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4 11 月

社會

社會

開盒少年養成記:「噴系」少年群體 人肉 暴力 跨省打人…

依附強者,封建傳位,收徒拜師,「內閣制」管理,賞罰分明,恩威並施。 蔓延互聯網的「開盒」事件背後,活躍著一個名為「噴系」的青少年群體。他們在社交網路構築「帝國」,以「出征」為號,將人肉搜索與網路暴力視作權力的遊戲,甚至將暴力延伸至現實,演變為跨省上門、撬鎖、打人。 他們還將「開盒「做成了一門生意,用普通網民的隱私與安全兌換零花錢。有少年僅一年半內,便藉此獲利十餘萬元。 上百萬青少年混跡於「噴系「。2025年7月,我前往鄭州、成都與南方一座縣級市,尋訪其中三位少年,以及一位參與者的母親。這些少年呈現出共同的畫像:大多來自鄉鎮,早早輟學或休學,在無所事事中投入網路,隨後沿著相似的軌跡滑落——在遊戲中被人拉進「噴系」,毫無障礙地加入網暴,迅速蛻變為施暴者,再拉下一個少年入局。 「噴系」內部也在持續上演著互相網暴與權力爭奪。我找到的每個少年都曾被「開盒」,父母遭受騷擾,有人家中被砸。從十三四歲到成年,他們在施害的同時,也始終未曾擺脫受害的命運。 起初,我們試圖走近他們的內心,卻發現他們講不出太多感受,顯得冷感而淡漠。提起「傷害」,他們既不覺得自己受傷,也不認為傷害了他人。暴力於他們只是「樂子」,「開盒」「噴人」則是需要磨練的「技藝」。談起這些時,他們臉上會流露出毫不掩飾的興奮、自豪和快樂。直到後來,我才逐漸理解「噴系」對他們的意義:他們身處的世界,沒能給予他們應有的教育、情感支持與人生可能性。少年不知不覺就只得到了暴力和污穢,只能從中獲取一切:權力、金錢、樂趣,以及那種「我有價值」的感覺,然後成長為冷漠的人。 如今,少年們都已成年。談起這段經歷,幾乎無人後悔。但「不後悔」本身,就是最深的烙印。他們在十四五歲,只憑「好玩」就能拿起暴力武器的年紀,過早習慣了用暴力解決問題。待到成年後理應形成價值觀時,為時已晚——他們被自身的暴力歷史所塑造。暴力在他們眼中已如喝水般自然,甚至依然是「樂...
社會

美政治版圖正加劇分裂 這兩州是關鍵

(示意圖) 本周美國多州舉行選舉,可能再度凸顯美國政治的分裂趨勢,紅藍陣營對立加劇。從新澤西、維吉尼亞到加州,選舉結果將延續各政黨在特定州份鞏固政治控制的進程,同時加深州與州之間的政治對立,程度可能超過1960年代民權運動期間,甚至可追溯至內戰時期。 據CNN報道,本周的投票可能透過兩種方式加速這種分化:首先,若民主黨在維吉尼亞及新澤西州州長選舉勝出,將延續其在通常投藍州選舉中獲勝的趨勢;反之,共和黨在傳統紅州也呈現類似現象。 此次選舉甚至可能推動國會選區重劃戰爭升級。隨著德州等共和黨掌控州份削減民主黨國會席次,加州有望通過「第 50 號提案」取消多達5個共和黨席次,兩黨在國會席次爭奪戰的競爭將進一步激烈。這可能使雙方在對方強勢州份幾乎無法競選席次,增加忽略對方州份利益與觀點的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將這一態勢推向新高,他將藍州視為「敵對領土」而非聯邦共和國的治理夥伴。未來總統即便不採取川普做法,也可能面臨難以制定雙方都接受的全國性政策問題,例如移民執法或跨性別學生教育規範,都引發部分地區強烈抵制。自由派智庫 Niskanen 研究員 Geoffrey Kabaservice 表示,兩大陣營的差異越來越大,互相施加政策偏好的想法也愈發不可接受。 21 世紀美國政治的一大特徵,是政黨對特定區域的影響力愈加鞏固。川普連任勝出的 25 個州,幾乎完全由共和黨掌控州長、州議會及參議院席次;而反對川普的 19 個州,民主黨亦呈現相似局面。過去,雙方在對方控制區域仍保有國會席次,但隨著重劃戰爭升溫,這些「最後的立足點」正面臨被削減甚至消失的風險。 專家指出,這將造成國會代表性下降,尤其是少數族裔及反對黨選民的聲音可能被削弱。例如,2024 年民主黨在川普掌控的 25 州仍獲得 2,680 萬票,但未來國會席次可能大幅減少。加州若通過第 50 號提案,其他民主黨控制的州份也將面臨加大壓力。...
社會

