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一艘中國海警船出現在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諸島)附近海域。釣魚島目前由日本控制,但中國也聲稱對其擁有主權。
周日,中國派遣海警船在中日都聲稱擁有主權的島嶼附近巡邏,並警告在日中國留學生注意其所稱的安全風險,從而進一步升級了兩國的外交爭端。
事態升級的導火索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就台灣問題發表的言論。台灣是一個實行自治的民主政體,中國視其為領土的一部分。高市對日本國會表示,如果中國對台灣發動攻擊,東京可能會做出軍事回應。
周五,中國駐東京大使館以所謂嚴重的安全風險為由,警告國民避免前往日本。中方並未提供證據,但這可能會對日本旅遊業造成重大影響。據日本觀光局統計,去年近700萬中國遊客到訪日本,占國際遊客總數的近五分之一。
中國海警周日表示,派出多艘艦艇在釣魚島周邊海域開展巡航。這些無人居住的島嶼(中方稱為釣魚島,而日方稱尖閣諸島)目前由日本實際控制,但中國也提出主權主張。該島群位於日本最西端諸島以北,靠近台灣海域。
中國經常在這些島嶼周圍水域進行所謂「維權巡航」,但這是高市發表涉台言論後中國第一次發布巡航公告。
中國教育部周日亦提醒中國留學生「謹慎規劃」赴日留學事宜。教育部在未提供證據的情況下稱近期發生了多起針對中國公民的犯罪事件,安全風險正在上升。

上個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韓國慶州舉行會晤。
本月的爭端結束了兩國短暫的外交蜜月期。高市早苗這位保守派首相上任不足一個月,上個月還在韓國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進行了友好會晤。
數十年來,中日關係一直容易因歷史問題出現緊張,主要源自日本軍隊在中國犯下的暴行,包括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北京認為東京從未就此做出充分的道歉。
高市11月7日在國會的發言並未對日本長期以來支持台灣的立場做出重大修正,但打破了日本以往在涉及「存亡危機事態」問題上刻意迴避明確提及台灣的做法。根據日本法律,此類事態認定允許日本自衛隊進行軍事部署。
與其親密的軍事盟友美國一樣,日本長期採取「戰略模糊」政策,對未來中國若對台灣發動軍事攻擊時的具體應對保持刻意含糊。
儘管高市早苗後來表示其發言並不意味著日本的對台政策發生改變,但中國外交部要求其撤回言論,中國外交官及相關評論人士也隨即對此進行猛烈抨擊。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威脅要砍下高市「骯髒的頭顱」。(他後來刪除了這則帖子。)

薛劍在大阪,攝於去年。
在周五發布的旅行警告中,中國駐東京大使館表示,日本領導人「公然發表涉台露骨挑釁言論,嚴重惡化中日人員交流氛圍,給在日中國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帶來重大風險」。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周六表示,日方已敦促中方採取「適當措施」,但他並未詳細說明。
中國此前也曾在外交或貿易爭端中利用出境遊客和留學生施加壓力。今年4月,在華盛頓與北京的貿易戰升級之際,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曾以中美經貿關係惡化為由,警告遊客應「充分評估」赴美旅行的風險。該部門還提醒赴美留學生注意安全。
2020年,中國發布了措辭更為嚴厲的旅行警告,建議公民不要前往澳大利亞,理由是新冠疫情導致澳大利亞種族主義抬頭。當時,澳大利亞正帶頭呼籲對新冠病毒的起源展開調查,導致兩國關係持續緊張。
2017年,因韓國部署美國「薩德」反導系統導致中韓關係惡化,中國禁止旅行社銷售赴韓團體游產品。一家韓國研究機構曾估算,韓國當年在五個月內因減少約330萬中國遊客損失約65億美元旅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