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 11 月

特朗普向習近平作出重大讓步:暫停擴大出口管制

特朗普總統與中國領導人在周三韓國會晤中達成的讓步並沒有推動美中關係向前發展,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讓局勢退回到此前的貿易休戰狀態。

特朗普同意撤銷部分加征的關稅,並暫緩對中國船舶徵收的新費用。中國則承諾暫緩實施10月頒布的稀土管制措施,恢復採購美國大豆,並新增了嚴管芬太尼前體化學品出口的承諾。

但美方的一項政策逆轉因開創先例尤為引人注目。特朗普政府已同意暫停實施一項擴大對華技術限制的規定,為期一年。這項僅出台四周的規定原本旨在擴大「實體清單」(針對威脅國家安全的外國企業的貿易黑名單)的覆蓋範圍。

前政府官員與分析人士在周四指出,此舉似乎是美國首次在貿易談判中對國家安全相關技術的管控作出讓步。他們稱,這對中方而言可能是一次重大突破,因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希望就這類被稱為「出口管制」的措施與美國展開談判。

曾在喬治·W·布希政府擔任出口管制官員的克里斯托弗·帕迪利亞表示,這是美國政策的重大轉變。他透露歷屆美國政府與中方談判時,中國官員都不斷要求放寬出口管制措施。

「我們當時都有標準回應口徑,第一條就是:『這是國家安全問題,不會在貿易談判中討論』,」帕迪利亞補充道。

他還說:「出口管制如今成了可被拿來交易的籌碼。這是在拋棄幾十年來的慣例。」

諮詢公司亞洲集團負責人、前共和党參議員本·薩斯的國家安全顧問布雷特·費特利贊同此觀點,認為北京在此次峰會中成功實現了其長期目標——將以國家安全為重點的出口管制與更廣泛的貿易談判做捆綁。

費特利說:「科技競爭如今已成為定義美中關係的核心,而在這一點上,習近平主席贏得了美國方面的重大讓步。」

不過特朗普政府似乎並未在出口管制問題上作出某些批評人士擔憂的更大讓步。周三前往韓國途中,特朗普曾暗示將與中國領導人討論英偉達Blackwell尖端晶元的銷售事宜,這一提議隨即遭到兩黨議員的強烈反對。

許多商業團體對美中關係恢復穩定表示歡迎,認為這將促進貿易和經濟的增長。但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鑒於中國掌握著關鍵礦產的命脈,特朗普政府除了放寬技術管制外幾無選擇。去年12月,北京首次對稀土礦物出口實施限制;之後在今年4月和10月又進一步升級管控措施,以回應特朗普的貿易戰。

中國在稀土礦產的開採加工及磁體製造領域佔據主導地位,這些材料廣泛應用於電池與電機之中。中國的管制措施嚴重衝擊全球汽車、航空、軍工及半導體產業的供應鏈,一些企業被迫暫停生產。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曾稱這些限制措施是「對準整個自由世界供應鏈與產業基礎的火箭筒」。

隨著今秋美中關係再度緊張,業內高管表示,礦物和磁體的供應已再度出現短缺。

有分析認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決定,實屬對美國技術管制的自然反應——美國使用類似的全球許可制度來限制中國獲取先進晶元。這些分析人士指出,在作為被限制的對象多年之後,中國必然尋求建立自己的強力管控系統。

諮詢公司Minerva Technology
Futures戰略主管艾米麗·本森表示,美國似乎沒有料到其他國家會效仿其建立類似管制體系,這「著實令人詫異」。但「這不過是時間問題」,她說。

也有人指責特朗普政府的對華行為失當。他們認為,正是今春特朗普激進的關稅威脅為中國提供了試驗新手段的契機,而美國政府缺乏連貫戰略,更是讓中國有機可乘,得以推進其長期謀求的改變。

今年4月,特朗普推出高額關稅後,中國實施了稀土出口限制;隨後兩國在5月於日內瓦達成一項貿易戰臨時停戰協議。但就在會談次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新規,宣布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中國科技企業華為製造的人工智慧晶元都將被視為違反出口管制規定。此舉激怒了中國,促使其再次收緊稀土出口。

今夏,兩國在歐洲的幾個首都舉行了一系列會談,試圖穩定關係。但9月特朗普與習近平通話後不久,美國出台新規,將「實體清單」的限制範圍擴大至控股子公司,再次引發中方強烈反彈。10月,北京宣布對稀土礦產及其製成品實施廣泛的全球貿易管制。

中國官員稱,美國的措施(例如50%實體清單規則)違反了此前雙邊會談達成的共識。一些美國官員對商務部在時機選擇與統籌協調方面的失誤表示不滿。但在公開場合,美國仍堅持表示,從未承諾暫停實施出口管制措施。

在上周接受CNBC採訪時,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表示,中方「不斷提出各種說法,其真正意圖是對世界經濟實施控制」。

他說:「他們在利用其它的一切作為借口。」美國曾承諾通過降低關稅換取中國保證稀土自由流通,他補充道,「我們履行了承諾,而中方卻未信守諾言。」

在總統與習近平會晤之後,美國一方似乎作出了更為明確的讓步。白宮發言人周四證實,美國已同意暫緩將實體清單適用範圍擴大至控股子公司,有效期一年。

此舉受到部分人士歡迎。此前科技企業高管及遊說團體曾批評「50%規則」,稱其要求的盡職調查標準過於嚴苛甚至無法實現。

該規則極大拓展了實體清單的管轄範圍,導致部分企業的貿易陷入停滯。根據專門分析中國數據的Wirescreen平台統計,此規則使實體清單涉及的中國相關實體從約1300家激增至逾2萬家。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