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作文」風波之前,俞敏洪曾調侃自己和董宇輝、孫東旭之間是「三角戀」關係。俞敏洪可能是口誤,因為三角形最為穩固,三角戀卻往往難以長久。一語成讖,不久後風波爆發,董宇輝出走,兩年後的現在,孫東旭也掛冠而去。東方甄選鐵三角唯余俞敏洪。
11月6日,俞敏洪以一封公開信,宣布東方甄選前CEO孫東旭離職。
俞敏洪稱孫東旭為東方甄選「創始人」,並且肯定了他的付出,「沒有東旭的努力和堅忍不拔的奮鬥,就不可能有東方甄選的發展和今天。」

孫東旭已追隨俞敏洪18年。在東方甄選轉型初期,被俞敏洪欽點為CEO,是東方甄選供應鏈的關鍵人物,主導構建了東方甄選的自營體系和自有APP。
然而,那場引起輿論震蕩的「小作文風波」,將孫東旭、董宇輝二人推至對立位置,也讓俞敏洪一度陷入「二選一」困局,最終風波過去,董宇輝在一年前離職,如今孫東旭也離開了。
至此,「小作文風波」中的兩位當事人,皆已離場。
如今,東方甄選正步入一個沒有董宇輝、也沒有孫東旭的全新時期,昔日的「三角」關係,只剩下俞敏洪一人。接下來,東方甄選又會走向何方?
A
自2023年被罷免CEO以來,孫東旭就以東方甄選和俞敏洪顧問身份參與到公司事務中。也就是說,近兩年東方甄選的一些路線和措施,背後或多或少都有孫東旭的身影。
包括今年東方甄選在資本市場上回暖,背後也有孫東旭堅持產品路線的原因。
得益於東方甄選的多款自營產品,特別是東方甄選衛生巾大獲好評,在沒有流量IP的情況下,東方甄選的股價一度在今年八月份漲到了54港元/股,超越小作文事件爆發前的水平,接近轉型以來的最高點76港元/股。

實際上,作為東方甄選前CEO,孫東旭對東方甄選的貢獻不可謂不大,正如俞敏洪所說:沒有孫東旭,就不可能有東方甄選的今天。
時間回到四年前,2021年,東方甄選面臨轉型,俞敏洪提出直播帶貨,跟隨他14年的孫東旭臨危受命,出任東方甄選CEO。
在俞敏洪的策劃和孫東旭的執行下,東方甄選走上了一條與當時主流MCN不同的路子,即產品驅動之路。
一是對供應鏈的建設,由孫東旭主導構建。《中國企業家》雜誌曾報道,東方甄選初期,孫東旭就帶領團隊深入到全國各地的原產地上游考察和挑選產品。
如今,東方甄選已建立起覆蓋自營產品、源頭工廠、倉儲物流乃至獨立APP的完整體系。其中,自營品更成為支撐東方甄選八成營收的關鍵。
其二,則是在與主播的合作模式上,東方甄選堅持普通的僱傭模式,不給主播們分成。
最終,東方甄選搭建了自己的產品模式。這種模式,也讓東方甄選在後續面臨不穩定因素時,經受住了市場考驗。
但是作為曾經的職業經理人,孫東旭最備受爭議的一點是,不願去適應新的規則,以至於在小作文風波中,站在董宇輝的對立面,最終導致自己失去CEO一職。

究其原因,是東方甄選在直播時代仍然固守傳統公司的僱傭制,拒絕與核心主播建立新型合作關係,這更是公司治理邏輯與新時代個體價值之間的矛盾。
而這套模式的「堅持者」正是以孫東旭為代表的管理層。
俞敏洪曾說過,「小作文風波」之前,自己給管理層開了無數次會議,提出必須改變跟優秀員工的關係,「但怎麼說都不聽,因為覺得管得得心應手了。」
孫東旭的這種認知,也在後期間接引發了另外一位有影響力的主播的離開。
今年6月,東方甄選內部粉絲僅次於董宇輝的主播頓頓,宣布離職。頓頓曾在直播間透露,公司拒絕了自己的綜藝簽約。孫東旭則在直播間回應稱,公司鼓勵主播發展,但不希望歷史上出現過的風波再繼續困擾公司的小夥伴。
作為職業經理人,孫東旭功過都有。雖然為東方甄選打下了紮實的產品根基,但是卻也間接導致了公司核心資產之一的董宇輝的離開。
董宇輝的離去,對東方甄選造成了實質性衝擊。東方甄選2025財年的總GMV為87億元,而2023財年和2024財年分別為100億元、143億元;抖音已付訂單數量為9160萬單,而2023財年、2024財年分別為1.4億單、1.8億單。
B
顯然,一個沒有頭銜的職業經理人的離職,不會比一個核心主播的流失帶來的影響大。
正如海豚社創始人、電商專家李成東所說,東方甄選的供應鏈體系,已經過系統化運營逐漸穩定下來。孫東旭的離職本身對東方甄選影響不大,公司真正的重創來自於董宇輝的離開。
而離開東方甄選的董宇輝,早已開闢了自己的一番天地。2024年,董宇輝帶領與輝同行拿下了一年超百億的GMV,據新榜數據預估,「與輝同行」成為2024年抖音帶貨銷售額最高的直播間。
「字母榜」曾結合東方甄選財務數據,對董宇輝賺多少錢進行了一個大致估算,僅2024年上半年,與輝同行的實際凈利潤為2.8億元。其中,1.4億元歸屬於董宇輝,剩下屬於與輝同行公司。
進入2025年,董宇輝持續狂奔。今年3月,與輝同行的粉絲數量超越東方甄選主賬號,且粉絲數的差距還在擴大,目前,與輝同行粉絲3400萬,東方甄選粉絲2800萬。
與輝同行連續十個月霸榜抖音帶貨月榜,而東方甄選早已掉出帶貨前十名。在剛剛過去的十月份,東方甄選位於榜單第24名。今年雙十一期間,時代財經結合灰豚數據統計,與輝同行22天賣了18億元。
不過,董宇輝也不是沒有面臨困境。
首先是流量困境。字母榜曾分析,與輝同行2025年上半年的日均場觀同比下降45%。其次是品控難題,2024年以來,董宇輝帶貨的多款產品曾陷入產品質量爭議。
這意味著,董宇輝必須要為公司尋求一條新的增長曲線。
董宇輝瞄上的是自營路線,即深入供應鏈。為此,成立公司蘭知春序,目前已經推出自營帆布包這種小商品。如果走自營路線,那麼意味著董宇輝很有可能在未來建立起高品質且穩定的供應鏈。
某種意義上,孫東旭和東方甄選的路子,為董宇輝提供了職業發展上的一個參照。然而,這種影響也是多面的。
最直接的,就是吃過職業經理人「苦」的董宇輝,並沒有為與輝同行設立這一職位,儘管如今董宇輝團隊擴張至700餘人。
今年3月,在接受採訪時,董宇輝被問到「你有一個職業經理人,幫你打點這一切嗎?」董宇輝直言,「沒有。我做所有事情,依據是遵從本性。」
彼時,董宇輝更被問到一個有趣的問題,「你現在是管理者,如果下面出來一個比你還要優秀的人,你會怎麼辦?」
董宇輝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你憑什麼不能接受一個年輕人,後來做的比你優秀。」