經濟學人:川普助力,習近平創造最「綠」紀錄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與美國總統川普在韓國會晤後,雖然美中達成貿易休戰,但對中國來說,美國的威脅依然芒刺在背,因此解決問題的良策就是把其他國家納入中國建立的秩序之中,也就是一帶一路。 美國貿易逐步脫鉤 疫後一帶一路再起 經濟學人2日報道,北京2013年一帶一路政策,吸引了約130個被稱為「全球南方」的貧困或發展中國家參與,旨在透過建設港口、鐵路、發電廠等基礎設施來促進經濟成長和貿易,並使中國國有企業取得大量契約。一帶一路在執行期間飽受詬病,尤其是在參與國背負沉重債務、破壞自然環境與新冠疫情等因素後,計劃推動速度放緩。 首先來看貿易數據。美國仍是中國商品出口的最大單一目的地,但自川普第一任期貿易緊張升高以來,美國在中國出口總額中的佔比已大幅下降──從2018年前9個月的近20%,降至2025年同期的12%以下。 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的數據,2024年全球南方國家吸納了中國44%的出口,高於2015年的35%,並且這些國家佔據了中國全球貿易順差的一半以上(美國佔36%)。 根據澳洲格里菲斯大學亞洲研究所主任王珂禮(Christoph Nedopil-Wang)與上海復旦大學綠色金融與發展中心合作發表的報告,在北京放棄新冠清零政策的2023年,中國一帶一路的投資與建設合約總額為924億美元。 2024年與2025年,一帶一路參與額大幅增長:2024年增長30%,達到近乎1,220億美元,是該計劃史上單年增幅最大的一次。王珂禮計算,2025年上半年再次打破紀錄,參與額超過1,230億美元,幾乎是2024年同期的兩倍。 川普與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達成美中貿易1年休兵,這可能會使得習近平加速推動一帶一路獲得良機。(資料照片/美聯社) 「小而美」摻雜「大而美」 川普助長一帶一路 2021年,針對外界的廣泛質疑,習近平宣布將轉向新的「小而美」策略:減少...
社會

最高法院生死戰!分析:關稅就算被推翻也會…

《世界日報》報道,最高法院5日(周三)將開庭審理川普全球關稅的合法性,不論最終裁決為何,川普政府預期這些關稅將長期存在。 這場訴訟影響的不僅是白宮的關稅許可權,也攸關企業如何在被重塑的供應鏈中求生。美國工廠設備製造商OTC Industrial Technologies長期仰賴低成本國家供應零件,先是中國、後來改為印度,但川普的關稅政策徹底打亂規畫。執行長卡納迪(Bill Canady)說:「我們把生產線移出中國,結果其他地方的關稅一樣高、甚至更重,只能咬牙硬撐。」 川普陣營主張總統可在緊急狀態下課稅,但下級法院認為他已逾權。保守派占多數的最高法院過去多次在重大判決中支持川普,此次若維持原判,將終止他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懲罰在非貿易政治議題上惹怒他的國家,例如報復巴西起訴前總統波索納洛,或制裁印度進口俄油。 財長貝森特預期法院會維持現行關稅;但若遭推翻,政府將改採其他法源,包括「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該法條允許總統為調節貿易失衡,徵收最長150天、最高15%的進口稅。他表示,外界「應假定川普的關稅將長期存在」,那些已與川普談妥降稅協議的國家「應該信守協議,拿到好條件的國家就應該維持原狀」。 事實上,川普已依其他法源實施關稅,包括「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以國安為由,保護汽車、銅、半導體、製藥與機器人等戰略產業;以及「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針對「不公平貿易行為」展開調查並課稅。 華盛頓律師Tim Brightbill指出:「這屆政府將關稅視為經濟政策的基石,企業應據此規畫。」 部分投資人擔心,一旦最高法院推翻 IEEPA關稅,金融市場恐陷動盪。財政部恐須退還逾1000億美元的已徵關稅,並喪失每年數千億美元的收入來源。截至9月底的上年度,IEEPA關稅為海關增加1180億美元淨收入。 若法院裁定退款,進口商須逐案申請,程序繁瑣且曠日廢...
社會

