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27日晚對台軍高層進行人事清洗,現任海軍司令唐華被暗降調任台灣「國防大學」校長,遺缺由主張「分散式殺傷」戰略的台軍「副參謀總長」蔣正國接任。這項人事案12月1日正式生效。

現任台灣「國防大學」校長劉志斌12月1日屆齡退休,因此這次台軍高層人事變動表面上看起來屬常規人事輪換,可實際上是賴清德趁機鞏固軍中權力,進一步推進「以武拒統」路線的關鍵一步。唐華看似平調,不過,若從實權角度看,根本就是被貶,被賴清德清洗。
唐華的海軍司令職位為何被拔?背後大致有兩大原因,一是政治立場上與賴清德「不對路」,被賴視為「異己」;二是在潛艇自製方面與台軍高層意見分歧大。換句話說,唐華被邊緣化,根本原因在於其相對理性務實的政治軍事立場與賴清德的激進「台獨」路線格格不入。
去年,唐華接受英國《經濟學人》專訪時認為,大陸正用「蟒蛇戰略」壓制台灣。他喊話賴清德「政治上要剋制」「不要挑釁,以免被大陸抓住動武借口」「解放軍只要願意,隨時可以封鎖台灣。」唐華甚至說,北京對賴清德的反感早已不再是秘密,大陸視賴清德為頑固的「分裂主義者」。自賴清德當選後,解放軍不斷在台灣周邊部署更多的戰機軍艦,經常「海空包圍台灣」,給台灣海軍帶來壓力,台灣連東海岸都不再安全。
唐華此番表態戳破了民進黨「倚美謀獨」的幻想,在賴清德眼裡形同「動搖軍心」。作為蔡英文提拔的將領,唐華的「克制論」與賴清德「台獨」圖謀直接衝突。
在潛艇自製方面,唐華與台軍高層亦有分歧,完全尿不到一壺。台媒曾報道,唐華與台軍潛艇自造召集人、前「參謀總長」黃曙光意見相左。無奈之下,黃曙光於賴清德就任台灣地區領導人之前請辭走人。而且,唐華對台灣海軍建軍備戰規劃也有不同的思考,希望整合各作戰單位成立「濱海作戰指揮部」,這觸動很多軍頭的利益。因此,台媒稱,這次把唐華從海軍司令位置拉下馬,是多方角力的結果。
儘管唐華試圖以專業精神進行「力諫」,但在賴清德的政治清算下,台軍高層這種相對理性的聲音終被壓制。
接替唐華的蔣正國,則是賴清德「以武拒統」戰略的忠實執行者。面對解放軍常態化巡台,早在2022年,時任台海軍參謀長的唐華就力推「輕型巡防艦」計劃和「分散式殺傷」戰術,試圖通過「不對稱作戰」與解放軍對抗。他的提議最終也獲得高層認可,隨後台軍輕型巡防艦防空型與反潛型原型艦陸續開工。
蔣正國此類策略看似精明,實則漏洞百出。從台灣首艘自製潛艇「海鯤號」至今無法下潛就可知,賴清德當局所謂「武器自製」「軍事自主」不過是空中樓閣。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蔣正國上位後,台海軍上將人數增至4人,使得島內陸海空「現職上將」比例由此前的「2:3:2」變成「2:4:2」,進一步向海軍傾斜,引發陸軍、空軍系統不滿。這也進一步暴露賴清德通過人事安排挑動各軍種競爭、強化他個人控制的野心。
從深綠「軍事門外漢」顧立雄調任台防務部門負責人,到唐華被拉下,
賴清德目的就是掃清台軍中的「克制派」,試圖打造清一色的「台獨武裝」。賴清德軍中人事安排,考慮的不是軍事專業,要的「綠化」台軍,以便執行他的「台獨」路線,企圖把台軍變成「台獨」衛隊。
然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台軍一直「不知為誰而戰,不知為何而戰」。賴清德這種倒行逆施不僅無法提升台軍戰力,只會進一步加劇台海緊張。大陸早已明確划出紅線:任何「台獨」行徑都將招致堅決反制。賴清德若一意孤行,最終只會將台灣拖入災難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