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9 7 月

《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四十四 ● 辨識李逵和李鬼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菽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這句話出自《呂氏春秋》。這話看起來文字似乎有點晦澀,其實不難理解。它是在忠告世人:做事如果只顧眼前利益,無論你一時獲得多大的豐收,但絕對不會長久,最終是會走上窮途末路的。

四川星河公司和成都金橙公司,就像一對狹路相逢的冤家,為了侵權和反侵權的問題,幾年以來,一直都在進行著明裡暗裡的博弈。這種博弈,有時甚至是毫不留情的。他們數次走上法庭,各顯神通,官司從綿陽打到成都,從成都打到北京,打得來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前面說了,法院今天判這家官司贏,明天又判那家贏官司,莫衷一是讓人無所適從。

1ad5ad6eddc451dad795cce94bf6c261d0163260

問題的癥結:兩個面目相似,手中都掄著板斧的好漢,到底誰是李逵?誰是李鬼?

《四川經濟日報》曾做過這樣的報道:

「點草成金」竟讓四川星河建材周興和靠秸稈發家!毫不起眼的稻草經過一番技術處理,就可變成「黃金萬兩」的輕質牆材。這一「點草成金」的專利技術,引來眾多投資者的明爭暗鬥,也使不少發財心切的商家不擇手段大肆進行仿製。昨日,其發明人周興和在成都向外界宣布,他已組織律師小組,從即日開始「清理門戶」,首先將全國各地20家克隆其技術和產品的企業推上被告席。

據省建設廳和省科技廳有關人士介紹,秸稈綜合利用這道世界難題,近年來首先在四川獲得重大突破。四川農民企業家、四川星河建材有限公司總裁周興和花費10年心血,在技術上實現四大突破,終於成功運用秸稈開發出「五防輕體隔牆板」等一系列綠色建材產品,先後獲得國家8項專利,並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環保重點推廣項目、2001年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然而,就在發明人採取技術入股的方式,在全國20多個省市辦起了37家生產秸稈牆代替秦磚漢瓦的企業之時,卻驚奇地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外形和技術相似的「克隆品」。1999年6月,周興和在綿陽發現,綿陽高新區高強輕體建材公司生產銷售與其專利完全相同的五防輕體隔牆板,隨即將對方告上法庭。去年2月,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高強輕體建材公司停止生產侵權產品,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3萬元。今年4月,周興和又在成都周邊市場邛崍等地發現了與其專利相同的五防輕體隔牆板,只好又將生產商成都市金橙環保輕質建材公司告至法庭。最讓周興和不安的是,各地已出現至少20家「克隆企業」,可謂防不勝防。據建材專家介紹,四川年產秸稈4500萬噸,全國高達6億噸,而目前通過各種方式利用的不足10%。若將其中的5%轉化為建材產品,年產值就高達數百億元。正是其中蘊藏的巨大商機,令各方投資者紛至沓來。周興和表示,不管花多大的代價,都要將官司進行到底。

星河公司和金橙公司的官司,除了前面所述的法院判決過程外,他們在專利局也有一番精彩的博弈。2000年下半年,星河公司起訴金橙公司侵權,金橙公司於2001年初以星河公司的隔牆板不具備創造性為由,要求專利局複審委員會宣布星河公司專利無效。專利局複審委於2001年5月30日發文,駁回金橙公司要求,確認星河公司專利全部有效。

而金橙公司又於2001年下半年,以星河公司隔牆板不具備新穎性為由,再次要求專利局複審委宣布星河公司專利無效。專利局複審委又於2001年11月26日發文,再次確認星河公司專利全部有效。事情延續到2002年上半年,金橙公司又聯合綿陽高強公司,以仁和輕型建材公司名義,再次出面申請宣布星河公司專利無效。專利局於2002年5月24日發文,再次確認星河公司專利全部有效!

哎呀呀,這個扯皮的過程,就像在念一段「繞口令」,有時連筆者也念得有些糊塗了,念著念著也成了結巴。

這時,奇蹟卻終於發生了!

2004年初,金橙公司志在必奪,再次把他們的神通發揮到了極致。4月12日,專利局竟然否定自己過去幾次言之鑿鑿的文字結論,再次發文,宣布星河公司的專利部分有效,部分無效!按照《專利法》規定,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無效只能是兩次,而專利局複審委卻在第4次複審時,宣布星河公司專利部分無效!

什麼叫我行我素?這就是。

周興和得到這個結果,真是啼笑皆非欲哭無淚,沒有辦法,只好又起訴到北京某法院,打起一場行政訴訟官司來。這樣一樁讓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的官司,北京一家有名的專利代理公司和一個著名的律師,看完周興和給他們提供的一系列證據,信心滿滿地告訴他:這樁官司是罈子里捉烏龜——手到擒拿。可出乎他們意料的是,他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終無回天之力,也灰溜溜地敗下陣來。那家法院一二審判決,竟依然維持星河公司的專利部分有效、部分無效的結論!(作者:舒德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