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7 11 月

"生活成本"已成特朗普重點,美銀:白宮將加大"價格干預"

在近期選舉對共和黨發出關於生活成本的「警示信號」後,特朗普政府正緊急轉向,將抑制消費者價格作為其核心政策議程。這一轉變不僅可能重塑美國的國內經濟政策,更預示著特朗普標誌性的貿易強硬立場或將出現重大逆轉。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白宮正迅速制定一系列旨在為消費者降價的計劃。最新動態顯示,特朗普和他的顧問們正在討論的措施包括向美國人提供2000美元或更多的直接補貼、對肉類包裝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以及一項旨在降低咖啡、水果等大眾消費品關稅的新計劃。

這一系列動作的核心,是降低關稅。上周五,美國政府宣布將降低牛肉、咖啡、堅果、香料等數十種農產品和食品的關稅,這標誌著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顯著轉變。此舉被視為白宮為應對選民對高昂生活成本日益增長的不滿,而採取的最直接、有力的工具之一。

市場的目光已迅速聚焦於此。美銀的分析報告指出,華盛頓對「可負擔性」問題的政治關注,可能預示著「貿易戰的結束」。該行預測,白宮將通過「有形之拳」加大對價格的直接干預,這一宏觀背景的變化,將成為未來幾個月資產配置的關鍵驅動力。

從貿易戰到平抑物價

選舉結果的壓力,正迫使白宮將重心從過去的優先事項轉移到平抑物價上。據政府官員透露,特朗普的助手們已敦促總統關注「可負擔性」,並正著手制定解決選民挫敗感的具體方案。

除直接補貼和關稅調整外,白宮的政策工具箱還包括:與製藥公司達成更多協議以降低處方葯價格、批准新的海上鑽井項目以穩定能源成本,以及推出新的醫療保健和住房提案。

據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稱,特朗普甚至親自提出了一些想法,例如為納稅人提供2000美元的退稅,以及提供50年期抵押貸款的住房計劃。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後補充說,政府可能會對2000美元的退稅設置收入限制。

在總統有限的降價工具中,降低關稅無疑是最有效的一項。關稅對消費價格的直接影響顯而易見。以咖啡為例,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一磅研磨咖啡的平均價格已從一年前的6.47美元飆升至今年9月的9.14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長歸因於對全球主要生產國巴西某些進口商品徵收的50%關稅。

然而,專家也提醒,價格控制並非易事。威廉姆斯學院經濟學家Ken
Kuttner指出,許多價格上漲背後是「慢性問題」,並無短期解決方案。例如,住房成本高企主要是由於房屋短缺,而緩解供應非一日之功;同時,來自數據中心等領域激增的電力需求正挑戰著老化的基礎設施。此外,即使關稅下調,企業也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將成本下降傳導至零售價格。

安撫選民與經濟現實

對特朗普而言,應對生活成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場複雜的政治博弈。他一方面在社交媒體上稱民主黨人使用的「可負擔性」是「徹頭徹尾的騙局」,另一方面又承諾要「讓美國再次對所有美國人來說都負擔得起」。

這種矛盾姿態反映了白宮面臨的困境。前總統拜登就曾因在物價問題上與選民感受脫節而陷入掙扎。其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Jared
Bernstein坦言,「總統辦公桌下沒有可以降低價格的秘密開關」。右傾的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政策研究負責人Michael
Strain也表示,告誡民眾他們對生活狀況的看法是錯誤的,並非一個好主意。儘管如此,共和黨民調專家Bill
McInturff指出,當民眾如此憤怒時,「他們沒有耐心按鈕」。

市場正在押注「有形之拳」與貿易戰終結

對於投資者而言,華盛頓的政策轉向意味著新的市場邏輯正在形成。美國銀行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這場圍繞「可負擔性」的政治博弈,將直接轉化為具體的市場驅動因素。他大膽預測:「誰贏得了可負擔性問題,誰就贏得了中期選舉。」

美銀認為,為了贏得選民,預計美國政府將加大幹預力度,即「無形之手變成有形之拳」,通過直接控制價格或增加供應來影響能源、醫療保健、住房和公用事業等關鍵領域。這對相關「通脹鞭策」板塊的利潤率而言,顯然構成利空。

然而,好消息在於,這場對可負擔性的政治憤怒,很可能意味著「貿易戰的結束」和「關稅的降低」。在美銀看來,這將是未來市場的主線之一。隨著通脹因此走低,逆向做多長期國債的周期性上漲行情將持續更久。不過,Hartnett也給出了明確的離場時機:「在5月15日之前獲利了結」,因為屆時市場可能開始為一位更偏鴿派的新任美聯儲主席的選舉而定價。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