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7 11 月

「戰時大老虎」,被查前離境出走了

「女孩已經離開,將在一周半後到達莫斯科。」這是一句暗語。

在不時響起防空警報的烏克蘭首都基輔,一個秘密洗錢窩點陸續將約1億美元非法收入轉移到境外乃至「敵國」俄羅斯,洗白後再流入幕後操縱者的腰包。

這是一個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親信與多名現任部長、前任部長及國營公司高管組成的腐敗網路。他們掌控著烏克蘭國家核能發電公司。在烏克蘭屢屢因空襲遭遇大規模停電時,他們討論的是如何提高能源基礎設施的防禦工程回扣。

當地時間2025年11月10日,歷時一年半的大規模調查終於揭開了這個腐敗大案的冰山一角。掌握了上千小時的秘密錄音、確認了數千萬美元的「黑賬」後,烏克蘭國家反腐敗局當天上午同步搜查了數十名涉案人員的住所。

烏克蘭內閣隨後召開特別會議,對捲入該案的現任司法部長、前能源部長加盧申科停職。稍後,現任能源部長格林丘克也遞交辭呈。

《基輔獨立報》將本案稱為「澤連斯基總統任內最大的腐敗醜聞」。引發輿論最多質疑的是:10日夜間,就在反腐敗調查人員搜查其住所前的幾個小時,澤連斯基的親密朋友、本案核心涉案人員鐵木爾·明季奇突然離開了烏克蘭。

面對質疑,澤連斯基只籠統地表述,反腐敗行動「非常重要」。總統辦公室主任、被視為烏克蘭「二號人物」的葉爾馬克則稱,總統本人沒有捲入腐敗,相反,「反腐敗鬥爭是總統發起的」。

但事實上,今年7月,澤連斯基及「人民公僕」黨曾試圖通過修改法律、取消反腐敗機構獨立性的方式,阻止反腐敗調查向澤連斯基核心團隊繼續延伸,只是因為引發大規模抗議和盟友抵制而失敗。當時,公開披露的反腐敗調查進展已經指向明季奇。

「戰時大老虎」,被查前離境出走了

烏克蘭媒體在報道中列出與本案相關的人員,左起: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總裁科京,已逃亡俄羅斯的前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德爾卡奇;烏克蘭商人和本案核心人員明季奇;烏克蘭司法部長、前能源部長加盧申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圖/烏克蘭媒體報道截圖

親密朋友的「原始」腐敗

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今年披露的大規模戰時腐敗案中,本次被揭露的烏克蘭核電腐敗案,是情節最為簡單的一個。《烏克蘭真理報》將腐敗過程形容為「原始」。簡單來說,如果一家企業想和烏克蘭國家核能發電公司進行商業合作,就必須支付10%到15%的回扣。如果企業拒絕支付或付得不夠多,就會被從供應商名單中剔除。

回扣的具體比例,則由腐敗網路的核心成員「隨心所欲」地確定,有時甚至只是一句「告訴供應商,大家都明白——一些事情(提高回扣比例)即將發生」。這在防禦工事回扣的問題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國家核電公司掌握著烏克蘭全部四座核電站,負擔全國55%以上的電力供應。在戰時,這意味著該公司參與了對其管理的能源基礎設施的保護。

根據反腐敗機構公布的錄音,腐敗網路的核心成員們認為保護能源基礎設施「純粹是浪費錢」,但可以作為「穩定的利潤來源」。最初,這些防禦工程的回扣比例「市價」約10%,他們覺得太低,因此決定「等一等」。

今年9月,隨著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遭到的襲擊不斷增多,為避免再熬過一個「寒冷的冬天」,澤連斯基親自主持商討加強對能源設施的保護。就在總統開會的同時,上述腐敗網路核心成員決定,將赫梅利尼茨基核電站的防護設施建設回扣從10%提高到15%。

在其他腐敗案中,收回扣聽起來簡單,操作起來並不容易。今年8月,烏克蘭最高拉達(國會)議員奧列克西·庫茲涅佐夫和盧甘斯克州前州長謝爾蓋·蓋達伊被捕,他們被控從2024年到2025年通過系統性的計劃,給前線部隊提供劣質的軍事裝備。

為了實現從軍備供應鏈中牟利,庫茲涅佐夫和蓋達伊需要打通從生產商到前線指揮官的全部利益鏈條。例如,一項價值500萬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87.6萬元)的電子戰系統合同中,全鏈條人員非法獲利總額150萬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26.3萬元),負責分賬的庫茲涅佐夫自己只拿到35萬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6.1萬元)。

相比之下,核電腐敗案的幕後人物不需要如此操心。處於腐敗網路中心的,是現年46歲的第聶伯羅人明季奇。這位商人在烏克蘭政府中並無職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和總統澤連斯基相識於微時,是澤連斯基影視生涯中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澤連斯基當選總統後,從他和明季奇兩人共同出資創立的影視製作公司中撤出,但並沒有真的離開這個「小圈子」。2021年,澤連斯基曾在全國封控期間偷偷舉行生日派對,被烏克蘭媒體發現。在媒體拍攝到的參與派對的人員中,有約半數都曾在明季奇的那家影視公司中任職。

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當選總統後,澤連斯基也曾前往明季奇的公寓慶祝對方的生日,明季奇則曾在總統辦公室主任、烏克蘭「二號人物」葉爾馬克的生日派對中出現。