移民局新規 僅憑社保後4位可驗證核查公民身份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近日宣布,各州現在可以通過其「系統性外國人權利核查」(Systematic Alien Verification for Entitlements,簡稱SAVE)系統,僅使用個人姓名和社會安全號碼(SSN)的後四位數字來核實公民身份,而不再強制要求提供完整的九位號碼。這一變更旨在讓各州選舉機構更方便地驗證選民名冊上的公民身份,但也引發了新的隱私與選舉權爭議。 SAVE計劃由USCIS管理,是一項聯邦身份核查服務,最初設計用於驗證移民申請公共福利的資格。近年來,該系統用途不斷擴展,目前也被多個州用於核查選民登記信息與維護選民名冊的準確性。USCIS在新聞稿中表示,此項改革將幫助各州「高效、精準地確認選民資格」,並減少數據不匹配導致的人工複核工作量。該舉措也是總統川普早前簽署行政命令的延伸部分。該命令要求聯邦政府強化選民公民身份核查,防止「非公民投票」及潛在的外國干預。根據命令,司法部、國土安全部、社會保障署及國務院等機構須向各州提供資料庫訪問許可權,以驗證選民登記者的身份。 支持者認為,此舉將加強選舉系統的公正性與完整性,使各州更易識別選民名冊上的非公民登記記錄。共和黨官員及保守派團體長期呼籲擴大公民身份驗證手段,稱「選舉誠信」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批評者指出,非公民投票在美國極為罕見,此類政策更多地會製造投票障礙,使合法選民被誤標或遭到剔除。民主黨及公民權組織擔憂,這類「精確核查機制」可能被用作壓制投票的手段。 根據USCIS和《聯邦公報》發布的正式變更通知,凡是與USCIS簽署諒解備忘錄並註冊為SAVE用戶的州選舉機構,現在都可使用姓名、出生日期及社會安全號碼後四位進行身份核查。截至2025年10月,約有26個州已簽署或正尋求此類協議。USCIS數據顯示,2025年各州選舉機構已提交約4600萬份選民資格查詢請求,聯邦機構提交的福...
社會

川普再促動用「核選項」:否則丟國會、白宮控制權

在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35天之際,總統川普周二再次向共和黨人發出緊急呼籲,敦促他們立即廢除參議院的「阻撓議事」(filibuster)規則。他激烈警告稱,若不採取這一「核選項」,共和黨將在未來兩個選舉周期中輸掉對國會和白宮的控制權。 在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發布的帖子中,川普將當前的政治僵局歸咎於民主黨的蓄意阻撓。他寫道:「如果我們不終止阻撓議事,只要這些瘋狂的民主黨人能夠通過拒絕投票來阻止一切,共和黨人就不可能制定常識性政策。」 川普預測,這種無所作為的局面將導致共和黨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和總統大選中慘敗。「三年來,什麼都不會通過,共和黨人將受到指責。選舉將是殘酷的,」他補充道,「現在就終止阻撓議事……通過我們多年來夢寐以求但從未實現的每一項絕妙的共和黨政策。我們將成為不可擊敗的政黨——聰明的政黨!」 阻撓議事是參議院的一項長期策略,允許少數黨通過持續辯論來拖延或阻止立法投票。克服阻撓議事通常需要60票的絕對多數,這賦予了目前在參院擁有47個席位的民主黨抗衡擁有53個席位的共和黨的能力。正是這種制衡,直接導致了本財年從10月1日開始的政府停擺。 大多數民主黨人已明確表示,除非臨時撥款法案中包含延長「可負擔健保法」(ACA)補貼的內容,否則他們不會投票支持。他們警告,如果補貼到期,成千上萬美國人的健保費用將大幅上漲。 上周公布的ABC新聞民調顯示,更多美國人將此次政府停擺的責任歸咎於共和黨而非民主黨。 截至目前,川普動用「核選項」的呼籲似乎遭到了參議院共和黨領導層的冷遇。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周一明確對記者表示,廢除「阻撓議事在黨內「沒有足夠的票數」通過。 川普任內簽署的唯一一項重大立法——「美麗大法案」,是通過特殊的「預算和解」程序繞過參議院的「阻撓議事」機制,才以微弱的51票優勢得以通過。此後,他主要依靠行政命令來推動政策議程。在最新發...
社會

