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 11 月

最高法院將裁決川普關稅合法性 「美國優先」受考驗

最高法院將裁決川普關稅合法性 「美國優先」受考驗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圖/達志/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將於美東時間5日在聯邦最高法院(US Supreme
Court)應對小型企業以及數個州提出的訴訟,這些原告主張政府所施行的大部分關稅違法,應被撤銷。若法院支持原告,川普的貿易政策將遭遇嚴重挑戰,包括他在今年4月首度宣布的全球性關稅計劃,且政府還可能需退還已透過關稅徵收的數十億美元進口稅。

據《BBC》報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的最終決定將在經過數月的辯論與案件細節討論後作出,並最終進行投票表決。川普將這場法律之戰形容為史詩般的對決,並警告說若敗訴將限制其貿易談判的策略,甚至危及國家安全。

川普2日還透露,他將不親自出席聽證會,以免導致注意力被分散,「我非常想去……但我不想做任何會減損這個決定重要性的事情,這不是關於我,而是關乎我們的國家。」川普此前曾宣稱,如果案件敗訴,美國將在多年內陷入「疲弱」及「財務混亂。」

對於許多美國及全球企業而言,這場官司的結果同樣事關重大。企業長期承受快速變動政策的影響與經濟損失。以美國玩具零售商「Learning
Resources」為例,該公司大部分產品在海外製造,因此他們正控告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其執行長沃爾登貝格(Rick
Woldenberg)指出,僅今年的關稅就將導致公司損失約1,4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3億元),是2024年的7倍。該企業自今年1月以來已被迫調整數百項商品的製造地點。

然而,許多企業對於法律戰能否勝訴仍持保留態度。咖啡公司「Cooperative Coffees」共同創辦人哈里斯(Bill
Harris)表示,「我們希望法院裁定違法,但也在準備最壞的情況。」自4月以來,該公司已因為進口咖啡來自10多個國家,而支付約13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000萬元)的關稅。

瑞士巧克力商布洛赫(Daniel Bloch)的公司「Chocolats Camille
Bloch」長期向美國出口符合猶太教規的巧克力,新的關稅使他們必須自行吸收約1/3的成本,才能維持售價和銷量,這對公司利潤造成巨大且不可持續的影響。他希望川普能重新考慮整體的關稅政策,但也坦言情況不樂觀,「那將是最簡單的方式。如果法院取消關稅,我們當然會視為正面信號,但我們不相信這能完全解決問題。」

這場官司也成為對川普總統權力的1次測試。法律分析師指出,很難預測聯邦最高法院的最終判決,但若裁定支持川普,將擴大他及未來總統在貿易議題上的許可權。此案核心在於川普政府依據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施行的關稅。川普透過宣告緊急狀態,得以迅速發佈命令,繞過較長時間的程序。

川普於2月首次援引該法對中國、墨西哥及加拿大的輸美商品徵稅,理由是這些國家的毒品走私構成緊急情況。今年4月,他再次動用該法,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商品徵收10%至50%不等的關稅,並稱美國貿易逆差構成「非比尋常且異常的威脅」。這些關稅在夏季分批生效,美國同時敦促各國達成「貿易協議」。

反對者指出,IEEPA授權總統管理貿易,但未提及「關稅」一詞,且憲法明文規定,只有國會(Congress)有權徵稅。對此,國會2黨成員均主張,關稅、稅款應由國會制定。超過200名民主黨議員及共和党參議員穆爾科斯基(Lisa
Murkowski)已向最高法院提交簡報,指出IEEPA未賦予總統以關稅作為貿易談判籌碼的權力。上週,參議院象徵性通過3項決議,反對川普關稅,包括結束總統宣告的國家緊急狀態,但共和黨人多數的眾議院不太可能批准。

3個下級法院的裁定均已對川普政府不利。最高法院聽取辯論後,最晚將在明年6月前作出裁決,但多數人預期結果將於明年1月出爐。無論裁決如何,均涉及已繳納約900億美元的進口稅,約佔今年9月前美國關稅收入的一半。若裁決延至明年6月,相關金額更可能膨脹至1兆美元。

若政府需退稅,「Cooperative
Coffees」已表明「絕對」會試圖追回款項,但仍無法彌補關稅造成的所有混亂。該公司已額外申請信用額度、調整售價並以低利潤經營,以求生存。創辦人哈里斯形容,「我的精力從未被如此消耗。該議題主導了所有討論,幾乎榨乾了你的生命力。」

白宮則回應,若敗訴,將透過其他法律途徑徵收關稅,例如允許總統在150天內徵收最高15%關稅的法案。但這些方式需完成正式通知等程序,仍可為企業緩解部分壓力。貿易律師墨菲(Ted
Murphy)指出,「這不只是關乎金錢,總統可在週日宣布關稅,週三即生效,無需事先通知,也沒有實際程序。對企業而言,這才是案件真正的關鍵。」聯邦最高法院

目前尚無明確跡象顯示最高法院將如何裁決。過去法院曾推翻前總統拜登(Biden)時期的學生貸款減免政策,認定為行政權過度擴張。但最高法院目前的1位首席大法官和8位大法官中,有6人是由共和黨任命,其中3人更是川普提名的。

對此,法律專家佩施(Greta Peisch)認為,「最高法院有可能朝各種方向裁決。」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高級研究員懷特(Adam
White)則預期法院將推翻關稅,但可能避開「何謂國家緊急狀態」等問題。

此案已影響白宮貿易談判的進度,包括7月與歐盟達成的協議,歐洲議會目前正考慮批准該協議。歐盟前國際貿易總監克拉克(John
Clarke)透露,「在看到美國最高法院的裁決結果前,歐洲議會不會採取行動。」

新聞鏈接>>

「美國優先」受考驗 川普全球關稅面臨最高法院挑戰

(中央社華盛頓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最高法院將於5日舉行聽證會,就川普前所未見地動用總統權力、實施大範圍全球關稅的合法性展開辯論。此案觸及川普經濟議程核心。

重返白宮以來,川普援引「緊急經濟權力」,對美方認為不公平的貿易行為課徵「對等關稅」,同時另行對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墨西哥、加拿大與中國加徵關稅。

但這些作為川普「美國優先」貿易政策關鍵支柱、旨在保護並提振美國產業的關稅,很快就遭到法律挑戰。

一個下級法院5月裁定川普超越職許可權制不當徵收關稅,但由於政府上訴,這些關稅得以暫時維持。

聯邦巡迴上訴法院(Federal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8月以7比4的裁決結果認定關稅違法,並維持下級法院判決,川普隨即將案件上訴至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的最終裁決將具有重大影響,但可能耗時數月。

在保守派佔多數的最高法院中,法官可能裁定這些關稅違法,阻止美國對全球商品課徵相關關稅;也可能支持川普的做法,為更多新關稅開啟大門。

本案同時關乎數以十億計美元的關稅收入,以及川普藉由關稅施壓、換取更有利貿易協議或達成其他政治目標的策略。

然而,最高法院的裁決,不會直接影響川普針對鋼鐵、鋁材與汽車等特定產業所施加的關稅。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