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8 11 月

職場邪修:高中學歷變大學教授,他正要衝擊院士

網傳某大學教授,郭某,博導,涉嫌學術造假、騙取科研經費等問題,已被帶走調查。入職大學兩年,騙取經費千萬。

出門在外,身份是自己給的。

據說該人士,實際身份是高中學歷,靠一手ps偽造功夫,打造一流專家身份。

來看看他的高端人設:

陝西省高考狀元,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公派留學澳大利亞,之後在日本九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和博士後經歷。曾是德國國家科學院高級研究員,2006年獲封德國科學院院士。曾是德國三一歐洲有限公司的總工,參與過歐洲航天局項目。據稱曾兼任布朗大學、凱撒斯勞騰大學研究員。

號稱發表sci論文180+篇,主持18項國際科技合作科研項目。

具有國際專利3項,歐洲發明專利66項。

加入國內某大學後,主持研發某項技術,解決國際難題併入選2024年行業十大科技進展。

憑藉以上經歷及身份,2025年成功獲得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身份。有網友查證,這個院士身份,貨真價實。

被帶走前,正計劃衝擊中國科學院院士。

此等雄心壯志,吾輩楷模。

尋常人只是做做夢,郭某人則將白日夢逐步落入實踐。

敢編,敢造,敢吹,敢騙。一個勇字,開闢職場邪修路。

職場邪修:高中學歷變大學教授,他正要衝擊院士

高中學歷,搖身一變,成為學界大佬。順利入職兩年,當博導,帶學生。

如何拿假身份材料成功入的職,又如何入職兩年無人拆穿?

糊塗啊。

職場邪修:高中學歷變大學教授,他正要衝擊院士

有人說,高校放著真材實料的高學歷海歸去保衛科,卻讓高中生大搖大擺當了博導。

這大約不是某一個學校的單一問題。

面對一個侃侃而談的學界精英中的精英身份,放走「中華英才」的風險難免縈繞在高校人力的腦海中,委實不好辦。

表達的越是聽不懂,越是高深莫測。

表達的越是土俗露骨,則越是接地氣,理論掌控得心應手深入簡出。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只要佔據高位,那麼一本正經胡編亂造,多的是觀眾鼓掌,恭喜開闢新研究方向。

郭某雖然高中學歷,卻深諳學術圈法則,如果這是一場人才模仿秀,郭某演繹的可謂鞭辟入裡,獲獎到手軟。

誰會說他不是人才呢?

誰會要求這個身份親自幹活呢?

甚至,此類問題,也不是某一個國家學界的問題。畢竟,俄羅斯給予了他外籍院士的身份嘛。

高中學歷,如此玩轉學術圈規則,懂得偽造海外學歷,會申請項目書,懂得製作具有專業知識的ppt,會彙報演講。

尤其懂得人心與規則。

郭某的背後,可能有一個成熟的團伙,分工合作。

而這場團體作案的騙局中,高校成了被瞄準的殺豬盤對象。

拿捏的分寸,引人深思。

恰似苦練功夫的僧人,一招不慎被趕出少林寺,抑或調至鍋爐房。

假和尚飛身遁入空門,一招當上少林方丈。

如今真緬北入局,玩轉學術緬北圈。邪修不走尋常路,掀開高校抽象上層建築。

可嘆,可嘆。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