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 11 月

男子辞去高薪工作做自媒体:坚持朴素语言讲金融

“伙伴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镜头前,一个戴着眼镜,下巴泛着青茬的中年男子语调沉稳,讲述着自己的观点,这便是被网友亲切称为“朴素大哥”的博主。

今年38岁的他,在某平台上拥有242万粉丝,其作品聚焦教育、经济和消费等领域,擅长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生活场景类比,风格十分接地气。他说,自己的初心就是想让老百姓读懂财经。

九派新闻注意到,他在账号里自我介绍“人民大学管理学本科,经济学硕士,从央企铁饭碗混到了自媒体个体户”。在视频里,他说自己是从山东平度一个小山村里走出的“小镇做题家”,毕业后进入房地产、公募基金等行业,曾经也有一份年薪百万的收入。

36岁,他毅然辞职选择成为一名自媒体博主。问及转型原因,他说感觉打工的日子也过够了,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走上山巅,或者坠入深渊”。

他经历过流量低迷,也曾因焦虑而走上“歪门邪道”,但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风格,找到破局之法。如今,他靠流量费和版权费已经足够支撑生活,额外的广告、带货也增加了他的收入,“(做自媒体)要比我原来上班挣得多”。

对话当事人。

【1】辞职信上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九派新闻:你是何时转型做自媒体的?

朴素大哥:最早是2018年,当时我在阳台养多肉,在网络上分享养多肉的知识,跟我主业没关系,纯属业余爱好。或许是自媒体红利期,谁讲谁都会火,或许是我讲得比较好,没做几条视频就火了。这也点燃了我对做自媒体的兴趣。

九派新闻:然后呢?

朴素大哥:隔了一两年后,我在全国百强的民营地产公司做融资,当时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工作压力也比较大,整个融资团队就被裁掉了。失业那段时间,我就觉得我养多肉也能讲,财经应该也可以讲,就重新起了个账号讲金融。接着也是因为做自媒体,被国内头部的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发现,又回到了金融行业。

男子辞去高薪工作做自媒体:坚持朴素语言讲金融

朴素大哥讲牛市的视频获得42万点赞。图/受访者账号截图

九派新闻:同事知道你在兼职做自媒体吗?

朴素大哥:当时有一个项目的庆功宴,我的一些同事就打趣说:“你是想当网红吗?”就把我的这些视频翻出来,在酒桌上传阅,挺尴尬。

九派新闻:为什么选择辞职?

朴素大哥:在公募基金干了两年,36岁时我辞职了。打工的日子感觉也过够了,我还记得我辞职信上写的内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或者走上山巅,或者坠入深渊。打工得到的东西,我基本得到了,并且拥有了一定积蓄,生活能有保障。其间自媒体账号我做得断断续续,尽管号已经有点荒废了,但还是积攒了七十万的粉丝。

在我工作的那两年,也算是自媒体的红利期,跟我同期情况差不多的博主粉丝都在往上涨,我还是有点眼红的。反正自己工作了那么多年,想走出来试试。2023年开始全职做自媒体。

九派新闻:家里人支持你的决定吗?

朴素大哥:家里人肯定是不支持的,但我能给我家里人一个交代,即使我真的两三年甚至五年挣不到钱,现金流也是不会断的。而且人很多时候,还是得自己做决定,不一定非要听家里人的。

九派新闻:注意到你的账号叫“朴素之道”,为什么会想取这个名字?

朴素大哥:最开始叫朴素财经,随着我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多,读的书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做自媒体的这些年,自己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而且自媒体写稿、录视频是对自己帮助很大的一件事。

从一开始只讲财经,到各领域都会涉足。无论是经济、金融还是教育,很多时候它们的底层逻辑是一致。慢慢地,讲得多了,思维也会往外扩,很多事情都会有自己的观点,这才把账号名字改为“朴素之道”。

【2】流量低迷的破局之道,还是要做回自己

九派新闻:每天发布视频前会做哪些准备?

朴素大哥:也没什么准备,每天想到一个写一个,像写一篇高考作文。其实当自媒体博主有一个特点,就是你看到一个点,就会自然而然想着能不能变成一条视频,变成一篇文章。

比如说在读书过程中,或者刷到其他博主视频,跟朋友聊天过程中,甚至教育孩子的过程。这些场景下你萌发的观念,就可以把它写下来当成素材。有时候我会先记下一两句,然后晚上再把它写下来,有时候也会立刻写。一个视频一般就是一篇文稿,原则是不关心文稿长短、视频长短,就是把这件事说明白。

九派新闻:为什么选择出镜露脸?

