協定。

高市早苗預計將把與特朗普建立良好關係作為優先事項,藉助他們對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共同敬仰來拉近距離。於2022年遇刺身亡的安倍一直是高市在政治上的導師。

她還可能在會談中提出中國在亞洲日益增長的軍事與經濟影響力所引發的擔憂。

韓國同樣存在類似的憂慮。這個美國傳統盟友日益陷入兩難境地——它一方面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又離不開對華貿易往來。韓國希望預計於周四舉行的特朗普與習近平的會晤能有助於緩和雙方緊張關係,從而為自己贏得更多戰略迴旋空間。

在8月訪問華盛頓期間,韓國總統李在明承認,隨著兩個大國競爭加劇,維持原有的平衡越來越困難。他表示:「如今已不可能再繼續維持那種邏輯了。」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