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9 7 月

《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三十六 ● 啼笑皆非的新聞

自周興和在《四川日報》上打出「尋人啟事」後,妻子小申這才與他通了電話,他才知道了妻子的行蹤。接到電話,周興和心急火燎地立即驅車趕到綿陽,來到岳父母家裡。

「你又來幹什麼?」岳母一見他,像前幾次那樣,就想關門謝客,「我們沒找你要人,你倒三番五次來找我們要人!」

0df431adcbef7609a72d9648e8ce2bcb7dd99eda

「既然我和小申已是夫妻,我當然要對她負責。」周興和耐著性子說道,「她給我來了電話,她就在你這裡。」

「丟人現眼,在報紙上去打什麼廣告。我們是正經人家,你不怕丟人,我們還丟不起這個人。」

「那不是打什麼廣告,那是『尋人啟事』。」周興和說,「人走了幾個月不露面,你們擔心,我也同樣擔心呀!」

「那你來到底要想幹什麼?」

「你們放心,我來既不是找她要錢,也不是找她要車。」周興和誠懇地說,「我只是想和她見面好好談談,消除一些誤會,讓她回家大家好好過日子。」

費了半天口舌,岳父母這才答應他們見面。

幾個月不見,小申明顯地消瘦憔悴了,可見這幾月她也過得並不輕鬆。可在他們倆夫妻交談時,岳父母和她姐姐、姐夫就在一旁氣咻咻地守著,生怕小申吃虧。在這樣的情形下,夫妻倆怎麼能怎麼交流感情,交換思想,達到相互諒解的目的呢?

「我和小申到外面單獨談談吧。」周興和請示岳父母。

「不行,我們要對她的安全負責!」岳父母斷然拒絕,「你把她弄到外面去,誰知道會幹出一些什麼事情來!」

「我們現在還沒離婚,在法律上我們應該還算合法夫妻吧?夫妻之間,交換一下思想,求得相互的一些諒解,這你們應該能夠理解的吧?」

「你們結婚的時候我們就不同意。」岳母大聲叫了起來,「原先,你欺騙她年輕,現在再要欺騙不行了!」

「退一萬步講,我和小申就是不能在一起生活了,可事情總得有個了結吧?」周興和依然耐住性子,心平氣和地說道。

「你們要了結,這可以,但我們不放心!」岳母依然堅持道。

「那你說怎麼辦呢?」

「要談就在這裡談,你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要背著我們談呢!」

「這個樣子,就像做生意談判,夫妻之間怎麼能這麼談呢?」

「你要叫她到外面去談可以,但必須給我們打個借條!」岳母說道,「在什麼地方談,談多長時間,多久把人給我們還回來!」

「可以。」一股火氣從周興和心裡一下冒了出來,雖然我和小申產生了矛盾,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名義上畢竟還是合法夫妻,世界上哪有丈夫「借」自己妻子的呀!但一瞬間他冷靜下來,「這樣吧,你們不放心,我可以給你們打張借條,就借半天,保證在下午5點半以前給你們送回來!」

「那你給我寫!」

一件能產生社會新聞效應,讓新聞媒體倍感興趣的事就這樣發生了。

周興和在「借妻」條上這樣寫道:「今借到岳母黃某二女兒(即周興和合法妻子申某),到指定地點綿陽市富樂山公園,談心3個半小時,於當天下午5點半以前必須歸還。借妻人,周興和。」

落款簽名人,有周興和岳父、岳母、小申的姐姐、姐夫,另外還有3個中間人。

「小申哪,我們兩人是自覺自愿走到一起來的。我們之間產生了一些矛盾,只能通過我們自己來解決,旁邊的人看起來似乎是在關心你,但恐怕是別有用心哪!」周興和說得很坦誠,「這些日子來,每當想起我們在鹽亭、綿陽時經歷的那些風雨,我覺得,我們就沒有非得要分手的必要。」

在富樂公園裡,周興和給小申通談到了家庭、小孩和老人;談到了過去、現在和將來。他勸妻子,儘管父母對她的關心無可厚非,但也要有自己的主見,更不要受到旁人的慫恿和利用。通過過幾個小時的交談,他覺得自己理解了小申的苦楚,小申似乎也理解了他的苦心。最後,周興和原諒了她拿走家裡的錢、開走工廠的車、不辭而別的舉動,勸說她還是回家,回到廠里一起共同辦好企業。

過了幾天,小申通過明查暗訪,確實證明周興和沒有外遇後,她離開綿陽,回到了成都的家裡,回到了廠里繼續工作。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

曾經撕破過的衣服,補好了難免還留有疤痕。夫婦倆想和好的初衷,在現實生活面前,在旁人「好心」地插手和慫恿下,沒過幾個月,不少矛盾又漸漸暴露出來。

這年秋天,隨著公司經濟狀況好轉,周興和為了履行自己當初的承諾,把前妻王瓊華和她老伴從三台接到了成都,給他們買了房子,並承擔了他們的生活費;同時,為了報答當年鄉親們對他一家人的關照,周興和又把幾十個窮鄉親接到公司,給他們安排了工作,並付給他們不低的報酬;另外,他回到三台縣,聽說家鄉魏河上的破鐵船被大水沖走,老人孩子冬天過河只能淌水時,他又慷慨地捐獻了幾萬塊錢,讓村民們重新打造了一隻水泥船,解決兩岸村民過河難的問題。

這一切,難免不引起小申家人的猜忌和不滿。

既然如此,後來小申的家人就提出,既然親兄弟都要明算賬,那麼夫妻之間也應如此。為了體現公平,廠里每賺一筆錢,兩人都要把賬分開,年終最後結算,結算後歸在各自名下。

但,如此一來,這還算一個家嗎?這還算一家人嗎?這是在辦企業嗎?周興和當然不答應。於是,沒過幾個月,經濟上的矛盾又逐漸凸顯出來,而且似乎還到了沒有調和的境地。

這種矛盾,有時甚至到了非常尖銳、一觸即發的地步!(作者:舒德騎)

轉自:http://www.rmfzjj.net/shehui/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