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宣布暫停實施對鎵、鍺、銻和石墨等關鍵礦產的管制措施。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美貿易戰出現進一步降溫跡象:中方宣布暫停實施對鎵、鍺、銻和石墨等關鍵礦產的管制措施。
中國商務部周日(11月9日)發布通知: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27日,商務部公告2024年第46號(《關於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的公告》)第二款暫停實施。
去年12月中國商務部發布的第46號公告中,第二款的內容是: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
落實中美峰會協議
上述措施是「特習會」之後中方推出的最新緩和舉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於10月30日在韓國舉行會晤。雙方同意撤回部分此前在關稅戰中相互施加的懲罰性措施。
中美關稅曾一度飆升至三位數的高位,嚴重抑制了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並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在整個貿易戰期間,中國試圖利用其在關鍵礦產資源上的主導地位施加影響。
儘管鎵、鍺和銻不被歸類為稀土元素,但它們對多個經濟領域至關重要。根據歐盟2024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國佔全球鎵產量的94%。鎵主要用於集成電路、LED和光伏面板。鍺在光纖通信和紅外技術中不可或缺,中國的產量佔全球83%。銻則被用於電池技術和軍工業,用於增強裝甲和彈藥性能。
接連釋放緩和信號
11月7日,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發布通告: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10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公告2025年第55號、56號、57號、58號,及商務部公告2025年第61號、62號暫停實施。
上述六項公告皆於今年10月9日發布。第55號至58號公告分別對超硬材料、部分稀土設備和原輔料、部分中重稀土、鋰電池和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第61號、62號公告則分別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和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
11月5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為落實中美經貿磋商達成的成果共識,自2025年11月10日13時01分起,在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加征關稅稅率,保留10%的對美加征關稅稅率。
中方同時宣布,自11月10日起,將取消對部分美國農產品加征的最高15%的關稅。但是,對美國大豆將繼續徵收13%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