Costco「秘密商店」崛起中 不賣衣服珠寶 價格更便宜…

美式連鎖賣場好市多(Costco)除了大眾熟知的倉儲型門市外,其實還有一般會員大多沒去過的「秘密商店」。在美國阿拉斯加,就有一家專賣傢具與家電的特殊門市,是專為企業客戶設立的「商業中心」(Business Center),主要面對客群是中小企業,但一般會員也能進入,被視為好市多下一階段成長的關鍵動能。 綜合外電報導,這家位於阿拉斯加的傢具與家電專店不同於傳統的倉儲賣場,顧客無法在現場直接購買商品。好市多房地產開發總監蕾思莉(Christine Lasley)解釋,該門市的設計目的在於讓會員能親眼看見實體商品,並透過線上平台下單,由倉庫出貨並配送到府。她表示,「這樣做是為了滿足我們會員的需求,提供更彈性的消費體驗。」 倉儲賣場仍是好市多營運的核心,很少人注意到的「商業中心」正快速崛起。這類型門市主要針對中小企業、餐飲業者、辦公室與零售商等大量採購客戶而設計,不過一般會員也能自由進入選購。與一般賣場相比,商業中心不販售衣物、書籍或珠寶等家用商品,而是專註提供餐廳用具、清潔用品及辦公傢具等實用物資,商品包裝更大、數量更多、價格更具批發優勢。 截至2025年,美國全境已有約25家商業中心據點,遍布洛杉磯、鳳凰城、達拉斯與邁阿密等主要都會區。多數情況下,好市多在業務擴張或搬遷後,原有倉庫不會閑置,而是改造為商務型門市,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並拓展新客群。 好市多執行長瓦克里斯(Ron Vachris)在第四季財報會議中指出,商業中心是公司未來成長的重要引擎。目前加拿大已有6家商業中心據點,未來將加速擴張,不僅在加拿大與美國市場,甚至國際市場也具備龐大潛力。他強調,這些商務型門市將成為好市多下一波營收成長的關鍵推手。...
社會

趙長鵬威脅美國國安卻被赦免?特朗普:他誰啊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赦免幣安聯合創始人趙長鵬,從而終結了美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犯罪最重大的打擊行動之一。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11月2日播出的專訪中,特朗普竟稱自己「不知道趙長鵬是誰」。特朗普在採訪中還強調支持加密貨幣,稱美國必須在這一領域保持領先,否則會被中國等對手超越。 特朗普當時在CBS的《60分鐘》節目中被問及:為何趙長鵬的行為被指「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害」,你仍決定赦免他? 特朗普回答說:「好吧,你準備好了嗎?我不知道他是誰。」他補充說,自己不記得見過趙長鵬,「完全不知道他是誰」,只是聽說這名商人是拜登政府「政治迫害」的受害者。 特朗普接受CBS採訪畫面 「我知道他被判了四個月左右。而且我聽說這是拜登的政治迫害。」特朗普說,「這個人受到了拜登政府的嚴重不公對待。他被判入獄。他備受尊敬,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但他們把他送進了監獄,他們真的陷害了他。這是我的看法。我是這麼聽說的。」 特朗普和他的兒子們於去年秋季創立了加密貨幣企業「世界自由金融」。 「我的兒子們比我更深入參與加密貨幣,」特朗普告訴CBS主持人,「但我對它了解不多。」 當主持人進一步追問特朗普是否早已認識趙長鵬時,特朗普說:「我只能告訴你這點:我的兒子們在做這方面的事。我很高興他們在做,畢竟加密貨幣,這可能是一個很棒的行業。」 採訪中,特朗普還稱美國必須確保在該行業保持領先地位,否則中國及其競爭對手可能在這項新興技術中搶佔優勢。 趙長鵬於2017年創立幣安,該交易所後來發展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2023年6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針對幣安及趙長鵬提出13項指控,包括涉嫌人為誇大交易量、轉移客戶資金、未能限制美國客戶使用其平台,並在其市場監督控制方面誤導投資者。 今年4月,趙長鵬被美國西雅圖聯邦法院判處四個月監禁,但明顯短於檢察官所要求的三年徒刑。 2023年11...
社會

