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 11 月

中國人去不得!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有些地方,去了才知道後悔。」

這句話在我從俄羅斯回來的那一刻,終於有了切身體會。

今年8月,我為了省機票錢,走了一條極為「折騰」的路線:從大同飛莫斯科,再從莫斯科飛到加里寧格勒,然後坐大巴到波蘭的格但斯克,最後才從格但斯克坐飛機到了瑞典。

那一路,我以為自己是在體驗「窮游精神」,結果卻變成了一段噩夢。

我把這段經歷隨手錄成了兩期視頻,傳到B站。

沒想到,兩期視頻加起來居然播放量超過了50萬。

但更沒想到的,是視頻下面的評論區。

有的網友說我「抹黑」俄羅斯,說我「被境外勢力收買」。

可我實實在在經歷的那些事,難道還需要別人教我怎麼感受嗎?

於是,我決定寫下這篇推文,算是對那些幻想中「戰鬥民族天堂」的朋友一個提醒:去俄羅斯旅遊,真的要三思。

中國人去不得!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一、幻想破滅:俄羅斯女人並不喜歡中國男人

很多人嚮往去俄羅斯的理由之一,就是「美女多、性格開放」。

這種想法大多來自一些短視頻號:「俄羅斯女多男少」「她們看到中國小伙就走不動道」「最大的夢想是嫁來中國」……

實話說,這些說法幾乎都是營銷套路。

我在莫斯科的幾天,接觸過當地人,也觀察了他們的社交態度。

如果你長得像韓國偶像、吳彥祖或金城武,那可能確實會被多看幾眼。

但如果你在國內都找不到對象,到了那邊也不太可能一夜之間變成萬人迷。

現實很骨感。

有的女生對亞洲面孔並不感興趣;有的則接近你,只是因為你是「外國人」——可能圖你請喝酒、請吃飯、甚至錢財。

這不是「歧視」,是冷冰冰的現實。

更需要警惕的是,俄羅斯在歐洲屬於艾滋感染率較高的國家之一。

如果抱著「花點錢圖個浪漫」的想法去冒險,風險真的不小。

二、文化衝突:被歧視的中國人不在少數

我在紅場親眼遇到過這樣的場面。

一群年輕人邊笑邊朝我豎中指、喊侮辱性辭彙。

我回了句「蘇維埃」,他們反而更激動——要不是有持槍巡邏的警衛,我可能已經出事了。

上網一搜,小紅書、貼吧上類似的遭遇比比皆是:有人被拒絕進入酒吧,有人被計程車司機趕下車,還有人因為外貌被當成「其他亞洲人」而受辱。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俄羅斯人都排外。

就像任何社會都有好人和壞人一樣。

但問題是:在一些西方國家,「歧視」是政治不正確的,人們至少會克制。

而在俄羅斯,這種克制往往不存在。

他們自己在歐洲社會裡常常被邊緣化,有些人為了尋找優越感,會對更「東方」的面孔發泄情緒。

所以如果你真去了俄羅斯,千萬不要幻想自己會被當成「特別的朋友」。那只是網路上的故事。

三、飛機上的生死體驗:飛行員不避亂流

我在莫斯科轉機時,坐過一次俄羅斯國內航班。

從起飛到降落,全程像坐過山車。

飛機顛簸得厲害,乘客在降落後居然自發鼓掌,感謝機長「平安著陸」。

後來在評論區有業內人士留言解釋:俄羅斯機長通常不會繞開亂流區,而是「硬飛過去」。

再加上近幾年受到制裁,波音和空客都停止向俄羅斯出口零部件,他們的飛機維修只能靠自產零件或「二手渠道」,安全性可想而知。

我不是危言聳聽——只是想說:你的命,不值得用來賭一張機票。

四、制裁之下:現代生活方式消失了

到了俄羅斯,你會發現很多習以為常的事都無法實現。

Visa、MasterCard、銀聯卡在那邊幾乎都不能用。

取錢困難,支付只能靠現金或當地卡。

購物時買不到可口可樂、星巴克也早已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神秘配方」的飲料。

我嘗了一瓶本地汽水,喝了兩口直接扔掉。

那種味道讓我想起了小學門口5毛錢一袋的糖水。

這一刻我才意識到:所謂「現代化生活方式」,在俄羅斯真的可能是奢侈品。

五、護照的「案底」:去一次俄羅斯,可能影響你未來簽證

這一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如果你的護照上有俄羅斯的出入境記錄,在申請其他發達國家簽證時,往往會被多問幾句。

我自己在波蘭過邊檢時,就被盤問了十多分鐘:「為什麼去俄羅斯?在那邊幹什麼?去了多久?」

雖然最後順利過關,但整個過程非常尷尬。

有網友分享更極端的情況:護照上只有俄羅斯的出入境章,被歐美國家直接拒簽。

所以,如果你未來還想去歐洲、美洲旅行,真的要考慮清楚這次俄羅斯之行值不值。

六、現實的莫斯科:比你想像的更蕭條

在很多視頻里,莫斯科被塑造成「拳打北京、腳踩東京」的世界級都市。

可我親眼看到的,卻是一個充滿冷氣與荒涼的城市。

地鐵站陳舊、街頭昏暗,街邊商鋪半數關門。

偶爾能看到從前線退下來的老兵,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胳膊或一條腿。

那一刻我真的有點心酸。

這座城市沒有戰火,但空氣里瀰漫著某種沉重。

也許他們自己都不清楚,這種冷漠與孤獨正在讓人遠離。

寫在最後:信息繭房之外的真實俄羅斯

很多人指責我「黑」俄羅斯,其實我只是記錄。

我知道,在網路的另一端,有人依然相信那裡是「歐洲的最後凈土」;有人夢想去看紅場、去喝伏特加、去遇見浪漫的俄羅斯姑娘。

我不反對去旅行,也不反對喜歡任何國家。

但旅行最重要的,是要看到真相——不被宣傳洗腦,不被想像蒙蔽。

如果你已經決定去,那我祝你一路平安;但如果你只是因為網上的浪漫故事而動心,那就再想想吧。

因為我真心地說一句:俄羅斯,不值得你冒險。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