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剛在輿論漩渦里喘口氣,背後的 「營銷軍師」 就親手把它推回了風口浪尖。
11月25日,華與華創始人華杉一條微博直接點燃戰火:「西貝是中國餐飲業的天花板,誠心誠意對顧客對員工,卻被誘入黑白顛倒的『網路羅剎國』遭人算計!華夏子弟精神,不苟且偷生,憑仁義立世!」

這番帶著傳統文化濾鏡的 「護犢子」 言論,被網友直譯為 「西貝是被黑了」,可誰也沒料到,這一喊直接炸出了羅永浩這個
「硬茬」。
羅永浩二話不說轉發開懟:「誰算計了?你想幹什麼?說不清楚,我就公布錄音。」
26日上午,他更是把狠話放到底:「今天下午六點前,華杉不公開道歉,未來中國市場公關行業,沒人會記得華與華,只會記得『羅與華』!」

他順帶補了一刀:「我買了華與華全套作品,那些被忽悠的本土老闆賺錢不易,該有人給他們上堂『營銷防詐課』了。」
不過,這次華彬並沒有服軟道歉。
01又一次交鋒
這不是羅永浩與華與華的初次交鋒。
2025年9月,羅永浩一句 「西貝高價賣預製菜」 直接點燃輿論。
沒想到最上頭的不是當事人賈國龍,竟是收了西貝6000多萬諮詢費的華與華創始人華杉 。
這位營銷圈大佬下場就給羅永浩扣上「網路黑嘴」的帽子,力挺賈國龍「硬杠到底」。
對此,羅永浩在直播間質疑華與華收取高額諮詢費卻教西貝「糊弄人」的話術,同時批評其鼓動「硬杠」的行為無意義。
就在網友搬好小板凳等終極對決時,劇情突然180度大轉彎。
9月15日羅永浩突然官宣 「華與華老闆已經道歉,這事兒翻篇」,留下滿屏吃瓜群眾一臉懵圈 。

前一天還劍拔弩張,怎麼突然握手言和?
就在西貝靠著閉嘴認錯、讓利消費者、調整菜品製作方式等一系列操作逐漸回血時,華杉近期又突然發聲。
他在相關話題下力挺西貝是 「中國餐飲業的天花板」,還暗指其陷入「黑白顛倒的網路羅剎國」。
這番表態彷彿要重啟這場未完的爭執,讓本就熱鬧的劇情再添一層反轉。
對於華杉的最新表態,網友呈現多元反饋。
有人調侃 「是不是華杉沒收到西貝尾款,才出手這麼狠」。
也有人吐槽 「這哪是什麼軍師,分明是西貝殺手」。
還有人直言 「華與華是一點不想讓西貝活了,看人家稍微緩過來就捅兩刀」。
另一邊,也有網友選擇支持華與華。
「不相信羅永浩是『不敗戰神』,支持華杉這次不用道歉。」
也如這位網友所期待的,截至11月26日下午6點,華杉並沒有在微博上公開道歉。
02因發布廣告存在重大問題被罰
儘管也會向羅永浩服軟,但華與華是營銷圈出了名的 「硬核乙方」。
和傳統廣告公司比稿競標、討好甲方不同,華與華在官網明晃晃寫著:服務方式
「有且僅有一種」,只做全年全案營銷諮詢,不接單個項目,甚至不設新客戶開發團隊。
創始人華杉更是直言:「我們不找客戶,要客戶主動來找我們。」
這份底氣的背後,是高昂的服務費。
僅西貝一家,十年里就給華與華砸了超6000萬。
而華與華之所以能讓老闆們心甘情願掏錢,靠的是一套融合了傳統文化的 「超級符號」 理論。
華杉親自主講的《華與華超級符號品牌課》,單人學費高達9.9萬元;他解讀的《論語》《資治通鑒》等付費課程,銷量超30萬份,這套
「國學 + 營銷」 的組合拳,讓不少本土老闆奉為圭臬。
不可否認,華與華確實有過成功案例。
以西貝為例,2013年至2019年,在華與華的操盤下,西貝從區域性品牌成長為全國連鎖,營收從16億元飆升至62億元,門店從數十家擴張到近500家,堪稱餐飲行業的增長奇蹟。
但成也「超級符號」,敗也「超級符號」,圍繞著華與華的爭議從來沒斷過。
首當其衝的是審美爭議。
華與華設計的Logo和廣告語,被網友罵作「設計界的泥石流」,主打一個「土到極致就是潮」。
2023年,烘焙品牌瀘溪河花600萬請華與華設計新Logo,結果出來的「大掌柜」卡通形象,直接復刻創始人光頭造型,被吐槽「丑得下不去嘴」。

老娘舅的「舅字標」更絕,把「舅」字塞進鍋里,被批「粗暴到沒有下限」。

面對質疑,華杉不以為意:「我們要的是傳播效率,不是藝術欣賞,讓人記住比什麼都重要。」
更嚴重的是抄襲和法律風險。
2020年,華與華為水星家紡設計的「超級花邊」品牌系統,橙色底色 +
字母編織花紋,和巴寶莉、愛馬仕的經典設計高度雷同,被網友扒出「照搬國際大牌」。

天眼查數據顯示,華與華還曾因發布違規廣告,被沒收8萬餘元廣告費,並處100 萬元罰款 ——
這波操作,與其教客戶「憑仁義立世」的口號形成刺眼反差。

03華杉兄弟實控公司上市後業績持續下滑 股東套現超1.7億元
這場預製菜罵戰,不僅暴露了華與華的公關爭議,更讓其關聯公司讀客文化的困境浮出水面。
2021年7月19日,讀客文化在創業板上市,上市當年,公司營收為5.19億元,歸母凈利潤為0.67億元。
然而從上市第二年起(2022年),讀客文化的營收開始逐年下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5.14億元、4.34億元、4.06億元和1.68億元,期間分別同比下滑1.04%、15.49%、6.61%和15.38%。

讀客文化業績逐年下滑之際,公司股價也隨之長期低迷。值得一提的是,讀客文化曾經因高管減持陷入爭議漩渦。
讀客文化於2021年7月19日上市,2022年7月12日,公司就開始公告高管要減持,當時公司上市還未滿一年。
同花順數據顯示,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讀客文化原核心高管朱筱筱累計減持套現超6000萬元。
今年初,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華楠、華杉之一致行動人寧波讀客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讀客企業」)再次宣布減持,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1119萬股,套現約1.14億元。
兩項累計減持套現超1.7億元,比讀客文化上市至今(含上市當年),近五年的歸母凈利潤之和還要高。
華與華的爭議與成就,恰如一枚硬幣的兩面。
從打造「蜜雪冰城甜蜜蜜」等膾炙人口的營銷案例,到因設計審美等問題陷入輿論與法律風波;從助力西貝等企業實現品牌飛躍,到其關聯公司讀客文化面臨的業績下滑與股東減持困境——華杉與華楠所構建的商業版圖,始終在讚譽與質疑中前行。
尤其是在輿情愈趨複雜的當下,諮詢公司究竟應是「品牌守護者」還是「話題引爆者」?華與華此番操作,不僅關乎一次危機應對,更折射出諮詢機構在企業重大輿情中應持有的邊界與立場。
信任易失難建,華與華的「超級符號」能否繼續符號信任,仍需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