本案案發後,烏克蘭特別反腐敗檢察官辦公室的檢察官在聽證會上透露,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後,明季奇長期通過時任能源部長加盧申科、時任國防部長烏梅羅夫等人,在能源和國防等領域進行腐敗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一個圍繞國家核電公司的腐敗團伙,就可以打通整個鏈條,操縱能源基礎設施防禦工事的建設。

檢方披露,明季奇常和加盧申科、烏梅羅夫等人在自己的私人公寓秘密會面;烏克蘭媒體還提及其他幾位部長級官員。這些部長未必直接獲得經濟利益,而是依靠明季奇與澤連斯基的關係獲取政治收益。比如,加盧申科在卸任能源部長後轉任司法部長,並繼續通過其在能源部的老下屬對能源問題施加影響。

11月14日,檢方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曾被澤連斯基任命為副總理的切爾尼紹夫也捲入該腐敗案,並從中獲得了上百萬美元的經濟利益。《烏克蘭真理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切爾尼紹夫真正獲得的,是明季奇對他的不斷舉薦,2019年以來從基輔州州長、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總裁,再到政府部長、副總理,一路升遷。

今年6月,切爾尼紹夫因受賄和濫用職權遭到國家反腐敗局調查。在明季奇東窗事發前,切爾尼紹夫曾被視為澤連斯基時代烏克蘭的頭號「大老虎」。也正是切爾尼紹夫被調查,導致他和明季奇的隱秘關係浮出水面;澤連斯基政府也正是在此時開始試圖剝奪國家反腐敗局和反腐敗特別檢察官辦公室的獨立性。

「內戰」,跟誰打?

11月10日夜,在國家反腐敗局準備對明季奇正式採取搜查措施的幾小時前,明季奇悄然離開了烏克蘭。兩天後,烏克蘭國家邊防局稱,明季奇系合法離境,「文件齊全」。「抓捕他幾乎是不可能的。」有消息人士對烏克蘭媒體說。

國家反腐敗局局長克里沃洛斯12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明季奇案的調查非常艱難,腐敗團伙使用了豐富的反偵查手段,甚至「得到某些執法機構官員的幫助」,並反過來跟蹤國家反腐敗局的官員。

此前,國家反腐敗局官員魯斯蘭·馬哈梅德拉蘇洛夫,已被烏克蘭安全局以「通俄」罪名逮捕。明季奇案偵查組組長奧列克桑德·阿巴庫莫夫對《烏克蘭真理報》指出,魯斯蘭是揭露明季奇腐敗問題的關鍵調查員,「多虧了他,我們獲得了一些在調查中發揮關鍵作用的證據」。

烏克蘭安全部門對國家反腐敗局多名官員提出的「通俄」指控,至今查無實據。但隨著明季奇案發酵,烏克蘭媒體發現,這位澤連斯基的「身邊人」,倒是真的與俄羅斯藕斷絲連。他在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後繼續持有俄羅斯公司的股份,並從相關商業合作中獲益。

無獨有偶,該腐敗團伙中的另一名成員,加盧申科的顧問伊戈爾·米羅紐克,曾是烏克蘭前最高拉達議員安德烈·德爾卡奇的親密助手。德爾卡奇早就被烏克蘭安全部門指控為「俄羅斯特工」,目前已逃往俄羅斯,並成為俄羅斯聯邦參議員。而德爾卡奇留在基輔的地產,正是明季奇最重要的洗錢窩點。

隨著系列案件調查的深入,澤連斯基會如何抉擇,成了關鍵問題。「政治素人」出身的澤連斯基,2019年競選總統時將支持反腐敗機製作為核心政綱。上任之初,他就呼籲烏克蘭民眾都拿起電話向反腐敗局舉報官員,稱此為「最大規模的全民挑戰行動」。

當時烏克蘭媒體多認為,澤連斯基可能是該國獨立以來第一位真正有意願改變腐敗狀況的總統:他的核心政治目標是帶領烏克蘭加入歐盟,而「打擊腐敗」是加入歐盟的重要條件。十年來,歐盟及西方各國為建設烏克蘭國家反腐敗局等機構投入數億美元,澤連斯基明白,尊重反腐敗機制,其實是在尊重歐盟對烏克蘭的「政治設定」。

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澤連斯基本人捲入明季奇的腐敗案。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稱,澤連斯基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身為「二號人物」的葉爾馬克,近年來被烏克蘭媒體及西方官員指責獨斷專行、大搞政治清洗,但同樣不曾被指控貪腐。

然而,澤連斯基和葉爾馬克目前暴露出來的主要問題是無法約束身邊人。總統辦公室的腐敗醜聞,在戰時已經頻繁被揭露。葉爾馬克在總統辦公室的多位副手或因腐敗指控離職,或正面臨輿論的質疑。

「對澤連斯基來說,這些人都是朋友,是他認識並信任的人。但現實已經多次懲罰了他,尤其是這次明季奇的問題,這表明過度信任朋友可能會帶來糟糕的後果。」《基輔獨立報》指出。

現在,澤連斯基必須做出抉擇:是在「朋友」的鼓動下再度與獨立反腐敗機制對抗,再度嘗試削弱甚至剝奪國家反腐敗局的獨立性,從而避免反腐敗調查指向他身邊更親近的人,還是冒著權力動蕩的風險,支持反腐敗局清理總統辦公室核心圈層里的「蛀蟲」?

今年7月,澤連斯基曾經選擇前一種方案,引發了烏克蘭自2022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民眾抗議活動。如今,明季奇案事發,在《基輔獨立報》網站評論區,一條獲贊較多的評論寫道,雖然該消息令人沮喪,但這也意味著「烏克蘭人民仍在與腐敗作鬥爭」。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