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吃蘭州拉麵了?細細觀察,身邊的蘭州拉麵麵館是否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毫不誇張地說個扎心的事實:那抹綠底白字的招牌,曾經承載著無數人味覺記憶,如今慘遭閉店潮。
你有多久沒吃蘭州拉麵了?細細觀察,身邊的蘭州拉麵麵館是否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毫不誇張地說個扎心的事實:那抹綠底白字的招牌,曾經承載著無數人味覺記憶,如今慘遭閉店潮。
有人公開蘭州拉麵在2025年關店數量達3萬家,雖然有些誇張,但早在2020年疫情衝擊下,全國就已有4000多家門店關停。
後來,經濟復甦,但人們消費降級,短短5年間,蘭州拉麵的關店潮一波跟著一波,現在這個國民小吃已經逐漸淡化在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風靡全國的「中華第一面」到批量閉店的困境,蘭州拉麵大起大落的背後,隱藏著中式快餐行業發展的深層邏輯。
蘭州拉麵的走紅並非偶然,而是精準踩中了時代需求的紅利。
關於蘭州拉麵,這裡不得不提起「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馬貴福。
他所在的化隆縣是全國出了名的窮,和多數人一樣,他也走上了在異鄉打工掙錢的發財路。
但身在異鄉,愛上麵食的他吃不慣大米的餐食,一次老鄉聚會讓他知道南方的老鄉都有這個困擾,腦子活絡的他當即決定開店。

店鋪拉麵的價格特別實惠,小碗1.8元,大碗2元,慢慢吸引了一批粉絲,隨著他將麵糰拉成了大寬、二細等不同類型,他的小店終於在南方立住了腳跟。
而他之所以叫蘭州拉麵的初衷也很簡單,畢竟清朝時蘭州的牛肉麵就被傳頌全面,借著蘭州的名頭,做生意順暢很多。
這只是它火的第一個原因,具有文化底蘊的親民小吃,讓蘭州拉麵在快餐市場競爭中形成天然優勢。
第二個原因也是大家印象中的快,四十秒揉面,三分鐘開吃,一直契合目前的快節奏生活。
很多時候,人們還在觀看著傳統拉麵師傅嫻熟技藝,這邊點的餐已經被服務員端到了自己的面前。
在快餐選擇相對匱乏的年代,這種即點即享的高效模式,成為街頭餐飲的「效率標杆」。
最重要的一點是政策的加持,2016年化隆縣政府在蘭州拉麵火了之後,將其作為特色產業重點培育,只要本地人學習如何拉麵,不僅發工資,還給補貼創業。
這波操作逐漸讓化隆人實現了脫貧,2018年的數據顯示,30萬的人口中,有10萬人在全國上百個城市開了近3萬家門店。
巔峰時期,蘭州拉麵門店數量一度逼近5萬家,成為中式快餐的「頂流」。

但野蠻生長的背後,其隱患逐漸暴露,幾乎所有吃過蘭州拉麵的人都會吐槽面里的牛肉。
有網友調侃:「10斤牛肉可以配這家店拉麵一年的銷量。」收到了廣大網友的高贊。
確實,牛肉薄如蟬翼,感覺風扇的風都能把牛肉吹走。
這種用料吝嗇的現象,與早年分量十足的口碑形成強烈反差。
更令人詬病的是牛肉麵的品質縮水,手工面被工業預製面取代,口感軟爛,再無以往的嚼勁;傳統牛骨慢燉湯底也變成勾兌的水,徹底失去了自然鮮香。
與此同時,蘭州拉麵得到了資本的青睞,隨著門店的擴張,價格更是持續上漲。
數據顯示,原味拉麵價格飆升至20多元,加蛋加肉後的套餐價格接近30元,而80%的消費者午餐預算在30元以內,這種漲價不提質的操作,丟失了一大波粉絲。

更讓人無語的是,好似只要是回族人,都能用拉麵創業。
市面上的蘭州拉麵有的偏咸,有的無味,哪怕是同品牌的兩家分店,口味都不一樣。
沒有形成穩定的口感,自然留不住消費者的胃。山寨版的拉麵越多,消費者的信任越崩盤,而這些問題都歸咎在蘭州拉麵的品牌上。
值得一提的是,連最開始的蘭州拉麵都是山寨版,去過蘭州的朋友都知道,蘭州的面叫蘭州牛肉麵,極其講究。
一清二白還不算,三紅四綠五黃都得跟上,這才是叫中華第一面的真實面目。
隨著蘭州牛肉麵的正名,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等快餐入局,蘭州拉麵的頹勢初見端倪。
在其他快餐不斷迭代口味,拓展用餐場景時,蘭州拉麵毫無創新,始終停留在「一碗面打天下」的思維里。
或許靠著早些年的名氣,蘭州拉麵的進店量還能維持掙錢的體面,但疫情來臨之後,客流量銳減,讓一些不思進取的拉麵館老闆徹底消失在拉麵舞台上。
當然後期經濟復甦,也有部分門店重啟,但消費降級的環境,經營麵館並未好轉。
再加上門店的房租和人工成本上漲,最終這些門店也只能無奈退出市場。
但關於蘭州拉麵的話題討論上,社交媒體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僅今日頭條上就有1.7億的閱讀量。
言語中充滿著惋惜與吐槽:「小時候一碗7塊錢的拉麵,牛肉給得實在,湯鮮面勁道,現在25塊一碗,牛肉薄得透光,湯喝著全是味精味,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覺了!」
「家樓下的蘭州拉麵館換了三波老闆,每一家都說是『正宗』,但味道一個比一個差,有的鹹得齁人,有的淡如水,最後乾脆關店了,現在想吃碗像樣的拉麵都難。」
可見蘭州拉麵依然在大家的記憶深處,難道說,中華第一面這一百年品牌也會就此停滯了嗎?
當然不會。
中國第一面—蘭州牛肉麵近些年一直在不斷破圈。
從將牛肉麵搬進智能化工廠,再到藉助AI技術持續深度賦能,蘭州牛肉拉麵逐漸形成了IP品牌。
2025年7月,牛肉拉麵甚至被展示在直播間里,在有心人的傳播之下,大量的消費者湧入直播間,紛紛購買正宗的牛肉拉麵。
更讓人驚喜的是,蘭州牛肉拉麵不僅在國內再次打響了名頭,還十分出色地地實現了出海。
從2024年開始,蘭州牛肉拉麵已在全球布局了755家,營業額收入逼近千億元。
據蘭州市市長所說,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已形成IP,其指數年均值攀升至273.98,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逐漸打開。

甚至門店落地異國之外,本地人做牛肉拉麵的熟練程度不亞於蘭州人,2025年上半年,全產業鏈的銷售收入已達370億元。
從現在的視頻可以看出,出海的蘭州牛肉拉麵不僅湯正,而且肉多,關鍵是面量也超足。
這也從側面看出蘭州拉麵從風靡全國到三萬家門店閉店,本質上是忽視顧客需求的必然結果。
早年的紅火,是因為精準匹配了大眾對實惠、快捷、穩定的需求;如今的困境,是因為固守傳統、忽視品質與創新,背離了消費者的核心訴求。
而如今蘭州牛肉拉麵的出海恰恰驗證了中式快餐的競爭,從來不是低價規模戰,而是以顧客為中心的價值戰。
畢竟,餐飲行業的核心永遠是味道和誠意,這碗面能否重新紅火,關鍵在於能否讓消費者吃到物有所值的滿足感,這才是所有餐飲品牌長盛不衰的根本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