之所以有趣,就在於董宇輝遭遇「小作文風波」時,輿論普遍認為孫東旭「容不下」董宇輝。
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董宇輝的管理風格。
董宇輝推崇「放權」的管理理念,秉持抓大放小的原則,主抓公司大方向,而日常管理參與得比較少。他認為,「如果抓大還不放小的話,那有點控制欲過強,而且往往不見得是好事,員工沒有自覺性和主動性,這個組織會迅速僵化。」
如今,董宇輝、孫東旭先後離開舊戰場,董宇輝已經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孫東旭未來何去何從,還有待時間檢驗。
C
隨著董宇輝和孫東旭相繼離開,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東方甄選的路,該如何走,未來又會走向何方?
目前,GMV和流量下滑的問題最為焦灼。東方甄選的2025財年報告顯示,全年營收為44億元,同比下降32.7%;凈利潤為574萬元,同比下降98%。營收下滑的原因是GMV大幅滑坡,2025年GMV同比下降40%。

最近三個月,東方甄選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次不到3億。作為對比,與輝同行直播間三個月為16億人次。此外,達多多數據顯示,在抖音帶貨月榜上,東方甄選已經連續三個月跌出前十五,今年8月更是跌到第28名。
這些問題的根源還是,東方甄選缺少頭部主播。
雖然在孫東旭主導下,東方甄選構建了一套穩固的公司治理體系,產品模式也得到了市場驗證。但是其股價並未完全回到最鼎盛時期,巔峰時期,東方甄選股價76港元/股,而截至11月6日收盤,東方甄選股價再次下滑至21港元/股。
這也意味著,爆品不可多得,產品模式的爆發力可遇不可求,東方甄選最缺失的,還是具有號召力的頭部主播。
如今,東方甄選先後失去了三個流量IP:董宇輝、頓頓、孫東旭。僅剩下一個俞敏洪。
俞敏洪為東方甄選找的出路是,線下線上模式融合,打造東方甄選會員店。不過,這個模式目前並沒有新的進展。
也就意味著,如果東方甄選仍然堅持產品路線,那麼最起碼需要尋找一個和孫東旭一樣懂供應鏈的專業人才,後續解決東方甄選供應鏈和門店模式的問題。
如果考慮MCN機構模式,那麼俞敏洪或者需要親自上場,或者培養其他主播,解決當前頭部IP缺位的問題,並且建立和主播的新型合作機制,用MCN或者經紀公司的運營機製為其服務。
無論選擇哪條路,一個現實問題是:誰能接替俞敏洪,做東方甄選的CEO?
雖然俞敏洪是東方甄選CEO,不過其重心顯然不在東方甄選上,不僅淡出了東方甄選直播間,而且無法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直播中,而是做起了自己的文旅直播。
中國企業家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曾告訴字母榜,東方甄選需要一位能夠管理多渠道內容生產商的CEO,包括建立有效的銷售和營銷策略以推動增長,以及通過管理和激勵制度來保持團隊高效率。俞敏洪可能更適合擔任董事長的角色。
新CEO的問題,也事關東方甄選「接班人」。
早在兩年前,俞敏洪曾考慮過董宇輝作為東方甄選的接班人,彼時的董宇輝只是一個帶貨主播,在一旁笑而不語並雙手抱拳。小作文風波發生,董宇輝徹底離開甄選,這份「考慮」也不復存在。
俞敏洪對接班人的考慮是,交給「職業經理人」。對於企業傳承,俞敏洪表示,無論是新東方,還是東方甄選,一定是管理人傳承。
在董宇輝離開後,俞敏洪將希望寄托在退居幕後的孫東旭身上。比如在這份最新的離職信中,俞敏洪說,希望孫東旭在未來適當的時候回到管理崗位。
可見,俞敏洪需要後來者和優秀人才頂上去。不過,孫東旭最終還是決定離開。
曾有人問起,俞敏洪究竟會擔任多久的東方甄選CEO?他說,「我的目標非常簡單,帶領東方甄選走向像新東方上市以後那樣的平穩的發展軌道」。
現在來看,距離平穩軌道尚遠。而眼下,俞敏洪面臨的局面較為複雜,無論如何,都到了俞敏洪證明自己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