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盒少年養成記:「噴系」少年群體 人肉 暴力 跨省打人…
依附強者,封建傳位,收徒拜師,「內閣制」管理,賞罰分明,恩威並施。
蔓延互聯網的「開盒」事件背後,活躍著一個名為「噴系」的青少年群體。他們在社交網路構築「帝國」,以「出征」為號,將人肉搜索與網路暴力視作權力的遊戲,甚至將暴力延伸至現實,演變為跨省上門、撬鎖、打人。
他們還將「開盒「做成了一門生意,用普通網民的隱私與安全兌換零花錢。有少年僅一年半內,便藉此獲利十餘萬元。
上百萬青少年混跡於「噴系「。2025年7月,我前往鄭州、成都與南方一座縣級市,尋訪其中三位少年,以及一位參與者的母親。這些少年呈現出共同的畫像:大多來自鄉鎮,早早輟學或休學,在無所事事中投入網路,隨後沿著相似的軌跡滑落——在遊戲中被人拉進「噴系」,毫無障礙地加入網暴,迅速蛻變為施暴者,再拉下一個少年入局。
「噴系」內部也在持續上演著互相網暴與權力爭奪。我找到的每個少年都曾被「開盒」,父母遭受騷擾,有人家中被砸。從十三四歲到成年,他們在施害的同時,也始終未曾擺脫受害的命運。
起初,我們試圖走近他們的內心,卻發現他們講不出太多感受,顯得冷感而淡漠。提起「傷害」,他們既不覺得自己受傷,也不認為傷害了他人。暴力於他們只是「樂子」,「開盒」「噴人」則是需要磨練的「技藝」。談起這些時,他們臉上會流露出毫不掩飾的興奮、自豪和快樂。直到後來,我才逐漸理解「噴系」對他們的意義:他們身處的世界,沒能給予他們應有的教育、情感支持與人生可能性。少年不知不覺就只得到了暴力和污穢,只能從中獲取一切:權力、金錢、樂趣,以及那種「我有價值」的感覺,然後成長為冷漠的人。
如今,少年們都已成年。談起這段經歷,幾乎無人後悔。但「不後悔」本身,就是最深的烙印。他們在十四五歲,只憑「好玩」就能拿起暴力武器的年紀,過早習慣了用暴力解決問題。待到成年後理應形成價值觀時,為時已晚——他們被自身的暴力歷史所塑造。暴力在他們眼中已如喝水般自然,甚至依然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