掃蕩KK園區竟掀附近詐團招募潮 「賣豬仔」喊價到7萬刀

10月25日,緬甸KK園區發生爆炸,現場冒出白煙。(資料照片/美聯社) 近期緬甸KK園區遭到當局掃蕩後,許多逃出的詐騙人員爭相前往附近的詐騙園區應徵,掀起了一波「招募潮」。   KK園區掃蕩後 其他詐團掀招募潮 法國24引述法新社報導,10月底緬甸KK園區(KK Park)遭到突襲,致使超過1,500人逃往泰國邊境,但仍有許多人選擇留下。一名自願從事詐騙的中國人員告訴法新社,10月23日,從KK園區離開的數百人抵達了距離他目前所在位置約3公里的園區,他們被每月1,400美元的薪資所吸引。 這位受訪者在受訪當下的位置為緬甸,靠近泰國邊境:「有些人會被不講道德的老闆招攬,而有些人則會被好公司錄用,這完全取決於運氣。」 一位專家估計,大約有2萬人在KK園區工作,其中絕大多數據信是中國公民,而逃往泰國的人數可能不到總數的10%,但留下來的人未必是自願的。KK園區被掃蕩後,這名中國詐騙人員表示,當地武裝團體忙著牟利,失業的詐騙人員被「賣」(俗稱「賣豬仔」)到其他詐騙組織,交易金額最高可達7萬美元。 他補充,在突襲行動之後,他每天晚上都能聽到「砰砰聲」,但他認為那只是「作秀」,並非緬甸當局真正的嚴厲打擊。 在緬甸KK園區工作的人10月24日搭船經由莫艾河前往泰國,在達府下船。(法新社)   詐騙已變成工作 詐團幕後恐為中資 非營利組織「打擊跨國組織犯罪全球倡議」(Global Initiative Agains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資深專家陶爾(Jason Tower)表示,許多KK園區的詐騙成員只是被其他幫派「重新招募」了:「有些人正在尋找新的地點來從事詐騙活動,他們可能會把這當作一份工作。」 根據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光是在東南亞和東亞,詐騙受害者在2023年就被騙走了370億美元,該報告稱全球損失可能「更大」。 人權倡議者表示,無論是自願還...
社會

川普真著急了 咬著後槽牙挺科莫 稱其有「輝煌政績」

美國紐約市市長選舉投票在即,眼看民主黨候選人佐赫蘭·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的民調支持率與第二名拉開到兩位數的差距,美國總統川普急壞了。 當地時間11月3日,川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無論你個人是否喜歡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你都別無選擇。你必須投票給他,並希望他能做得非常出色。」他補充稱,科莫「有能力做到這一點」,而民主黨候選人馬姆達尼「沒有這個能力」。 事實上,在輸掉民主黨初選後,科莫雖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繼續參選,但他仍是民主黨人,且新冠疫情期間和川普爭鋒相對。不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在這場選舉到來前夕,川普以迄今為止最強烈的措辭,敦促紐約市民投票支持前紐約州州長科莫競選紐約市市長。 出生於紐約皇后區的川普,長期以來都對34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頗有微詞,並錯誤地稱其為「共產主義者」(communist)。川普已誓言,如果馬姆達尼在當地時間11月4日的選舉中獲勝,他將撤回對紐約市的聯邦撥款,「只保留最低限度的必要撥款」。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22日,美國紐約市市長候選人辯論,獨立候選人科莫、共和黨候選人斯利瓦和民主黨候選人馬姆達尼參加。 IC Photo CNN指出,川普對科莫表示支持,稱其擁有「輝煌的政績」,這可能會在民主黨占絕對優勢的紐約市,既有利於科莫贏得共和黨的支持,也可能損害他在民主黨選民中的支持。 報道稱,科莫與川普的「淵源」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他在2021年因性騷擾指控辭職之前擔任紐約州州長時期。在新冠疫情期間,兩人也經常在新聞發布會上針鋒相對,互相攻擊。對此,科莫卻將他與川普的「淵源」視為一大優勢,並聲稱馬姆達尼經驗不足,無法應對川普。 此前,川普對科莫的支持力度並不大,這位美國總統將此次紐約市市長選舉描述為「兩害相權取其輕」(a choice between the better of two...