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 11 月

北京審查壓力蔓延至海外,紐約獨立電影節被迫取消

電話是凌晨5點左右打給朱日坤的,他是紐約一個新成立的中國獨立電影節的組織者。電話另一端是他身在中國的父親,聲音聽起來很奇怪。朱日坤回憶說,父親問朱日坤是否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並敦促他不要做任何傷害祖國的事情。

接下來的幾天里,更多模糊的信息接踵而至。信息來自原定參展的導演、預定主持討論的嘉賓以及一名志願者。所有人都告訴他,他們想退出。

大多數人要麼拒絕給出緣由,要麼聲稱出於個人原因。但他說,一些人透露,他們或他們的親屬受到了中國警方的勸退壓力。

電影節原定於上周六開幕,朱日坤在此前兩天決定取消。

「我並非處於害怕或者屈服而作出這個決定;但是我希望IndieChina電影節停止的聲明能讓某些不明勢力停止繼續騷擾所有跟電影節有關的導演、嘉賓、前工作人員、志願者,包括我的朋友和家人,」他在電影節的網站上寫道。

按照朱日坤本人的說法,這個電影節規模小、低調且在中國國內影響有限,但對它的施壓暴露了中國政府壓制異見聲音的意願有多麼強烈,哪怕這些聲音遠在千里之外。2014年從中國搬到紐約的電影製作人朱日坤說,一些參與者已經在海外生活多年。他表示,即便是外國公民或沒有中國血統的人也不能倖免,有些人受到僱主的壓力。

其中幾部電影觸及了中國政府敏感的話題,比如新冠疫情或獨生子女政策。但朱日坤說,其他一些電影本來都是可以在中國主流影院上映的。

「我從沒想過要隱瞞這件事,好像這是一個地下事件。如果我們在中國,我可能會這麼做,」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但「即使在紐約,這件事也會變得這麼難,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隨著習近平推行嚴格的思想純潔性政策,中國獨立電影的生存空間已被大幅壓縮。2000年代創辦的那些小型獨立電影節早已被取締——這些電影節展映的影片未經國家審查機構批准,因此無法在商業影院放映。拍攝批評政府影片的導演則面臨監禁或罰款。

一些中國人流亡海外。北京獨立影展(朱日坤曾是聯合創始人)被停辦一年後,部分影片得以在紐約放映。旅居海外的中國人在東京、倫敦和泰國清邁開設中文書店,組織喜劇表演和快閃沙龍,討論文化和時事。

但政府的打壓卻日益接踵而至。今年7月,中國駐曼谷大使館成功施壓當地一家美術館,要求其對某展覽進行部分審查——中方當局稱該展覽鼓吹新疆、西藏和香港獨立。今年早些時候,一部關於中菲海域爭議的紀錄片在馬尼拉的一個電影節上被撤下,菲律賓導演稱原因是「外部因素」。

朱日坤今年早些時候開始策劃這次紐約的電影節,他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做了宣傳,知道當局可能會注意到。但他說,他認為最壞的情況是他本人回到中國可能會遇到麻煩。

他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電影人的200多部作品,並從中選擇了31部。他在網上募集了大約1000美元的捐款,但大部分資金都是他自己出的。他原本預計每場放映會有約60至70名觀眾到場。

但是,大約在開幕式前一周,甚至在一些嘉賓已經開始抵達紐約時,中國當局開始行動。

四名中國警察拜訪了一位住在中國的電影製作人,他原本打算參加朱日坤的電影節。由於擔心遭到報復,這位電影製作人要求匿名。他說,當局對朱日坤不滿,認為該電影節是一種在境外抹黑中國的行為。

這位電影製作人同意退齣電影節,並停止了他們目前的項目,稱這種壓力令人窒息。

人權觀察組織亞洲部副主任王松蓮指出,全球範圍內的恐嚇規模彰顯了政府日益擴張的監控能力。「對於任何與中國有些許聯繫的人來說,這都極度令人不寒而慄。」

中國外交部在書面答覆有關該電影節的質詢時表示,對具體情況不了解,但是人權觀察組織「長期以來對中國抱有偏見」。

朱日坤表示尚不確定是否會再次嘗試組織電影節。他預訂的布魯克林活動場地已無法取消。

「我打算自己去那裡看電影,」他說。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