朴素大哥:我其实最初是不出镜讲话的,用动画、文字等制作画面,但后来觉得观众更能记住一张脸,再加上露脸的效率是最高的。我的一个理念就是用最小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完成一件事情的投入,所以就选择露脸。

朴素大哥账号简介。图/受访者账号截图

朴素大哥账号简介。图/受访者账号截图

九派新闻:视频账号流量有过低迷的时候吗?

朴素大哥:在私募基金工作的时候,那两年工作也挺舒服的,但人都有惰性,账号就不怎么更新了,然后流量就很低迷。我还把那两年的视频隐藏起来了。

我刚辞职的时候也一直掉粉,从八十万掉到了七十万。掉粉到七十万后,又过了将近十个月,这十个月内我讲什么也还是没人听。后来我坚持日更,情况就慢慢好转了,到现在我也努力保持日更。

九派新闻:你是如何应对的?

朴素大哥:流量低迷时,我也学了一些现在看起来有点歪门邪道,为迎合观众的方式,比如如何在视频里加钩子,如何开头。但现在看来,做自媒体还是要坚持做自己。这个观点我也讲过很多次,坚持做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最终你会发现破局之道,还是要做回自己。

九派新闻:现在还会对流量变化感到焦虑吗?

朴素大哥:低迷的时候、账号流量刚恢复起色时,我会比较关注流量,也比较焦虑,经常去后台刷新。但现在已经不会了,其实只要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不管讲什么,都会有人愿意倾听,愿意出来跟你互动。

九派新闻:有过创作瓶颈吗?

朴素大哥:我觉得这个是随着你创作时间越长、知识的增长,讲的话题是越来越多的,只要是以生产内容为主的博主,我觉得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但如果你要是为了挣快钱,这个路会越走越窄。

【3】想把有价值的财经报告翻译给老百姓

九派新闻:网友觉得你的视频很接地气,多用比喻描述抽象的概念,你是如何做到的?

朴素大哥:有人曾说过,当你把一个东西了解透彻了,你就会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比喻讲出来。我经常拿生活中的场景举例,最初做这个账号也就是抱着用最朴素的语言给大家讲清楚的想法。那时金融行业养了很多研究员,可不管是券商研究员,还是基金研究员,这些都是高学历人才,但他们写的很多报告,都难以让老百姓看到,让老百姓理解。

但金融的本质,不管是银行、信托还是券商,最后都是要面对老百姓的,所以当时我跟我同事吹牛,我说我想改变金融研究员这个行业,我要把这些有价值的报告翻译给老百姓,让他们能够看懂。这也是我当初做账号讲财经的一个初心,然后就一直保持使用朴素的语言。

朴素大哥的工作室。图/视频截图

朴素大哥的工作室。图/视频截图

九派新闻:观点有不被认可的时候吗?

朴素大哥:观点不被认可,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的一件事,这个很正常。我觉得在人文社科领域,没有任何一条所谓的规律或者说公理,是大家没有反对意见的。但我觉得这个挺好,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我是欢迎大家来批评和反对的,道理不辩不明。如果真的来讨论问题,我还是愿意跟他交流的,但如果是观点不一致直接人身攻击、谩骂的那种,我就会一笑而过了。其实我的很多灵感都是从我的评论区中获得,现在有点太多了,看不过来了。

九派新闻:此前的人生经历对你做自媒体带来了哪些优势?

朴素大哥: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我人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所以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都对我做自媒体有帮助。

九派新闻:如今成为一名自媒体博主,你认为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何处?

朴素大哥:我认为人性中还是有这种被看到,被互动的一种需求存在。大家发个朋友圈,肯定是希望被点赞的,愿意被评论的。如果你被看到、被互动、被认可,内心是能够得到一种价值感的。另外,我发布视频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我不知道自己所谓的答疑解惑有没有用,但从粉丝的反馈来看,它是有用的。

九派新闻:相较于此前年薪百万的工作,做自媒体的收入如何?

朴素大哥:像我更新视频,光流量费和版权费都已经足够支撑生活了。再加上接接广告、带带货,收入也挺可观的,要比我原来上班挣得多。我原先上班年薪百万,但它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

九派新闻:对于未来账号的内容深耕,你做了什么规划?

朴素大哥:未来账号内容规划,我没什么想法。原先在单位时我就特别讨厌各种预测、规划和流程。我其实辞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工作。现在就我一个人做账号,可能未来会招几个人。我打算下周开始卖书,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多想法和资源,汇集起来就能够成为一本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